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静业学习网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静业学习网

【重点难点归纳】

一、人类的管理活动

1.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理想。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目的性来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去取得必需的资源,必须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劳动为自己或他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3)知识性。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使得管理活动和人类实践一样历史悠久。

2.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是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技术存在被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要靠有效的管理。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将成员的分力组成一致的合力,要靠管理。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管理通过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内涵。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实现物质文明,需要管理工作质的飞跃。

3.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各种观点

①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提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一定义有三层涵义:管理必然涉及其他人;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他人的积极性。

③彼得·德鲁克提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④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提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思·琼斯等提出: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特提出: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具体内涵包括: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另外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有效性是指不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协调的有效进行所要运用的,在管理学范畴内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过程。

二、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计划。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他们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另外,还必须制定支配和协调他们所负责的资源的计划。在计划过程中必须进行决策。决策是计划和修正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实施决策的保证。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4)控制。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充分重视控制职能;横向看,各项管理活动、各个管理对象都要进行控制。

(5)创新。创新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是在其他管理职能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2.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包括: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3.管理的社会属性

(1)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应。

(2)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基本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