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論語》對於你來說,你喜歡哪一本?為什麼?

書掌櫃慧祥


評價《道德經》與《論語》,首要條件就是你必須把這兩本書都認真讀了,其次就是你從什麼角度來看待這兩本書。

坦白的說,我的觀點是更喜歡《道德經》,因為它是一本當領導的學問,它是君人面南之術。而《論語》卻是一本當臣民的指南,它是普通人為人處世的見解。君道有時候可能被世俗人不理解,但其看得深遠。臣道往往容易被普通大眾所認可,但是許多見解卻是有侷限性的,如果具體分析起來,那就複雜了,所以只能給你一個簡單的結論了!具體章句可以具體分析。


大秦魂的微博


說實話,這兩本書都是舉世公認的經典,都值得一讀,沒必要非二選一。也沒必要必須一較高下。很多名著或經典,無論是國外的,國內的;還是古代的、現代的;無論是歷史的、文學的還是哲學方面的,只要條件許可,我們就一定要去讀一讀,因為每本書都有每本書的用途,對我們每個階段的成長,思想的形成,做人處事都會很有幫助,就好像吃飯一樣,我們也不必要只吃一種飯,一種菜,無論什麼飯菜,我們都要學會去品嚐,自己品味,或許我們的生活就會得益良多。

曾經的我對吃飯並沒有這麼多看法,只是看了汪曾祺的小說之後,我才明白人有時候的想法是錯誤的,自己也會不知不覺中受到束縛,只不過自己渾然不覺罷了。比如對於吃飯,口味要雜一些,無論什麼,都應去品嚐一下,你的心境也會豁然開朗,人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口味雜一點,經歷就會多一些,沒有什麼是一程不變的,嘗試自己多一些改變;讀書也一樣,凡屬於好的作品,都經歷過時間的檢驗,我們都要實行"拿來主義",讓它們為現代人服務。

文化並不是單一的就好,需要多種元素的融合,或許會更通透,更圓潤,更飽滿。中國文化或許可將儒、釋、道三者融合:儒家的入世精神,道家的出世精神,和佛家的捨得結合,人生才會更完美,更圓滿!

我第一次接觸《論語》,是在高中時候,一次不經意間讀到了教室牆壁上貼的孔子的語錄,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好像正是我從前思考過而不解的,於是就把它記了下來,後來翻書才發現孔子說過很多關於為人做事,修心養性方面的話,使我受益匪淺,以後就逐漸喜歡上了巜論語》;上學期間,聽到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一一半部論語治天下,使我對《論語》充滿了神奇的嚮往,通過這十幾年的學習,確實也收穫了很多知識,明白了人生的很多道理,至少可以對自己說:我沒有湖糊塗塗的過一生。

《道德經》我也曾和孩子們一起讀過、背過,但是我卻沒有讀懂其中真正的涵義,或許《道德經》需要知識、閱歷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讀懂吧!老子最著名的一句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福。這句話一語點破社會發展中的一般客觀規律,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不得不佩服。

現在的我打算把國學經典都讀一遍,然後讀四大名著尤其是《紅樓夢》,我會多讀幾遍,仔細品味,爭取發現名著的魅力,當然,我決不會死讀書,要多研讀、多理解和多思考。如果在今後的生活裡,我不能把這些書都讀一遍的話,那將是我人生的一大損失,40多歲了,我應該明白哪些是珍貴的,那些東西是應該珍惜的,我會盡量使自己少一些遺憾。



Fjx我是追夢人


我是文開石,我有一點看法。

從綜合的角度對比,《論語》遠遠不及《道德經》的境界。

從層次看。

《論語》下限說的是個人的教化,自我修養,上限是天下的教化,是國家,是“禮”。

《道德經》,下限說的是國家的統治,上限說的是天地大道。

從內容看。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主要說的是孔子個人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道德經》是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

從作者的身份

《論語》的作者孔子,在他還在世的時候並沒有達到什麼太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他代表的儒家思想,也是後世歷代大賢一步步完善發展起來的。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在世的時候已經成為聖人的級別,包括孔子都要向他請教。

從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文開石


《論語》與《道德經》雖然都是先秦典籍,但卻是不同類型的著作。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記錄的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也就是說,《論語》大約等於孔子語錄,可能孔子今天遇見一件事情,有感而發說了一句話,然後弟子趕緊記下來,明天又想到一件事,又說了一句話,弟子又記了下來……如此編出了一部《論語》。

所以《論語》為大家展現了一個活生生的孔子,其中又孔子的議論、感慨、行事準則、學術觀點,甚至是遇到挫折時的牢騷……比如,孔子會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會說:“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這些都是孔子在不同場合下說出的話語,並不是系統的學說。

