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兩"錢幣的由來,以及劉邦的無奈選擇

秦朝還沒來得及解決通貨緊縮帶來的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就已經成了歷史。之後楚漢爭霸,在韓信、蕭何、張良等一干名臣的協助下,劉邦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

一、"廢秦苛法"制度的開展

但是得到天下之後,國計民生的事情一件一件鋪到案頭,劉邦和他手下的這幫智囊便開始頭大了。當務之急第一條,秦朝滅亡了,而秦朝的規矩在劉邦初入咸陽的時候就喊過幾嗓子"廢秦苛法"給廢除了,那現在應該立什麼新的規矩呢?

不得不說,秦朝在文化控制方面做得還真是相當嚴格:古代那些規章制度典籍的東西都被收歸了國庫,在秦末的戰亂中化為烏有,而秦朝的書籍絕大部分都是醫藥、種植或者算命等技術工程類。

秦朝實行所謂"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制度,也就是官員同時也承擔了教化百姓的責任,而教學的內容,便是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這一制度,讓秦朝的法律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按照秦朝制度設計者商鞅的設想:整個秦國就像一個大機器,每個國民好比是機器上的零件,都一絲不苟、毫無怨言地默默工作、戰鬥,以此支撐大秦朝的千世萬世並且代代相傳。正因為如此,獨立的思想對於秦國來說是危險的,人們一旦開始思考"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開始有點兒文藝有點兒憤青,那麼也就意味著機器上的零件開始不安分了。而這也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燒燬六國史書的重要原因之一。結果"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秦朝二世而亡。這給劉邦留下了一個大麻煩,因為實在沒有其他的規章制度可循了,而秦朝的政府文件又保存得相當完好,於是劉邦別無他選,本著"拿來主義"的精神,又拿回了秦朝的法典,開始"批判地繼承"。因此,秦朝留下來的貨幣和經濟制度,也都基本原封不動地繼承了下來。

由於劉邦和蕭何對"秦半兩"感情深厚,所以漢朝初年的錢幣依然沿用了半兩的稱呼。在家國一體的皇權社會,自然是劉邦以皇帝之尊,自任中央銀行行長了。奮鬥半生,終於掌握了國家機器的鑄幣權,自個兒鑄錢花的日子可算到了!但是當劉邦真的興高采烈想鑄錢的時候,卻發現手裡的銅少得可憐。

有人會說,銅不像糧食那樣是消耗品,只會流通,按理說秦朝都能鑄錢滿足天下的要求,那麼漢朝同樣應該也可以,為什麼反而漢朝政府沒有銅了呢?這其實還是與秦漢的國家政體有關。

二、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經濟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就走上了重軍功而輕血統、重刑法實務而輕學術理論之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更是廢天下封國為郡縣,休說是六國原貴族的後代,即便是秦始皇自己的子孫,如果沒有軍功,一代之後也不過是庶民而已。不能不多說一句,這一制度雖然看上去很公平,但確實過於超前了。原來的六國貴族本來就國破家亡,發現在秦朝居然淪落到什麼特權都沒了,能不一有機會就想造反嗎?

而漢朝則不然,劉邦能得天下,本來就依賴於很多原六國貴族的功勞,比如開國功臣張良便是韓國貴族之後。所以劉邦開國的時候也要裂土酬功,把功臣和劉家的親戚封為諸侯王掌管一國,而漢朝的中央政府,只直轄十五個郡。

可見,漢初朝廷的權力是遠遠不能與秦朝初年統一六國時相比的,所以秦始皇即位之後,想的是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行統一之實。但漢朝則相反,漢朝天子即位之後要做的,卻是利用統一之實,慢慢地把奪天下時分封出去的權力拿回來。

漢時天下主要的產銅區域大都在當時吳王劉濞的封國內,即如今蘇州一帶。中央政府要用銅很有些困難,即便劉濞是劉邦的侄子不計較,其他國未免也會擔心漢朝也要奪了他們的銅山。

