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什麼曹操不敢稱帝,而是曹丕稱帝?

絕色913


曹操非是不敢稱帝,而是其內心懷有著執念,又或者說對漢朝還有著一點幻想,其實他早已經有了皇帝之實,《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曹操可說是當時天下最有資格稱帝的人,又何來不敢稱帝之說呢?

早年的曹操,自認是漢臣,也為漢室奮鬥過。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北部尉。東都洛陽,天子腳下,大人物如過江之鯽,難以沾惹。曹操不吃這套,他搞出一套五色棒,說你們誰敢目無法紀,棒棒伺候。時皇帝近宦蹇碩的叔父蹇圖以身試法,違禁夜行,過來上點眼藥,結果生生被曹操棒殺,上面震怒,遂明升暗降,曹操為他的初出茅廬付出了代價。

曹操對此雖有失望,卻並不氣餒,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朝廷再徵召曹操為議郎。時朝廷宦官之禍甚重,曹操屢次上疏皇帝,言辭懇切,不過漢靈帝不鳥他,也是沒法。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以騎都尉的身份隨皇甫嵩等人齊攻黃巾軍,大勝,遷為濟南相。曹操到任後,大力整飭,一時間“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三國志•魏書》載,“初,城陽景王劉章以有功於漢,故其國為立祠,青州諸郡轉相仿效,濟南尤盛,至六百餘祠。賈人或假二千石輿服導從作倡樂,奢侈日甚,民坐貧窮,歷世長吏無敢禁絕者。太祖到,皆毀壞祠屋,止絕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絕。”

曹操對漢室,是有真感情的,不過對漢帝來說,還是殺掉曹操比較好。曹操發家後,有荀彧來助,漸漸在許站穩了腳跟,於是從荀彧之議,將漢獻帝接了過來,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決戰官渡,時值內憂外患之際,漢獻帝以血書於衣裳,發衣帶詔欲幹掉曹操,《三國志•先主傳》“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

曹操在與漢朝遺族的鬥智鬥勇之中,逐漸發覺漢室的衰朽,卻是決意不登基稱帝,頗有些任性——當然,以他的本事,其實早已有了皇帝之實。

曹丕則不同,他不同於他的父親,對漢室沒有任何感覺,最多的感覺,大概是漢獻帝有些礙事,稱帝沒有絲毫的心理壓力。所以,曹氏稱帝,不存在敢與不敢,只是看他想不想。


古今事


其一、曹操之時,人心向漢,大漢才是人們心中的正統。

比如曹操的得力謀士荀彧,就因為曹操加封九錫而與曹操鬧掰,最後服毒而死。

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經過後世子孫三百多年的發展,儒家的忠君、忠國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諸如董卓之流,一旦有不臣之心都會受到各路軍閥的圍攻。

曹操自己也被稱之為竊國之賊,如果此時貿然稱帝,勢必會引起圍毆。

其二、兩者所處的環境確實發生了變化

曹丕繼位魏王之時,平定了西北的諸多叛亂,諸如張掖、酒泉等地方,北方的政權進一步加強和統一。其時,東吳也選擇了暫時的依附,九年後,孫權才開始稱帝。

加上他繼位魏王后,他開始管控朝政,諸如設立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員,一時之間可謂大權獨攬。朝臣中有誰敢說一個不字,所以政權的穩定有利於曹丕的稱帝。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百姓或群臣會慢慢適應掌權者身份的變化。當初曹操加九錫有人反對,後來人們就習慣了,不習慣的也不敢言語了。到曹丕之時,在這情理之中,承襲了魏王,再稱帝,別人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其三、曹操不想坐實罵名

正如曹操自己所說,如果不是他,這天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稱帝稱王。他被人罵為國賊、漢賊還是很介意的。

他是重名之人,當年許攸老是當著群臣或者士兵的面輕慢侮辱他,他就找準機會把許攸給宰了。

這是人之常情,用現代的話來說,誰還不要點兒面子。

所以曹操之時,時機還不是那麼成熟,不管是朝內的局勢,還是天下的大勢。另外看重名聲,也讓他顧忌頗多,不過他為其子曹丕鋪好了道路。曹丕稱帝,也算是了了他的心願了。

更多精彩歷史,盡在愚人之娛。期待您的關注哦!


