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莉迪亚死了”,这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无声告白》开篇的第一句话,压抑的开端,一直延续至结局。


遇见与挣扎

玛丽琳在大学课堂上认识了詹姆斯——她的历史课老师,一个东方人。这对情侣,一个是一直受控于自己母亲的单亲家庭的白人孩子,另一个是来自备受歧视的穷苦中国家庭的孩子,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又似乎是孤独苦闷的人生中的必然选择,这两个相似的灵魂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然而命运终究不会因为结合、因为婚姻而有所不同。婚姻不是救世主,尤其是在婚前带着大量不现实的期许、婚后只敢依靠独自挣扎,却不敢坦诚面对自己和另一半的情况下。两个不健全的人格的结合,注定了一个问题家庭的诞生。

尽管玛丽琳曾是个勇敢独立、自强不息、成绩优异的女孩,尽管她一直梦想当一名女医生并为之奋力拼搏,但这一切都在她主动递给詹姆斯的一吻后终止了。玛丽琳意外怀孕并连生了两个孩子,不得不受困于家庭。

在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她再一次意识到绝不能像自己的母亲那样一辈子只做一名围着丈夫孩子团团转而没有自我的家庭主妇。就在她痛下决心离开丈夫和孩子续写梦想时,命运给了她当头一棒,她再度怀孕了。

说到底,玛丽琳终究是个懦弱的人,她自始至终都不是真正的强者。她不过是逞强,不过是不甘,幻想通过假意挣扎来摆脱现有生活而已。否则,她怎么会允许自己怀孕?她又怎会经不住思念的考验、家庭丈夫和子女的羁绊和流连?怀孕只是给了这个可怜之人一个体面地走下台阶的理由罢了。

梦想终成梦想,从来不是理想,注定了遥不可及。玛丽琳缺乏信仰与决心,没有目标与规划。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敢拿自己的前途做赌注,去换取一份虚荣的承载——不顾母亲的反对,选择嫁给一个长相与众不同、有着她从未见过的东方人特有肤色的哈佛男孩。

身为女性,我们更需要勇气与追求。抛开社会赋予的角色,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谁,需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是否步入婚姻,首要的是保持独立的人格与清醒的认知。

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回归与塑造

当泄气妥协的玛丽琳再度回归家庭时,因为重获失而复得的母爱,她年幼的大女儿莉迪亚决心埋葬真正的自己,做个顺从的女儿来留住母亲,留住母爱。可是这位母亲怎么可能知道呢?当莉迪亚告诉玛丽琳,自己把她那本烹饪书扔了时,被兴奋冲昏头脑的她惊喜地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幻想着她能代自己完成梦想,成为一名不再受困于家庭的独立女性。于是“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她不知道,她正在步她毕生与之抗争的自己母亲的后尘,用与她母亲相同的方式,用自己一意孤行的价值观给自己的女儿套上沉重的枷锁,将她囚禁于自己爱的名义的牢笼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莉迪亚得到的一切关爱都是玛丽琳觉得她需要的的关爱,充斥着控制欲的关爱。

正是从这一刻开始,莉迪亚经历了长达十余年被母亲“禁锢”的生活,她成了一个没有自我、曲意迎合、孤僻另类的学习机器,她是一个听话的女儿,一个服从的奴隶。她努力活成玛丽琳希望的样子,只因她不想让自己的母亲失望——她早已经沉浸在为女儿编织的美好未来中无法自拔了,并坚信她的‘’天才‘’女儿终将与众不同。

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而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呢?这个从未停止自卑的孤僻的东方男人,顶着不被接受的肤色,到哪都被动成为焦点,孤立无援的他始终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所以在玛丽琳主动吻他时,他欣然接受了——因为她具备他苦苦追寻的普通与自然,她可以完美地融入人群,她的怀抱代表了这个国家对自己的接受,他需要这种认同。

所以长相最为接近玛丽琳的莉迪亚自然地承载了他的希冀,他希望她融入人群,他渴望她拥有朋友,他奢望通过一本书让她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他把自己曾经的失败归咎于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所以他觉得他的女儿需要它。同玛丽琳一样,他也一直无视女儿的真实感受,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把自己未获得的“人生收获”强行施加在女儿头上,把自己未实现的抱负寄希望于她。

但是他忘了她继承了他的黑头发,她依然是个异类

。她依然在走他多年前走的路,她每天放学后假装乐意实则被迫接受她母亲布置的任务,又怎么有时间去交友走出孤僻?他以为时间是良药,会在他女儿身上发生奇效,时间是中性的,它只会单调地周而复始罢了。

