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絹本設色 193.5x160.3cm 天津博物館藏

宋代畫家范寬所作《雪景寒林圖》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該圖為三拼絹的大幅畫作,畫面真實生動地表現了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礴氣象。畫面前景的樹幹中,隱約可見“臣范寬制”的署款,《宣和畫譜》中記《雪景寒林圖》曾收於宮廷御府,所以這很可能是范寬專為宮廷而作。


《雪景寒林圖》描繪的是關中的山林雪景。大雪初止,群峰聳立,寒林馥郁。山徑、木橋、村舍萬籟俱寂。前景群樹,姿態矯健,為天寒地凍的冬景,平添幾許生氣。從前景的寒林縱向推進,到半山腰白雪蓋頂的廟宇,再往上便是拔地而起的高聳山峰。在煙雲的籠罩下,雄偉主峰兩側隱現的村莊、僻徑、山巒以及飄渺的遠處群峰,使畫作的氣象幽靜深邃。想象置身木橋之上,仰望巍巍主峰,浩瀚蒼穹,人在其中有如微塵;放眼右側,一旁輔山則是雲靄氤氳,寧靜神秘,縱深看去,數不清有幾重山巒溪谷。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局部


《雪景寒林圖》歷經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標、安岐鑑藏,乾隆時收入內府,存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掠圓明園時曾流落民間,後被工部右侍郎張翼購得。從此張翼、張叔誠父子兩代對其倍加珍愛。雖經過近千年的流轉,《雪景寒林圖》至今仍保存完好,除畫絹自然變色外,幾乎沒有破損殘缺,無疑更提升了它的藝術和史料價值。它是現存於大陸的唯一的范寬作品。連自己的家人都秘不展示的張叔誠先生,於1981年毅然將其捐給天津藝術博物館,使得千千萬萬的觀眾都有機會欣賞這曠世珍品。


《雪景寒林圖》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生動地描繪出秦地雪後山川、林塑如詩景象,為范寬代表作之一。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皴擦、渲染並用。以粗壯的線條勾勒山石、林樹,結實、嚴緊,用細密的“雨點皴”表現山石的質感。皴擦烘染時,注意留出坡石、山頂的空白,以強調雪意。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局部


此圖畫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迂迴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礴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皺擦多與瀉染,屑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皺於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此圖歷來受到廣泛重視。清代收藏家安岐稱其為“華原生平傑作”。因此在范寬有限的傳世作品中尤其難得。名款“臣范寬制”四字,隱於前景樹斡中,因年久字跡漫漶不易辨認,關於此圖是否為范寬之作,近年在繪畫史家間尚有不同看法,但說它是宋畫中代表范寬畫派的重要作品,則是大家公認的。據收傳印記,可知歷經清梁清標,安岐鑑藏,乾隆時入內府,1860年英法聯軍掠圓明園時曾流落民間。


明代著名收藏家安儀周 “安氏儀周”,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收藏家安麓村的名字,他單名為岐,字儀周,原本是朝鮮人。他的父親安尚義,康熙年間隨高麗貢使到北京,後來入了旗人籍,留在朝廷重臣明珠家中做起了家臣。藉助明珠的勢力,安家在天津、揚州兩地經營食鹽,數年之間便成為富甲一方的大鹽商。後來他的兒子安岐更是靠經營食鹽做經濟後盾,以收藏之富、鑑賞之精而聞名。


安儀周花巨資從收藏家梁清標手中購買了《雪景寒林圖》,臨賣時,梁清標便在畫上蓋上了自己的“蕉林收藏”之印。後來,安儀周將《雪景寒林圖》秘密收藏起來。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他曾經著有《墨緣匯觀》,書中,還有他對《雪景寒林圖》的著錄和賞評。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局部


安儀周死後,安家漸漸家道中落。安家的子孫便把這幅《雪景寒林圖》賣給了當時的直隸總督。為了討乾隆皇帝的歡心,直隸總督又把這幅名畫轉獻給了乾隆皇帝。


本圖以三拼絹大立幅圖寫北方冬日雪後山林氣象。畫上群山重重壁立,氣勢蒼茫,深谷危徑,枯木寒柯,隱現寺觀,山麓水邊密林數重,後有村居屋舍,一人張門而望。全畫布置嚴整有序,筆墨質樸厚重。畫家用“搶筆”筆法,密點攢簇,並參以短條子的筆道,來刻畫北方山石的質感,使畫面渾厚滋潤,沉著典雅。此圖是否為范寬真筆,鑑賞家尚有爭議,但公認為北宋範氏流派中之傑作。



北宋 范寬《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局部


范寬,字中立,華原(陝西耀縣)人。畫史記載,他性情寬厚,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圖畫見聞志》中言曰“天聖中猶在”,天聖是宋仁宗的年號,說明範寬生活於北宋前期,距今已990餘年。畫史記載,范寬喜畫山水,學畫中感嘆:“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圖繪寶鑑》)“於是舍其舊習,卜居於終南太華巖隈林麓之間,而覽其雲煙慘淡,風月陰霽難狀之景,默與神遇……故天下皆稱寬善與山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