愚人之娛


曹操並非不敢稱帝,事實上自赤壁之戰後,曹操一直在加緊稱帝的準備。

政治上曹操有以下作為:

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廢三公,自稱丞相。

公元212年,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公元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建都鄴城,設百官。

公元216年,曹操進爵魏王,行天子儀仗,次年立曹丕為魏國太子。



軍事上曹操有以下作為: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平定西涼。

公元213年,東線合肥徵孫權,未果。

公元215年,曹操徵張魯,得漢中。

公元217年,東線合肥再徵孫權,孫權稱臣。

公元219年,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曹操敗,將漢中人口內遷後,曹操撤軍,劉備得漢中。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終年66歲。



曹操並不是不敢稱帝,稱帝並非是你我想的那麼簡單,有一套非常繁鎖的程序,曹操可謂摸著石頭過河。稱帝首先要解決的是正統問題,也就是合法性問題,即從名義解決如何繼承帝位,想當年高祖劉邦也編了個斬白蛇起義,所以曹操首先解決合法性問題。

其次曹操從政治上解決稱帝問題,曹操的地位由丞相一步一步升至魏王,離皇帝只差一個名號,再多給曹操幾年,他必稱帝。

再次曹操從軍事上解決稱帝問題。要知道曹操所有的功勞都來自軍功,以軍事手段解決不臣服的勢力,但在219年與劉備的戰爭中,先是失了漢中,後又在關羽襄樊之戰前期節節敗退,軍事上暫時的失利讓曹操失去稱帝的機會,而襄樊之戰結束的次年,曹操就去世了。



最後還有個問題就是許昌小朝廷內部的人是否支持曹操稱帝,世家大族是否支持曹操稱帝?當然曹操也做了許多工作,如逼死了反對稱帝的荀彧和崔琰,但時間對曹操來說己經不夠了。

曹操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可惜身體不饒人,220年曹操去世,於是曹丕即位,為什麼曹丕敢稱帝?因為曹操把準備工作都做了,只欠是時間不夠,曹丕只需和世族門閥妥協換取支持,就能稱帝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其實,關於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稱帝的原因,我們從曹操晚年的一句話中,便能窺視一般。曹操在晚年時,面對手底下那些向他勸進的人,他說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稱帝”這事,對於曹操來說,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曹操之所以不願意“稱帝”,並非是自身實力不夠,也並不是時機還未成熟,而是因為他自己根本沒有完全跳出“漢臣”這個身份!所以,曹操奮戰數十年,統一北方,但最終都只是到了進封“魏王”的地步,離“皇”還差一頂“白帽子”。

曹操當初的人生志向,並非是要篡漢自立,而是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

“治世能臣,亂世梟雄”這句話,可謂是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最貼切的一句評價。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漢賊”曹操與志在中興漢室的劉備是勢不兩立的,但事實上,兩人早年起兵的初衷其實是一致的。

只要稍微瞭解下曹操早年的經歷,就知道曹操早年對漢室是很忠心的,也很有抱負。年輕的曹操在洛陽擔任北部尉時,不畏權貴、明令發紀,將違法的蹇圖(大宦官蹇碩叔父)用五色棒處死。在他的治理下,洛陽治安大為好轉,史書記載“京師斂跡,無敢犯者”。當然,曹操這麼做也得罪了不少當朝權貴。所以,他不久後便被調任頓丘令。

可見,早年的曹操可是頗有志向,想要成為一名忠於漢廷的治世能臣的。然而,漢末的亂世卻最終讓他成為了“亂世梟雄”。

時勢雖然把曹操塑造成“亂世梟雄”,但他卻並非“漢賊”。當初他散盡家財,在陳留招募兵勇起兵,也是一心想要挽救東漢王朝,安定天下,救民於難。而非是要推翻到漢室,取而代之。所以,曹操所說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句話應該說也是對自己早年人生指向的一種回應。

因為,曹操縱使已是東漢朝廷的實際控制者,已完全具備廢漢立國的實力,但那時皇位對於將近油盡燈枯的曹操而言,不過是虛無縹緲的事,他何必為了爭這個頭銜,而違背自己當初的志向,違背“漢臣”之人倫,在歷史上留下”謀朝篡位“的罵名呢?因此,曹操最終選擇讓自己兒子曹丕來完成稱帝的”臨門一腳“。

