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前言:

①本考略僅對現存民間汝官窯瓷器"銘文款識"展開追問,本著以物證史的科學態度,力求"物證"與史料的相互印證;

②器物之紀年銘文時間,以及筆者斷代之年限,均以國家《古代文物藝術品年份檢測儀》最終檢測結論為準;

③本考略所涉《柴窯》《官窯》《哥窯》等內容,請參閱本人發表《頭條》上的相關文章;

④在本考略的求證中,發現史料記載不一定是歷史的真相,唯有真實存在的器物(文物)本身,才能坐實歷史時間節點上,所發生的一切歷史事實;

⑤本考略參閱文章來源:a《宋瓷軼事》;b《百度百科》;c《360圖書館》;d民間傳說。

一,建隆元年,柴窯瓷器消失之謎與宋朝汝官窯燒造

公元960年,即宋太祖建隆元年,宋代立朝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口諭二道旨意:一是本朝禁鑄青銅器;二是宮內禁用柴窯器,這便是野史流傳:"開國禁兩器"的出處。禁鑄青銅器有史載可查證,而禁用柴窯器卻無法印證,但從自宋開國起,柴窯斷燒,柴器逐漸消失或滅跡的史實來看,禁用柴窯器的口諭可據可考。

可據可考①:

史傳"石刻遺訓"有三條內容,其中第3條內容便是要求趙匡胤須將《柴》款瓷器傳燒下去。後來金兵攻陷皇宮後,從地宮發現了"遺訓"的石碑,這條內容卻不見了刻記。查證史料時發現,當年鑿刻遺訓銘文的時候,趙匡胤為什麼只派了一個目不識丁的太監監工的原因所在。"周柴"銘文瓷器是後周朝一個標誌性象徵,它既是代表輝煌,亦是代表皇威,他在做後周朝的軍將時,那種對"周柴"器的頂禮莫拜讓他妒火中燒,自黃袍加身的那一刻起,他便決心要封殺"周柴"瓷器。

可據可考②:

民間傳說,趙匡胤移駕皇宮後,宮內及目之處皆是前朝柴窯器物,趙匡胤心裡很不舒服,因為這些器物都是前朝的輝煌,代表著前朝的皇權、皇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句出自宋太祖趙匡胤的歷史典故,所指正是柴窯瓷器,而非五代的小國(地方政權)的存在,因為"杯酒釋兵權"發生在宋代建朝之初,既然全國都還末"解放"完,怎麼會早早的把各路將軍們的兵權解除了呢?顯然,史載解讀的這兩個歷史典故史實,前後自相矛盾。

宋太祖深知,只有禁用或封殺柴窯瓷器,才能讓朝臣軍將們忘掉前朝的輝煌,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不恥歷史。因此,宋太祖不惜血本,於建隆元年中期,在商丘清涼寺組建了宋朝第一個汝官窯窯口,並在建隆元年(建國當年)成功燒造出了《建隆元年》《建隆元年清涼寺御製》等銘文款識瓷器。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上圖《建隆元年》汝窯瓷器,坐實為公元960年的器物,亦證明了宋太祖朝汝官窯的存在或創燒。

宋太祖朝所有的三個年號,共計十六年時間段,均有連貫的汝官窯史物印證: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乾德元年清涼寺御製》 (公元963年)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開寶元年清涼寺御製》(公元968年)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後二張圖為宋太祖961年~976年創燒的、區別於汝窯的《宋煌官窯》瓷器,這也是976年後的《大宋哥窯》瓷器]

客觀公允的說,五代後周柴窯瓷器,並不遜色於汝窯瓷器,但偏偏柴窯被封殺,汝窯堂而皇之登入宋朝高堂。其中的政治考量不便評說。

這就是歷史上《柴窯》瓷器消失之謎,以及《汝窯》成為宋代名窯的開始。

二,追問"清涼寺"、"清涼寺御製"與汝官窯窯址

歷史史料上可供查詢的唐、宋清涼寺記載,只有汝州寶豐清涼寺與商丘清涼寺二處。通過寶豐清涼寺發掘出土的宋瓷與民間收藏的汝官窯宋瓷比對,無論是釉色類別、燒造工藝、器形表現、支痕形制、胎土種類、銘文款識等內容,都有明顯區別。可以肯定的結論,上圖《乾德元年清涼寺御製》銘文之清涼寺,並非寶豐清涼寺窯口燒造,因此,寶豐清涼寺窯址,不是汝官窯銘文清涼寺所在地。

否定了寶豐清涼寺,並不是認定了商丘清涼寺,而是商丘清涼寺上有太多的故事或傳說,不得不讓筆者展開追問與考略。

史傳,趙匡胤與商丘清涼寺方丈和其弟趙匡義,是"黃袍加身"的核心謀劃者。顯德六年底,"黃袍"秘密製作完畢後,一日,趙匡胤問方丈:"吾若黃袍加身功成,何字立朝哉?"方丈答曰:"爾造事商丘,乃唐之宋州矣,宋州乃故之宋國,將軍自思量。"

