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玉米是我國的一種重要農作物,在人們的食物消費中佔據了較大比例。玉米既可以用於食品加工與養殖飼料,也可以用於工業酒精製作與燒酒釀造。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玉米的需求量開始逐漸上升,進而對玉米種植提出了更高的現實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種植人員需要重視分析與探討玉米種植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逐漸實現玉米種植的機械化、現代化,這才能提高玉米總產量,不斷提升玉米質量。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我國玉米在高產種植技術的創新上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對提升玉米總產量形成阻礙,也無法滿足社會對玉米供應的現實需求。因此,種植人員需要重視改良玉米種植技術,加強對玉米的種植管理。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玉米總產量,滿足社會對玉米供應的現實需求。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1 玉米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1.1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

目前,我國玉米種植存在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這就會降低玉米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雖然我國對農業非常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但因為我國存在玉米種植面積較為廣闊的特點,因此在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所帶來的問題就是,許多玉米產區容易出現水資源緊張的狀況,導致玉米種植灌溉面積不足。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與此同時,不完善的農田基礎設施也會使玉米種植受到洪水威脅。我國玉米產區在水利設施的建設上面,存在技術有待提高的局面,一些灌溉系統較為陳舊,往往會在灌溉過程中出現故障。受不合理溝渠建設的影響,我國玉米產區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不足,澇排與旱澆設施不完善。這就會對玉米種植產生較大影響,容易降低玉米的總產量。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1.2玉米種子的質較低

我國非常重視研究與改良玉米品種。當前,已經培育出了一批高產玉米品種,同時在玉米種植區得到了推廣與種植,有效提升了我國的玉米總產量。但我國這種優良的玉米品種還比較少,存在質量有待提高的現象,往往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育成品同質化情況。同時,這些改良後的玉米品種,在抗逆高產與機械化種植等方面,還達不到相應的目標要求。我國玉米品種在自然適應性、多抗性與優質性等方面的研究應用還比較少,許多玉米種子雖然具有較高的淨度跟純度,但也往往會出現發芽率跟存活率不高的現象。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1.3栽培技術措施不合理

我國有許多玉米產區在玉米的栽培技術上面,還較為落後,無法形成合理密度,且個別地區還存在不科學的種植密度增加情況。種植人員在選擇肥料、配置肥料與應用肥料上,沒有把握好具體的時機,跟玉米種植時間存在搭配不科學與不合理的情況,這就會影響到肥料的利用率。如果種植人員的栽培技術措施應用不到位,就會影響到玉米的增產增收。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漸加快,許多農村勞動力開始進城務工,只留下老人在家務農。老人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現接受科學技術能力較弱的現象,這就會導致玉米的先進種植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受到阻礙。受農藝與農機融合的不合理、玉米機械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一些玉米產區的玉米種植模式較為複雜,這就使得玉米機械化高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較為緩慢。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 玉米高產的栽培技術研究

2.1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 '

種植人員要想使玉米種植實現高產。首先,需要重視玉米品種的選擇,玉米種植品種的質量高低跟玉米的實際產量具有重要聯繫。種植人員在選擇玉米種植品種時,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從多抗性、適應性、優質性與高產性等方面著手,綜合測評玉米種子的質量。儘量選擇適應性強、抗逆性高、抗病蟲害強的優良玉米品種,這才能有效保障玉米種子具有較高的發芽率跟成活率,使玉米種植達到高產的目的。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2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

玉米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並不高,所以具有生長適應性強的優點。但是,玉米在生長時,往往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養分跟水分;同時,玉米植株較為龐大,擁有根系繁茂的特點。所以,種植人員在具體種植玉米時,需要儘量選擇土層疏鬆、地勢平坦的種植地,進而保障玉米在生長時能夠獲得足夠的養分和水分。種植人員選擇合適的玉米種植地,需要考慮到土壤肥力較高、灌溉水源充足及土壤的透氣性好等多種因素,這才能為玉米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另外,種植人員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選擇適宜的玉米播種時間,使玉米可以吸收足夠的養分,進而提升玉米的穗粒數。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3控制玉米的種植密度

種植人員需要對玉米的具體種植密度進行合理限定,同時還要控制好施肥的時機與施肥量。苗齊跟苗壯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播種質量,種植人員對玉米的種植密度進行合理限定,則可以為玉米創造一個優良的生長環境。通常來講,玉米的具體種植行距需要控制在0.65m左右,株距控制在0.18m左右。種植人員在播種完玉米之後,需要及時實施鎮壓,保證玉米植株能夠在同一行距範圍內。玉米播種完成後,要保持覆土厚度基本一致。種植人員在對玉米施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玉米的具體植株情況,有效契合施肥時機來科學施肥,這才能使玉米在生長時期擁有充足的養分。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2.4加強玉米的田間管理

科學的田間管理可以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長,種植人員需要有效結合玉米植株的生長規律來開展苗期管理,一般有查苗、補苗、間苗和定苗等。間苗期間,種植人員需要將弱苗及時清除掉,為玉米地除草,合理控制時機來追肥,保證土壤擁有較好的透氣性與較強的肥力。玉米穗期,種植人員要科學澆水施肥,使玉米在具體生長時,可以獲得足夠的養分和水分,保證玉米穗擁有較高的飽和度。種植人員要採取多種方法來綜合防治玉米病蟲害,使玉米擁有一個較好的生長環境,為提升玉米產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營養豐富的玉米,種植方法有哪些?高產的關鍵因素要掌握

3 結 語

玉米是我國的重要農作物,種植人員需要重視探討分析玉米種植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採取有效的玉米高產種植技術來提升玉米實際產量。這才能實現玉米種植的增產增收,在增加種植人員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滿足了社會對玉米供應的現實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