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屋之中,與書畫相伴,此生足矣!

在小屋之中,與書畫相伴,此生足矣!

落日黃昏,是極惹人愁思的時刻,而這一刻,百鳥歸巢,群鴉返林。牆的一角時而傳來頻頻之音,夜顯得異常深邃和靜謐。

我的小屋就坐落在城市的邊緣,沒有霓虹燈,沒有喧囂。每到夜晚,諦聽著萬籟之樂韻,感悟著往事今生。

我為自己的小屋起名叫“藏珍閣”,因平生無他好,痴迷書畫,慣寫山水題畫詩以自娛。

雖不是什麼名家之作,但每一幅畫,每一首詩,均帶著幾分感悟,幾分閒適,對於自己是一種修養、一種閱歷。

這是他人無法涉足的抒發自我情感的仙境,是人生和心靈感觸相互碰撞的火花,是自己難得的“珍品”,便倍加珍惜。

再加上愛人的名字裡也有一個“珍”字,既包含著對妻子的一份珍愛,也融注著對小屋的眷戀之情。

在小屋之中,與書畫相伴,此生足矣!

當寂寞和憂煩之時,有詩有畫相伴,有妻子的鼓勵,便會憂煩頓消。

明盞之下,品著清清的香茗,靜靜地聆聽著彎彎的流泉之聲,思塵盡滌,便使低落的情緒得以振作。

握一卷線裝古書,讀幾行詩,雖神仙不知其中樂趣,唯自己方解其中深蘊……

靜觀每一幅書畫,靜賞每一首詩,都是在營造著一個氛圍,醞釀著一種情調。

就像一部部人生軌跡之樂章在撩撥心絃,悠長的情緒繞樑三日。那種忘我的情思,好像步人仙境一般,是對心靈的慰藉,是對人生的參透徹悟。

當小屋成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中一個重要部分的時候,容天地之精華,才能進入超越一切的精神創造的自由王國之中。

在小屋之中,與書畫相伴,此生足矣!

面對四壁的山山水水,便會喚醒我藏在心靈深處的詩意。陣陣微風吹來,柳條輕拂,飛絮縈迴。

窗外有綠竹萬竿,垂翠欲滴,樹上禽鳥相向,雙暢啼鳴。鳥兒不時伸頭探腦窺視著屋裡的主人,似乎在聆聽著主人的吟詠。

“一輪明月窺書軒,攢露千滴把墨研。夜夜借竹描翠影,幾行春燕不南遷。”(自作詩《借月》)這就是我的小屋,一位能夠吐露真情的朋友。

多少回,我曾想,只要有陋室一間,借月光誦讀詩書,日日與聖賢晤語,與家人、朋友分享這種快樂,這是何等的幸福!

再以書以畫相伴,此生足矣!

在小屋之中,與書畫相伴,此生足矣!

多彩多姿的書在綠色草地上的堆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