《道德經》則不一樣,是老子的對自己思想的總結。《道德經》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論述,那就是“道”。道包括三層含義:宇宙的本體、萬物的規律、人類的準則。而《道德經》的精髓就是兩個字:“無”與“反”。所以《道德經》中雖然會有重複的內容,但全部內容都是統一的、系統的。

在《道德經》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冷眼旁觀的哲學家、智慧的老者,冷靜地訴說這自己的學說,並沒有什麼感情的波瀾。當然,現在我們看到的《道德經》也不是老子一個人寫出來的,而是後人在老子原版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增補才完成的。

居士我認為,《論語》與《道德經》是兩類不同類型的典籍,它們都是先秦哲學家的智慧結晶,並沒有高下之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道德經》更勝一籌!

我指的是實用性而言。

漢朝初立,從劉邦呂后到文景二帝都是以“無為”治國,因為戰亂剛休,百姓會萬般珍惜這種和平歲月,所以必然會努力耕作,以確保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統治階級根本什麼都不用做,只要保持這種社會穩定,連年的積累之下,自然會形成生產資料的井噴,我們稱之為盛世。

成語“蕭規曹隨”也是如此,劉盈當了皇帝想刷一下存在感(就像很多部門一旦換了新領導新員工一定要做些什麼不同的事,以證明自己的業績和存在,比如修改教科書等等),結果曹參一句話就懟得皇上啞口無言。

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管理者最忌的就是在不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頻繁地彰顯權力的存在和功能。理想的管理就是感覺不到管理。

因為漢朝的無為之術取得了成功,所以歷朝歷代,只要是新朝甫立,如果不是萬分必要,都少有針對經濟民生的動作。所以每一個長一些朝代在最開始,幾乎都是平和的,都會有盛世。

這也證明了,休養生息至少在開國時期是最理想的治國之術。

可是儒學卻不然,每個朝代可能都有中興之象,而所有的中興之象的前提都是在吃上一個盛世的老本。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所有的中興之象都是短暫的,一如曇花,稍開即逝。究其原因,竟然幾乎全部是內部鬥爭的結果。而所有的內部鬥爭,只要不是武裝暴動,幾乎都是文臣的推動。

文臣,以儒家思想的名義推動。然後把皇上累死(在歷史上補封他一個明君的名聲),之後經濟必然會下滑,民生必然會凋零,腐敗也會橫生。儒生對面這種情況什麼辦法也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罵這個奸臣,罵那個小人。然後高舉孔孟說過的某句話進行各種黨爭,各類傾輒。

唐德宗為什麼下罪己詔?

儒生誤國的例子在史書生多到爆表。要麼是像海瑞一樣除了修身毛都不懂的廢物忠臣,要麼像李林甫一樣做了許多具體事務的能吏奸臣。

反正,中國歷史上除了狄仁傑以外,我再也沒有看到哪一個心性仁厚的儒生有濟世安國之才還能得到重用。

老子的道,最起碼能維持王朝初期的社會穩定。

孔孟的儒若是能興國安邦,至於我們要看二十四套歷史書麼?


亦有所思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論語》和《道德經》是兩本思想方向截然不同的經典讀物。

《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書籍,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做人原則,是儒家的經典。儒家推崇“仁義禮智信”為五常,讀《論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和無月一樣的普通人,最多到齊家這個層次便算功德圓滿,治國平天下則是極少數人的追求和成就了。

北宋趙普曾經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言壯語,餘也只是望塵莫及。

無月讀論語等儒家典籍,主要是出於修身的目的。儒家的思想確實有很多經典的地方,到了今天,每一箇中國人都不得不承認,儒家思想已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密不可分。

讀《論語》可知書,可達理。人生於世,不知書則愚,不達理則蠻。

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無月喜歡看書,讀書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提醒自己,書不單要看,更要邊看邊思考,不然看了也是白看。

又比如“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則常常提醒我,在入場生活和工作中,面對他人之“過”,要學會“寬以待人”。

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則是我為人的基本原則。

因此,以無月的個人觀點來看,《論語》適合修身,常讀《論語》有助於提高個人素養,更有助於理解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