當然,曹操不稱帝,除了自己不願擺脫“漢臣”這個思想枷鎖外,也還是有別的顧慮的。

首先,是曹操當時稱帝還是有阻力的。因為,曹營裡頭,並非個個都是一條心的支持他稱帝。哪怕是曹營的核心層,也有反對聲音存在,典型人物的就是荀彧。荀彧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追隨他多年,但最終卻在這個問題上反對曹操。這也讓曹操意識到,自己稱帝還是有阻力的。而那時他已經老了,再也沒有這個野心和精力去為了”皇帝“這個虛銜而鬥爭。

其次,曹操心裡也明白,其實打心裡盼望曹操稱帝的,不光只有自己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將,還有兩個人——劉備和孫權!因為,那時三分天下的大局已定,佔據巴蜀的劉備和坐擁東南的孫權,他們也想當自己皇帝,都在等曹操帶頭稱帝。但是,曹操只要一天不稱帝,就一天都還在”挾天子令諸侯“,那麼劉備和孫權就不敢稱帝。



這些歷史要讀


說起曹操,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奸詐、狡猾,是顛覆漢室的奸雄,其實後人對於曹操,多數的印象都來自於《三國志》《三國演義》這類帶有很強偏向性的文學歷史著作。在筆者看來,“王侯將相寧,寧有種乎”,漢末時期桓靈二帝昏庸無道,朝廷賣官鬻爵,百姓民不聊生。試問在這樣的世道下,天下如何就不能姓曹?

真實的歷史上,曹操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文學家。魏國,在曹操統治時期,天下富庶,百姓安居樂業,寒門士子有了進身之階,這遠比漢室的皇帝要英明的多。

要說曹操為什麼一生都不稱帝,這裡有兩個原因。

一、曹操已經貴為魏王,朝廷群臣對他更是唯命是從,稱不稱帝也就沒有了多大的意義,無非是虛名而已。說是這麼說,能剋制當皇帝這樣慾望的人可不多見,袁術早早的就當了2年的皇帝,之後劉備和孫權也當了皇帝,唯獨曹操一生不稱帝。如果他在乎虛名的話,也就說不出“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儘管古代的當權者都是這麼想的,敢說出來的唯曹操一人。

二、曹操胸懷大志,天下不統一,何以稱帝?當時的西蜀在劉備手裡,江南在孫權手裡。曹操心裡非常想滅了孫劉,可是中原大地被幾十年的亂戰折騰的滿目瘡痍,北方還有草原上的異族對中原虎視眈眈。一首《龜雖壽》表達了曹操當時的心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紅辰夢劫


其實,曹操完全有實力篡漢自立的,可是曹操最終卻沒有稱帝,這是為何呢?

一是曹操長得不行。

曹操長得什麼樣呢?“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古代一尺23釐米,七尺就是160左右,這身高就比武大郎高那麼一點,比馬雲矮那麼一點。眼睛細細的,小小的,鬍子長長的。

這種長相,“望之不似人君”,看起來就沒個君主的樣,倒像個幹太監的材料,也巧了,曹操的爺爺就是個太監。


曹操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長得磕磣,對自己的容貌相當不自信。

有一次,匈奴使者過來訪問,曹操覺得自己長相不行,丟大漢的臉,於是就讓崔琰冒充自己,而他呢,拿著一把劍,穿上了武士的服侍,侍立左右。

送走了匈奴使者,曹操又派人追了上去,問匈奴使者,覺得魏王怎麼樣?匈奴使者說,魏王相貌堂堂,談吐不凡,但旁邊那個矮粗武士威風凜凜,很有英雄之氣。

曹操聽到之後,哈哈大笑。

二是反對者多。

曹操手底下人才眾多,很多既忠於曹操,又忠於漢朝,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荀彧。

荀彧有大才,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被司馬懿評價為“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司馬懿也是謀士,謀士與謀士之間,大多是“文人相輕”的,能獲得司馬懿如此高的評價,足見荀彧謀略之高。


當曹操統一北方,官至丞相,正春風得意之時,漢獻帝的詔書也不請自來了,擬加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當然,這都是曹操的意思。

沒想到,荀彧第一個出來反對,態度非常堅決,可以說是旗幟鮮明地反對:

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話外音就是:曹公啊曹公,當初說好的一起匡扶漢室的,現在你在幹嘛?你的初衷呢?

