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撰文|趙凌虛

題記:它們飄散於歷史,如同一切文化伴隨著百姓的生活,或許有所不均,但所有的盛宴它們從未缺席。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大宋的市井文化悄然崛起,可以提供更適合普通人的文化娛樂。在瓦市勾欄中聽評書,看雜技,在州橋夜市煎茶鬥漿。在相國寺內品果博魚。以今天中國人的文化水平欣賞漢唐大賦之類的貴族文化無疑有些吃力,但如果穿越回宋代就可以找到種種平民化的文化享受。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清明上河圖

後世學者都說,宋朝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比唐代還偉大,陳寅格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 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酒,在歷朝歷代皆有,《戰國策》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甚至在品嚐這種美味後感嘆:“後世必有因此而亡國者”。

然而這種警告未能阻止酒氣對歷史的薰染和陶醉,此後每個時代的達官貴人或是庶民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不同的是上層喝瓊漿玉液,下層喝老白乾而已。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相關畫面

酒香撲入歷史的程度不遜色任何角色,從文化角度來看,酒一直伴隨著詩詞歌賦的節奏,在文人的推動下,那些讓人陶醉的作品彷彿還泅散著一股濃烈的酒香。為了避免掉書袋的枯燥,那些“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或者“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詩作不提也罷,因為他們早都印記在每個人都心裡。“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傲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詩裡的李白與酒的最高融合境界。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那麼宋朝的酒風是怎樣的呢?不必讀詩詞,且讓我們讀畫開始。

酒,伴隨著歷史發展,然而彷彿唯獨宋朝卻飄散出不一樣的酒香。比如《清明上河圖》裡關於酒的展示是更全方面的,更生活甚至是接地氣的,它本來就屬於市井,不然它的涵義似乎就少了許多。且讓我們走進這幅畫卷,看看家家扶得醉人歸的動人一幕。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上河圖裡的酒肆

宋太祖趙匡胤是引領了北宋飲酒的潮流的第一人,或者說,他這位皇帝是喜歡飲酒的:“朕每日宴會,承歡致醉,經過宿未嘗不自悔也。”《涑水記聞》這話說的太實在了,想必飲酒的人都能體會這種心情,聚會觥籌交錯的時候,世界都是自己的了,那種酣暢、興奮、和諧加之入嘴的醇香,最後喝著喝著就不知道怎麼回家的了,昏睡一夜,早上起來頭痛惡心,連連後悔,太祖確實說的非常生動。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雪夜訪普圖

然而這也是酒的最大魔咒,明知飲酒傷身,卻對他又愛又恨。“這是一個政府鼓勵、全民暢飲的時代,無論是東京的七十二家正店,還是村野鄉下的濁酒一壺,宋朝人都在杯盞之間體味著太平盛世的美好。”因此酒的行業帶動了北宋的經濟發展,酒,與宋朝人的親密程度甚至超過其他朝代,因此在《清明上河圖》中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畫面。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北宋汴京

隨著釀酒技術的成熟,酒肆遍佈大街小巷,看那畫中的幌子便可知其中的繁華程度。汴京最不缺的就是酒樓,“花光滿路,何限春遊;蕭鼓喧空,幾家夜宴。”“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由於汴京日趨繁華的經濟,建築越來越高端大氣,甚至出現了晝夜營業的酒肆茶樓,看著畫卷人群的來往不息,昔日的繁華飄到了眼前。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與所有飲酒的人一樣,興致上來了,朋友們就開懷痛飲。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裡還記錄了一次聚會的熱鬧場景“石曼卿喜豪飲,與布衣劉潛為友……每與客痛飲,露發顯足,著械而坐,謂之囚飲。”全文大概介紹就是石延年喝酒最能做出花樣,以至於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有時竟然爬到樹上,有時自己披頭散髮露個腳丫戴著腳鐐飲酒,甚至有時在屋裡懸掛個繩子,喝酒之時將腦袋伸進繩套裡,完事再把腦袋縮回來。因為才華出色和個性張揚癲狂,以至於新皇帝宋仁宗都勸他戒酒,因此石延年聽了皇帝的話不喝酒了,熟料卻得了大病不久死去。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相關畫面

這想必是北宋喝酒最猖狂,結局最悲涼的一位了。

看《清明上河圖》一定要佐《東京夢華錄》去看,因為那是記載著北宋重要都市文化的佐料,比如它會細緻描繪每一所樓臺酒館“如酒肆門首,排設衩子及桅杆燈。”這似乎是晚上的特殊幌子,招攬顧客的。

翻閱相關典籍和資料可以看到蘇東坡的飲酒,也能看到文采斐然的背後彌散著幾次大罪。無論《前赤壁賦》還是《後赤壁賦》都是以酒為靈魂,無論山高月小,還是水落石出,沒酒則萬萬不可,因此有句話:“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幸好出了下局“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待子不時之需。”因此正是有了“美酒”,才有了蘇軾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赤壁賦

蘇東坡的飲酒身影是《清明上河圖》的一位濃縮,他文雅而疏狂,藉著酒意將“滿肚子的不合時宜”都宣洩了出去。

不久之後的《水滸傳》人物更能喝酒,幸好他們很少會作詩,不然真不知道要出現多少詩人了。“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看來草莽英雄到哪裡都不忘給自己故鄉的酒打打廣告。他們“店家,篩碗酒來”“灑家”擼起袖子便讓酒館瞬間多了靈魂了。《清明上河圖》有許多側面,可以解讀上河的風景,可以研究裡面的動物,甚至那裡還出現了最早的“廣告”細膩的不能細膩,然而那些真正醉酒的才是上河圖的靈魂所在。

《清明上河圖》裡飄散的酒氣,蘊藏著北宋人怎樣的飲酒風尚?

局部

北宋的名酒多達二百多種,因此“宣傳”不可少,於是在川流不息的鬧市總能看到那些店小二們忙前忙後,好像“沒等喝酒就醉了”似的。宋朝的酒,在上河圖裡展現的是閒適、風月和粗獷。酒中倒映著釵橫鬢亂,那些從皇帝到大臣,從草民到英雄無不在這幅不老的畫作裡,進行一場永不消散的宴席。

參考資料《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清明上河圖》、《中華文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