這便是"宋朝"來歷的最直接印證。

商丘清涼寺與趙匡胤的糾葛這還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的密謀、議事、囤兵、舉事,都是從商丘清涼寺開始的。

趙匡胤在行將舉事奪權之前,讓清涼寺方丈佔了一卦吉凶,方丈告之:將軍命相聚火德,事始點佔位東離(先天八卦之東方),向如旺火,故宜晚間舉兩萬眾火把形勢,功成矣。史載陳橋兵變時間正是晚上;黃袍加身後,趙匡胤對"火德"一說深信不疑,這便是一年後《宋煌官窯》銘文之"煌"字的來源依據。同時,也補正、解讀了史載有關商丘清涼寺,為什麼是佛教道教同處一寺的原因。

《清涼寺御製》之清涼寺銘文,一定是確指窯口地名或窯口本名,它符合漢字文化的邏輯推演;再則,960年時代,對於創燒瓷器是一件方興未艾的、輝煌的國家大事,前朝《柴窯》周世宗是這樣示範的。

趙匡胤始終堅信商丘清涼寺是他趙宋江山的福地,除了把清涼寺欽定為皇家寺院外,又把宋朝的二個國有窯口一一汝官窯與宋煌官窯口,混建在了商丘清涼寺周邊。上面組圖《建隆元年》《乾德元年清涼寺御製》《開寶元年清涼寺御製》《宋煌官窯》等銘文款識瓷器,就是960年至968年期間,經二窯口燒造出來的瓷器。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元祖清涼寺御官窯制》這是有別於汝官窯瓷器的另一款官窯瓷器,元祖即始祖,御官窯即是專為皇宮燒造的窯口,清涼寺係指窯口所在地。這是汝官窯與官窯混建在一起的考略物證。

此器疑似創燒於963年~978年區間]

清涼寺既是代表皇家寺院之別稱,亦是代表御製窯口的銘文,其中的政治考量,疑似與前朝周世宗的《柴》款銘文有關,因為缺乏文獻史料支撐,筆者只能陳述自已的研究結論:二者異曲同理。

這件器物銘文亦為《宋瓷軼事》上所云:清涼寺上汝官哥三窯口"及目可見",提供了物證。為什麼是三窯口呢?因為977年後,宋太宗把《宋煌官窯》一分為二,一為《大宋哥窯》,二為《大宋官窯》,再加之汝官窯,即《大宋汝窯》,所以為三窯口。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上圖銘文《崇寧四年清涼寺督辦皇宋汝窯歸於天成宋徽宗御貢》,這個銘文款識包含了豐富的人文元素及歷史信息,它為我們解讀了汝官窯與清涼寺之相互關係,亦明白無誤的訴說了,自960年(建隆元年)至1104年(崇寧四年)的144年曆史裡,汝官窯的發展歷程,雖然這款瓷器不是在清涼寺燒造,但"清涼寺督辦"銘文含義已經把商丘清涼寺的歷史重要地位凸顯了出來。

有學者認為,清涼寺是宋朝國有瓷器的監燒機構,那為什麼《清涼寺御製》只限於汝官窯銘文,而不見於《哥窯》《官窯》銘文呢?為什麼977年修內司接管燒瓷事務後,《清涼寺御製》銘文瓷器仍在繼續使用呢?再者,這是一件光明正大之事,應該見記於史載才對。清涼寺應該是汝官窯最初的窯址所在地。

不管如何推演與追問,《清涼寺御製》為宋太祖欽定的瓷器銘文不容質疑,它代表的是皇權、朝威!北宋朝自宋太祖後的八任皇帝,無一敢篡改。這就是北宋167年曆史時間段,《清涼寺御製》銘文貫穿始終的真正原因。

三,崇寧元年之前的汝官窯演進脈絡及汝官窯窯口考略

自宋太祖朝後八任皇帝,計28個紀年年號,均有紀年式《清涼寺御製》銘文瓷器存世,隨著朝代的推進,汝官窯瓷器的燒造量也是與日聚增。由於更迭的皇帝其審美各異,汝官窯瓷器燒造技藝時有創新,亦時有倒退,到宋徽宗崇寧元年時,汝官哥才真正得以迅猛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商丘清涼寺原始汝官窯窯口上,已發展成了宋朝最大的,彙集了制瓷工藝、釉料研發、輔料生產、繪刻技藝等人才濟濟的國有工場所在地。可以說,北宋經二次加工的汝官哥瓷器,80%均是由商丘清涼寺出來的。

宋徽宗之前的汝官窯窯口演進脈絡,只有《慶曆年魯山段家窯》印章有紀年,其它三枚印鑑只有窯口名,沒有紀年銘文,具體什麼時間段開始訂燒,需國家層面對窯口發掘後,採集到的理化數據,與民間帶紀年銘文瓷器的理化數據相印證、匹配後才能確認。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慶曆年魯山段家窯制》慶曆年為宋仁宗1041年,魯山段家窯,是否是魯山段店窯?需要進一步考證。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大宋蟒川嚴和店窯印》以印鑑的銘文內容解讀,疑似北宋汝官窯窯口之一。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大宋桃花店段家窯印》亦疑似北宋汝官窯窯口之一。