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痛苦与挣扎

承载了父母希望的莉迪亚于是成了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

“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这让人窒息的打着“为你好”名义的爱,才是最要命的。聚光灯下的她看似光芒四射,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痛苦,没有自我,失去独立人格,像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每天行尸走肉般地和父亲讨论她的“朋友”,向母亲汇报她的成绩,陀螺似的周旋其中,努力做父母眼中的完美女儿。

玛丽琳和詹姆斯,这对来不及细想什么是爱,甚至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去爱就匆匆做了父母的男女,自始至终都没有学会敞开心扉去沟通、去接受彼此,没有学着与过去告别、与自己和解。他们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不幸,注定了将不幸延续到了下一代——高压下的莉迪亚成绩直线下滑,而曾经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紧握她手的哥哥内斯即将挣脱家庭的束缚去上大学,这无疑成了她最大的恐惧:这个家庭唯一理解她和他们家那种奇怪而脆弱的平衡的人就要弃她而去了。

她把哈佛寄给他的录取通知书偷偷藏了起来,天真地以为这样他就去不了哈佛了;她也曾试图找内斯吐露心声,但那会的他被自由的欢乐冲昏了头脑,来不及去考虑妹妹的感受;她甚至去找杰克那个坏小子一起厮混,只为寻求窒息环境下有一个自由呼吸的突破口。可杰克却告诉她,

他喜欢的是她的哥哥内斯

杰克跨越性别的勇敢的爱的表白点醒了她。她终于找到了终结一切的办法——“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是的,她决心直面恐惧,重新开始,真诚做自己。不再假装,不再迎合,勇敢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她要告诉她的父母,她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觉得她喜欢的事情。然而当她想从克服恐惧中获得重生时,她却死了。

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醒悟与重生

她死于故事中的意外,却又死于故事外的必然。她的死换回了整个家庭的重生,他们终于意识到正是他们自己亲手葬送了她。一直被忽略的儿子内斯,即便做得再多再好也依然没有属于他的片刻光环;一直被遗忘的小女儿汉娜,甚至都没有人留意她是如何长这么大的——他们之前又在哪里?原来他们不止莉迪亚一个孩子。不幸中的万幸,他们在失去一个女儿之后重又“收获”了一对子女。

爱不该是无声告白,爱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他们开始懂得珍惜与沟通,那些藏在心底的秘密,那些痛苦的过去,都被爱和理解化解开来。以爱的名义给予尊重和包容,而不是以爱的名义施加压力与痛苦。为人父母首先该学会坦诚相待,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才可能携手组建一个健康的家庭。否则,原生家庭的不幸只会代代相传。

让人痛心的无声告白,不该成为戕害亲密关系的“恶魔”

结语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人与人之间,本就是独立平等的个体,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爱不是操控,不是命令,更不是义务,爱是彼此帮助,彼此珍重与呵护。可是现实生活有多少父母有这种觉醒呢?他们依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还记得去年那个从母亲车上跳下来后直接从天桥一跃而下的男孩吗?还记得那个因为撞碎一块玻璃选择跳楼谢罪的孩子吗?压死骆驼的不仅仅是最后一根稻草,还有他们日常生活中其他一根根无形的稻草。

为人父母无需考试,但需要明白孩子是独立于我们的存在,所以请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为他们考虑、去换位体谅。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可孩子他们却还不曾长大成人。这人世间已经是极苦,作为父母我们不更应该让他们体味更多的爱的甜蜜吗?又怎么忍心给自己最爱的孩子增添烦恼与痛苦?就像纪伯伦说的那样,我们可以选择庇护他们的身体,但不要去干涉他们自由的灵魂。

同时,作为个体,我们改变不了种族歧视,也改变不了性别认同,一定程度上,个人无力改变这些固存的现状,人生有太多这样的无奈。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自由地做自己,无论选择平庸,还是选择荆棘。记住卢思浩在《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里说过的话:“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过世界辽阔,再评判是好是坏;你要铆足劲变好,再站在不敢想象的人身边,旗鼓相当;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你终究是要成为你,才有更多的选择。

愿我们都拥有尊重他人又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愿我们都能学会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告别“无声告白”,懂得爱,拥抱爱。


你好,我是武当来啦,一个热爱文字和摄影的凡妇俗女汉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