《道德經》

《道德經》是無月個人比較推崇的一部經典中的經典。

閒時,總會去翻翻《道德經》,讀上幾篇,思索片刻,便覺受益匪淺。

《道德經》探究何為“道”,並養之以“德”。

全書雖僅五千餘字,卻思想深邃,博大精深。

若悟“道”,便可修身、治國、用兵,甚至可以懂得養生之道。

因為“道”是這個世界的本質,當你看透了本質,便不會再被現象所迷惑。遵循“道”的規律和趨勢,行之“有德”,便可以無往而不勝。

我讀《論語》為修身,讀《道德經》則更多是為處世。

道德經不光要讀,更要去想,去悟。悟的越透,在為人處事方面則更多的“順”,更少的“逆”。

“上善若水”光是這四個字,便讓人受用無窮。

《論語》和《道德經》互有相通,又各有所長。如果有時間,又能靜下心來,多讀讀這類的書籍對個人而言是多多益善的。

這個世界是複雜的,瞬息萬變的,讀一本書是不夠的,不同的書都要讀一讀,因此,不存在誰比誰更勝一籌的問題。

讀書更要學會運用,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問題,靈活運用所讀的知識,能做到這點,便是讀好了書。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首先,《論語》和《道德經》都是語錄體。論語顯然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弟子發問而形成的內容,應該是根據現場筆記在後期整理而成。《道德經》是一篇比較系統的、前後存在邏輯關係的文章,但據記載老子與尹喜在函谷關待了一百日,然後又被尹喜邀請到樓觀臺待了一段時間,這麼長時間只寫了5000字實在是太少了,一下午就能寫5000字。所以可以推想,《道德經》很可能也是師生間的問答記錄,尹喜提出問題,老子給予回答。尹喜擇要記錄,但是略去自己的提問,只把老子的回答整理成文,形成了《道德經》。

語體上兩者都是語錄體,但在內容上,兩者所涉及的領域有很大差異。《論語》是一部社會學著作,主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道德修養等內容;而《道德經》則是一部以哲學為主兼顧社會學的著作,涉及宇宙起源、天道規律、一元論、二元論批判、道德、修行、其他思想學派批判、政治、經濟等領域,偏重於邏輯式的、辯證法式的哲學思辨,這是與論語的最大不同之處。

哲學與社會學孰高孰低,這是不具備可比性的,因為是兩個不同領域。比如說,如何治理國家,是社會學;什麼是世界的本質,是哲學。兩者可能都未涉及對方的研究領域,但是,兩者可能都十分優秀。

《論語》和《道德經》正是這樣兩部書,有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各自的立足點。《論語》的主人公孔子想挽救搖搖欲墜的周朝政治制度,使宗主周國和各諸侯國之間恢復最早的主從關係,以恢復西周早期禮樂合規、和平興旺、經濟繁榮的局面,所以他的言論無不是圍繞“克己復禮”這一大的主題而進行的,更多是闡述現實政治和生活中應該如何行為。而《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則一直在關注和思考形而上的“道”,從形而下的現實中找到線索和矛盾點,通過邏輯推理而反推出形而上的“道”,然後再用“道”指導現實中的政治和生活,而這種指導也非《論語》那種掰開揉碎、婆婆心腸的詳細講解,而是非常宏觀地給予一個大方向,剩下的就靠自己去體悟了。

所以這兩部同時代的書都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都深刻影響了後世2500年,都至今不衰,都有不計其數的研究者和追隨者,都為統治者所推崇,都成為各自學派的最高經典,以此經典發展出的學派都成為中國最權威的思想學派。

所以兩者難分伯仲。從《論語》中能看到孔子的格局,從《道德經》中能看出老子的境界。兩位作者都是大智慧的人,也都被後世尊為聖人,而兩部書也不可能分出高下,各自在自己的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易就是簡單


《論語》和《道德經》都是影響了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的鉅著,也是儒家的顯學和道家的玄學代表作,各有各的長處和不足,沒有必要非得做一個取捨——中國文化的整體為什麼非要人為的割裂呢?

換句話說,《論語》是積極入世的號角,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行為的規範和社會道德規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現在仍然對21世紀的中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再來看《道德經》。與《論語》的剛強相比,《道德經》就顯得柔弱了許多;讀完了《論語》,會覺得滿腔熱血沸騰,捨我其誰!

而讀完了《道德經》,你會覺懂得什麼是順天應時,“無為而治”。孔子注重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老子才不管那些,老子叫人們“絕學無憂”。

初出茅廬,不知如何打拼世界,可以多看看《論語》,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的說法並非完全沒有根據。當你的生活受到了挫折以及不如意,可以回過頭來與老子促膝談心。

老子會告訴你怎麼能夠明哲保身,如何才能和光同塵。什麼是福? 什麼是禍? 輸贏、得失、強弱、高下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中華文化的精髓就是包容,為什麼偏偏要讓孔子與老子比一比誰高誰低呢?年輕時,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夥子準備一本《論語》步入社會。

上了年紀或者覺得哪兒受了委屈,去看看《道德經》,一剛一柔兩本教科書可以讓你多一種選擇;為什麼要一條道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呢?


閒看秋風999


中華文明一脈相承,不可斷章取義。

一諾真思維…

易經乃群經之首,華夏文明的源泉,飲水當不忘挖井人。



用戶一諾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