(有枚《青龍寺段家窯》圖片丟失,《汝州東溝窯》亦疑似北宋汝官窯訂燒窯口)

"大宋"二字,一般是代表朝迋銘文,相當於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銘文一樣,是嚴受法律權限使用的,宋朝時代時,比我們現在更嚴厲。所以可以確認《大宋蟒川嚴和店窯》、《大宋桃花店段家窯》為北宋汝官窯窯口之一。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桃花店清涼寺御製》銘文,它刪去了"段家窯"三字,增加了"清涼寺"皇家銘文,可以印證系汝官窯窯口無疑。]

四,宋徽宗時代的創新與輝煌

自崇寧元年開始,宋徽宗收回了原由修內司管理的燒瓷事務,交由內府瓷官管理。瓷官的人選是宋徵宗還未當皇帝時,約宋哲宗元祐年就結交的張姓好友,他是清涼寺上世代制瓷巨匠的傳承人。宋徵宗口諭,張瓷官之一切瓷器燒造事宜,只對皇上本人負責。換句話說,凡涉燒瓷事務的瓷官之語,均屬諭旨。這在歷朝歷代均無先例,實屬打亂常理,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管理結果,卻使北宋汝、官、哥、鈞瓷器,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和無與倫比的輝煌!

下面所發器物圖片,就是最直接的印證: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此器為崇寧元年的創新器形)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此器為前朝經典器形,《崇寧元年皇宋官窯御製》銘文瓷器與上款瓷器不是一個窯口燒造的,"皇宋官窯"係指先皇創建的宋朝官窯口)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此器為宋代汝官窯創新器形,特別的銘文:《崇寧元年宋皇御用》,特別的釉色:"帝王紅釉",特別的燒造技藝:"官窯汝窯合成技藝";器形流暢而端莊,釉色沉穩而霸氣,名符其實的"帝王之物"!)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此器系崇寧元年之哥窯瓷器,其中紅黃二種金絲一種鐵線亦是宋徵宗朝首創)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此器為前朝經典器形,系內府張瓷官將死的硃砂水,變成了活的硃砂水後,所呈現的金絲鐵線)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宋徽宗大觀元年的"鎏金釉上五彩汝官窯瓷器",屬汝官窯的創新品種)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這是宋徽宗崇寧五年燒造的,集汝官窯、官窯、哥窯特徵於一體的創新瓷器,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御書、御刻的鈞窯器,是宋徵宗本人的審美追求!由於宋徽宗的喜愛,鈞窯器在北宋未年才得以迅猛發展)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汴京官窯》冰裂紋瓷器是宋徽宗崇寧弍年才研燒成功,它屬於厚胎厚釉瓷器,每上一層釉,都要復燒,然後高溫取出驚裂釉面,五至六次復燒驚裂,疊加在一起,就是我們看到的冰裂表現。

汴京官窯是宋徽宗朝自已置辦的窯口,因窯口在汴京管轄範圍之內,故取銘文《汴京官窯》。

汴京官窯冰裂紋瓷器,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容器裡只要盛水,一二個時辰後,冰裂就會消融,把水倒出以後,又逐漸恢復了冰裂表現。這種由繁致簡、由簡致繁的哲學哲理,正是宋徽宗本人的治國之道與藝術追求!)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北宋,柴窯消失之謎與汝官窯創燒的時間節點及演進脈絡考略

(這是北宋未期宣和庚子年間,宋徽宗又置建的,區別於汴京官窯冰裂紋瓷器的,另外一個官窯口瓷器。銘文也很特別:《宣和庚子京師制器臣庶勿用後襲此制》,人文元素相當豐富;隨手書寫的銘文款識也說明了宋徽宗的無奈與窘境;國庫日漸空虛,卻仍然堅持"臣庶勿用"?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這款瓷器的珍貴。

此器集哥窯、官窯、汴京官窯最高燒造技藝於一身,它是北宋官窯瓷器的最後絕響,亦是宋徽宗制瓷貢獻的完美句號!)

宋徽宗崇寧元年後的每一個紀年,都有創新瓷器面世,鑑於釉色眾多,器形各異,本考略就不一一圖例了。

五,後記

①"釉胎質,萬千載,如新矣。"這是《宋瓷軼事》裡的一段對北宋汝、官、哥瓷器的總結描述,原書白話解讀為:千年瓷胎,萬年瓷釉。這與"舊器如新必是寶"的民間認知,異曲同理。

②北宋汝官窯之演進歷史為167年;至於汝窯燒造歷史,可依據三個板塊來進行考略:960年之前的物證+北宋物證+南宋物證。筆者預估約600年以上,當然,最終的定論,以國家層面的科學檢測數據為準。

③本考略僅代表本人觀點,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全文完 謝謝閱讀!

古瓷探史:明友許

2020年2月14日於遵義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