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血脈公交車司機:不開,倒貼錢;開,減線待業,工資還待定


城市血脈公交車司機:不開,倒貼錢;開,減線待業,工資還待定

一座城市萬千公交司機的心聲

座標: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自從2月28日收到全市公交暫停的消息,一直在家隔離一個多月,我們不知是該慶幸還是擔心。

雖然國內新冠肺炎在爆發,取消運輸任務 ,也意味著感染和隔離的風險大大降低,畢竟公交車一天要拉好多乘客,而且天南海北的都有。

疫情發生前,我老公每個月跑60到70趟次,半天班要9個到10小時,一個月扣除保險能開四千多一點。一月份因為做手術,休了22天病假,扣完五險開了四百多,二月份全市停運,公司也沒通知大家,停運期間是不是有工資或補貼?還是公司沒錢發不了?一直就沒發。

3月份開始上崗,因為缺乏抗議物資——體溫槍,只是開了幾條線,一條線拍派4個車,一個車上派兩個人,一個開車,一個登記,因為人多車少,上一天休三天,3月份又沒上幾天班,也沒發工資。

4月初,內蒙古的疫情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公交車開始全線貫通。公交公司盈利能力不足,一直需要市政府大力的財政補貼,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財政估計有點緊缺,所以減少了對公交公司的補貼。接下來公交公司採取政策:開始砍掉不掙錢的線路,合併掙錢少的線路,延長比較短的線路,把不適合本公司運營的線路調送其他公司等,司機出現剩餘,公司暫時決定不了司機的去向。即使分配到其他公司的司機,也沒有人性化考慮,採取就近一致原則,剩餘司機遲遲得不到答覆,天天焦急等待。

我不是抱怨因為疫情,我們家庭收入減少,疫情期間,全國待業,經濟不動,這是為了抗擊疫情,雖無奈,可以理解。我們家的情況是我在家全職帶孩子,只有老公一個人上班,每個月房貸3000多,車貸2000多,期間孩子還生病治療。就一月份開了400多塊,一直持續到三月底了,分文未見,工作還待定,這段時間我是體會到日子有多難,每天幾乎不買菜,就吃家裡提前囤下的白麵、莜麵、粉面、土豆等,水果那些基本上都戒了,孩子實在想吃的不行了,就買點打折處理的,我們都不捨得動。老公天天去公司催領導,領導要麼不在,要麼就讓回家繼續等,還說這是大家的事,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全家焦慮上火,不知所措。

不知情的人以為公交司機是待遇多麼好的一份職業,我不否認公交司機為城市建設做的貢獻,而且當時我也是衝這個嫁給我老公的,我覺得公交司機特別偉大,默默無聞的服務大眾。現在社會老齡化嚴重,坐公交車的大部分是老人,所以在行車中出事故是在所難免的,有因為城市交通擁堵的,有因為小車司機不規範開車的,有因為前車突然急剎車的......如果在你行車途中有乘客因為自己沒抓好,摔一跤,你得停職,自己掏錢帶乘客去醫院做檢查,如果檢查完沒事,那你就走大運了,可以繼續上班了;如果這個乘客堅持說自己頭疼,醫院也查不出什麼毛病,那就好了,住院費你掏,班不能上,單位還會處罰你,基本上幾個月班白上了,即使處理完這事,如果單位不缺人,那你就在家坐的吧。

我老公前年秋天拉了一對90歲的老夫婦,上車的時候就等老人家坐好才啟動,並告誡老人家坐好,問了在哪站下車,想著下車的時候停好車讓老人再下。結果停站上人的時候,老人沒動,等公交車剛啟動,那時候速度很慢,因為在修路,顛簸比較大,老人忽然站起來向別處走,司機此時在看車外面反光鏡,查看車周圍路況,沒顧上看車裡的情況。忽然間,老人摔倒了,額頭前碰破流血了,我家那口子馬上開車送醫院,拍片檢查縫合傷口,處理完,老人還是覺得有點疼,醫生也說沒事了,但是老人就要求住院,我家那口子覺得住院也正常,畢竟歲數那麼大了,多觀察幾天是對的。他就天天白天在醫院跑的辦手續,晚上還陪床,好多天以後,醫生診斷說沒問題了,老人也在住院期間,還自己坐公交車回家,但是老人的閨女就不依,要求高額賠償,我們實在負擔不起了,就和單位商量由單位處理吧,我們接受單位處罰就行了。單位不願意,堅決勸說由我們個人解決,然後各種威逼利誘:你要是自己解決完立刻就讓你上班,如果由單位解決,那你上班時間就遙遙無期了。後來綜合各種因素,還是自己解決了,花了兩萬多塊錢。單位調出監控,發現這起事故純粹是客觀原因造成的,但是停職期間單位也不承擔繳納五險,後來又補了8000多的五險費用,老公也因為這個事打擊挺大的,後來決定停了幾個月調整一下心態。

事實是:大部分公交車司機都出過事故,而且公交總公司每年都會給下屬單位一定的事故預算,用於事故處理。但是單位不允許出事故以後由單位去解決,因為怕影響領導的年終獎。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一個單位無論大小,都應該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坐收漁利,因為單位性質不一樣,公交公司是服務型單位,需要員工帶著很好的態度去服務乘客,公交車是城市的臉面。所以公司是不是該稍微保護一下自己的員工,別讓這些風裡來雨裡去的員工寒了心,他們寒心了,乘客也會寒心,整座城市也就寒心了。

備註:我們中途停職期間,自己創過業,但是不掙錢賠了,我也一直在帶娃過程中在做點微商,賣點東西,發的時候沒考慮那麼多,就是想呼籲一下公司制度完善化,沒想到有些人誤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