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從武將走向神壇

關羽從一名武將被推上神壇,是一個人為的漸進過程。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一個文化現象,反映了千餘年來民眾的心理訴求和價值取向。

大體說來,中國的關羽崇拜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一名戰將,關羽在荊州和蜀地民間被蓋廟祭祀。第二階段是隋唐時期。

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佛教介入民間的關羽崇拜,製造關羽顯靈傳說,封其為護法神,而官方也將其作為諸多武將之一配享武成王廟。第三階段是宋元時期。道教、儒家追隨佛教,分別將關羽列入各自的信仰或學說體系之中,使關羽崇拜不僅處江湖之遠,而且居廟堂之高。

宋朝皇帝還為關羽賜廟額,初封忠惠公,再多次封王,成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元朝皇帝除繼續封王外,還“遣使祠其廟”,以至於關廟林立,遍佈城鄉。第四階段是明清時期。

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儘管明朝官方也敬關羽如神明,祈求其佑護海疆,但並未給予特別的待遇。倒是清朝十分尊崇關羽,尚未入關時就已立廟祭祀,並賜廟額“義高千古”。入關後,更是將關廟載入祀典,歲時致祭,並不斷製造關羽顯聖的故事,予以加封。

從順治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起至光緒五年,累封字數達到26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清朝歷代皇帝對關羽的垂青和抬愛,把全民的關羽崇拜推向了高潮。嘉慶初年,洪亮吉流放伊犁時,就發現當地凡有人家集居的地方必有廟,廟必祀關羽。

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第五階段是民國時期。雖然帝制被推翻,但關羽崇拜依然繼續。民國三年,袁世凱下令將關羽和岳飛合祀武廟,凡軍人宣誓大典都要在武廟舉行。

由武神演繹為武財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財神原有好幾位,基本都是文人,關羽加入之後,遂有文武之分。文財神為比干,武財神為關羽。

關公是忠義勇敢的象徵,被尊為“武聖”,形象威武,忠肝義膽,可鎮宅避邪、護佑平安、招財進寶、財源廣進,提振權威,最宜開店經營、經商理財之人士。


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商界還有一種傳說,奉關公為財神,有三個原因:一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為了籠絡關羽,經常送給他一些貴重的財物。

後來關羽得悉劉備的下落,數次想面曹辭別,曹操避而不見。關羽以義為重,將曹操賞賜的財物一樣不少悉數清點留下,並附上一本依照“原、收、出、存”四個項目記載得一清二楚的賬冊。

關羽這種簡明的記賬法,後世商人都照搬照用,稱之為“商用簿記法”,後人漸奉關羽為財神;二是商人談生意做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


關羽怎樣成為『武財神』

三是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返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想,有朝一日萬一生意受挫,希望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

清代年畫《上關下財》把關羽塑造為武財神形象。圖中關羽是帝王裝束,端坐龍椅上,神態安詳,氣象莊嚴。因為“關”和“官”諧音,因而還有官運亨通、財源廣進的寓意,在民間很討口彩。供奉武財神,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