沒有銅就沒法鑄造足夠的錢,於是漢朝的中央政府只能改鑄不足量的半兩錢在全國發行。並且由於政府手裡的資源太少,鑄的錢也很薄,中間的方孔大,看起來像榆莢一樣,因此被稱為榆莢錢。不過這在漢初倒未必是壞事,漢初百廢待興,大錢的用處也不是太大,輕的半兩錢,老百姓也不會真的當半兩去用,按照其實際重量略有增減地交易,倒也能繼續。

但是問題在於,在鑄錢這方面,諸侯國和漢朝中央政權的利益並不是一致的。諸侯王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希望能夠享受自己土地上的產出,而不是被中央政府用不足斤兩的銅板買走。諸侯王們自然也不是傻瓜,哪能被劉邦佔了這個便宜?於是打起了自己的算盤,如果說異姓王們還多少因為自己是外人有點束手束腳的話,同姓的漢室宗親諸王則就不客氣了,比如吳王劉濞。

三、"半兩"錢幣的由來

漢太祖劉邦聽到吳王來朝見,心裡還是很高興的。最近這幾年雖然天下粗致太平,但是對外要防備匈奴,對內要提防以及威懾心懷不軌的異姓王侯,方方面面都需要銅板來說話;而漢室初建,也是百廢待興,自己都恨不得把一個銅錢掰成兩半兒花。現在親侄子來了,還是封在吳國那依山靠海的地方,又有個大銅礦,想來應該會帶來不少銅器和銅錢作為貢品吧。

"臣劉濞參見陛下!"劉濞揚塵舞蹈,規規矩矩按照參見皇帝的禮節給劉邦行足了大禮。

"不必多禮,平身吧。"劉邦眼裡充滿了期待。

劉濞說:"陛下日理萬機,諸事操勞。吳地別無所處,唯奉上新鑄銅錢五十萬,但能為陛下減憂一二,小侄縱萬死亦不憚其勞矣!"

劉邦不禁心花怒放,心想到底還是血緣可靠啊,忙不迭地客氣了幾句就把禮單接下來,又是敘話又是賜宴,還賞賜了劉濞很多從秦宮裡面蒐羅來的珍寶。雙方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唯一不和諧的音符來自皇帝喊來陪坐的九卿之一內史,內史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後來連皇帝看到了都不高興了,心想這劉濞再怎麼說也是我劉家人,還給我送了這麼多的銅錢充實國庫,我賞賜給侄子點兒東西,我還沒心疼,你一個替我管國庫的心疼什麼?

於是等吳王滿面笑容地離去,劉邦便把內史召來,語重心長地開導他說:"吳王是朕的親侄子,這次又給國庫貢獻了這麼多銅錢,內史也不要因為朕略有賞賜,就不高興嘛,天子畢竟要有天子的體面。"

內史默默地把手伸到袖子裡面,掏出兩片青色的、圓圓的金屬片,恭恭敬敬地遞給劉邦身邊的太監,由太監轉呈劉邦。"陛下明鑑",內史說:"可知此物為何?"劉邦很好奇,拿起來這兩片金屬左右看了半天,只感覺手上彷彿輕如無物,但是仔細看——劉邦戎馬一生,眼神還不錯——能看到"半兩"二字。猛然間,劉邦回想起內史看到自己大筆賞賜劉濞時那肉疼的表情,不由得大驚失色:"難道這就是吳國進貢來的銅錢?!"

劉邦的報復迅速而猛烈——中央政府也開始充分發揮銅的延展性,鑄造不足分量的銅錢,專門用來賞賜到長安打秋風的諸侯們。

這麼循環來循環去,漢朝中央政府和各地諸侯王治下的鐵匠及銅匠都幾乎參與了這場"比輕"大賽中,半兩錢到後來已經輕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可考的目前出土最輕的半兩錢,已經到了單片在普通天平上稱不出重量的地步,兩片合起來大約0.1克,但是仍然能看到"半兩"的字樣。

由此可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人們對銅的延展工藝已經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見利之所在,人心往之,確實從古至今都沒有變。

參考文獻:

《論漢代的財政危機及其對策》

《論商鞅變法和秦國尚武精神的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