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解厄學》(完整版)「北宋」

​​北宋宰相晏殊的《解厄學》,在歷史上是一部十分特殊的著作,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晏殊的懈厄學》不僅立足於“解厄”,它更關注人們致厄的根源。晏殊在書中深刻而具體地剖析了人性的種種弱點,提出瞭解厄當治本的主張。這是晏殊的高明之處,亦是此書的特殊之處,可以說,這是一部古代歷史上唯一的系統論述和解析“人性的弱點”的專著,可謂洞察深邃,入木三分。它對世人的啟發和助益是多方面的,是不可替代的。

其二:晏殊的官位和才華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幾近他所處時代的頂峰。他入仕之後,一路升遷,最後位極人臣,官拜宰相。他博學多才,享有盛名,是北宋時期最傑出的學者和詞人之一。晏殊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並不是緣於上天護佑,而是他深通解厄脫困之道的緣故。由此可見,晏殊的《解厄學》不僅是一部理論專著,更是一部十分實用的濟世之學,達到了理論與實用的高度統一,這在古代哲學論著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人們有時只知趨利避害,卻不深察利與害的本意,這是捨本逐末之舉,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只在枝節問題上糾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人們始終困厄不斷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晏殊的《解厄學》帶給世人的最大啟示。

誠然,作為封建時代的人物,晏殊的見解和觀點難免有失於片面和消極之處,這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不苛求於古人,不等於世人可以全盤接受,讀者當以分析、鑑別的眼光審視之,摒棄糟粕,汲取養分,提高自己解厄脫困的能力,擁有美好的人生。

藏鋒卷一

厄者,人之本也。鋒者,厄之厲也。厄欲減,才莫顯。

上求賢,畢其功而志易。下求榮,成其事而意滿。不知戒惕,上下難容也。

賢者不逐其名,仁貴焉。明者不戀其位,名棄焉。勇者不爭其鋒,勇斂焉。

生之惟艱,何足道哉?

隱智卷二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無敵,彰顯無功。

不為己謀,君子之智也。莫使己虧,小人之奸也。不怨智寡,忠義失焉。

上惟忠,能次之。下為實,術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難止。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禍也。

戒欲卷三

欲大無根,心寬無恨。好之莫極,強之有咎。

君子修身,避禍也。小人無忌,授首也。一念之失,死生之別也。

治貪以嚴,莫以寬。懲淫以辱,莫以隱。伐惡以盡,莫以慈。

制欲求於德,務求於誡。悟者暢達,迷者困矣。

省身卷四

自知者弗窘也。識世者無求也。

人有異,命不同焉。物有別,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計不失。

智不及事,非察莫中。人多心易,非思難度。俗不堪親,非禮無存。

憂身者無邪,正而久焉。憂心者無疚,寧而吉焉。

求實卷五

致遠者實,近利者虛。眾趨者慎,己悅者進。

不拘於書,則不失於本。不求於全,則不損於實。人無賤者,惟自棄也。

大智無詐,順乎天也。小智無德,背乎情也。識察務憂,憂弗學也。

苦勞而少或,非實之過也。閒逸而多得,乃實之旨焉。

慎言卷六

言之禍,無論優劣也。語之弊,由人取捨也。

君子不道虛言,實則逆耳。小人不表真心,偽則障目。見言見志,其行亦斷也。

貴者宜謙不宜傲。卑者宜恭不宜放。人無信,則言勿聽。

不知機而無洩,大安也。不避親而密疏,大患也。

節情卷七

知書而後忘情焉。抑性而後正身焉。

縱親見私,不容也。縱友見拙,不智也。縱憐見稚,不厚也。

天怒成災,人怒成言。君子戒悲,小人戒憂。不捨之情,羈身也。

幸不恃色,榮定其品也。義不恃媚,信定其諧也。

向善卷八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天佑善者,其心悟焉。

言善未必善,觀其行也。言惡未弊惡,審其心也。名勿信,實勿怠。

君子亦怨,不誤其事。小人亦友,不輟其爭。利可求,遵可守。

惡惑愚不惑智也。善貴誠不貴法也。

珍藏:《解厄學》(完整版)「北宋」

珍藏:《解厄學》(完整版)「北宋」

珍藏:《解厄學》(完整版)「北宋」

歡迎收藏 關注!

歡迎進Mr孫寧主頁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