曹操一聽此言,羞愧難當,自此開始記恨荀彧,三番五次的折騰荀彧,後來又給荀彧寄了一個空盒子,荀彧一看盒子是空的,知道曹操動了殺心,於是自覺地服毒自殺了。


前面說了,荀彧不是一個人,他是潁川的士族,代表著一群人,他的態度代表著一群人的態度,雖然荀彧最後抗爭失敗了,但他以死明志,使得曹操真正意識到,民意還在漢朝,此時稱帝無異於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曹操一生不敢稱帝。


一半秋色


導語:

曹操不是不敢稱帝,稱帝對他而言,已經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因為他早就是權力巔峰的人物,就算是魏王,對北方政權的控制那也是實打實的。

曹丕為什麼必須要稱帝?因為他沒有曹操那種權威,不管是政界還是軍界,曹丕都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只有靠稱帝登基,才能有資格牢牢控制住江山社稷的權力。

01中年的曹操不稱王,那是因為有不稱帝的好處。

在曹操眼裡,他是那個堪比劉邦、劉秀的英明君主。早先他也打算為大漢王朝賣命,在戰爭的過程中,他越戰越勇,忽然發現周圍沒有一個諸侯是在位大漢王朝努力的,每個人的私心全都暴露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

反觀忠於大漢王朝的臣子們,要麼就是隻會亂噴的鍵盤俠,要麼就是胸無點墨的二愣子,完全沒有振興大漢王朝的可能。

再看大漢王朝的天子,那簡直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敗家子,根本撐不起大漢王朝的江山。這麼一來中年時期的曹操就開始琢磨自己取而代之的事情了。

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諡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三國志》

在曹操的計劃當中,緩稱王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步驟,他南下奪取荊州的時候,已經是志得意滿的巔峰時期了,可這個時候他還只是自稱丞相,絕不封王。

這是為什麼?因為世上還有反對曹操的力量存在,孫權和劉備包括劉璋張魯馬超之流如果聯合起來的話,那絕對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曹操不會傻到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他不稱王,始終都是大漢王朝的代言人,那他就有資格去討伐各地的諸侯。而各地的諸侯也不會團結起來對抗曹操,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都要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如果曹操稱王以後,那麼他就是大漢王朝的背叛者,一定會遭到全國諸侯們的討伐。到時候曹操可就處於比較被動的狀態了。

孫劉聯盟就把曹操打得夠嗆了,如果其他諸侯也一起聯合起來,那麼曹操可就是第二個董卓了。曹操何等聰明,他為什麼要讓天下人的矛頭都對準自己呢?

02晚年的曹操不稱帝,那是因為他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在曹操心裡,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一統江山。可是南下討伐荊州失敗以後,曹操知道自己的夢想很難再實現了。

在漢中之戰時,曹操又敗給了劉備,從此曹操完全喪失了征服天下的野心,因為他知道,他已經老了。

稱王只是一次試探,他想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會反對他稱王。結果為此殺了一大片漢臣,他倒不是害怕這些人的口誅筆伐,他是要為子孫掃清障礙。

二十一年春二月,公還鄴。三月壬寅,公親耕籍田。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與其侯王來朝。天子命王女為公主,食湯沐邑。秋七月,匈奴南單于呼廚泉將其名王來朝,待以客禮,遂留魏,使右賢王去卑監其國。八月,以大理鍾繇為相國。---《三國志》

只要忠於大漢江山的人還有,那麼曹操想要稱帝的夢想就不能實現。為什麼呢?因為曹操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曹操貿然稱帝,絕對會引起劉備和孫權的共同討伐。對劉備曹操沒有任何幻想,可是對孫權,曹操卻認為還是可以拉攏一下的,畢竟孫權也不會在意什麼漢朝不漢朝的事情,改朝換代也就是嘴巴動動的事情而已。

而且曹操本人是博學多才,深知忠君愛國之道,他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手下人的。手下人對他的家族忠心,他對漢獻帝家族忠心,至少名義上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曹操叛漢自立的話,那他的那些手下是不是也會找理由背叛曹操呢?這有違他這麼多年來的思想。

曹操始終都是漢臣,可是他的手下們都是曹操一手栽培出來的,他們不是漢臣,而是曹魏之臣。曹操之所以唯才是舉,其實就是想要從基層提拔一些新人上來,取代漢朝老臣們的地位,這些人也就可以真正為老曹家辦事了。

臣子不能背叛君主,這個頭曹操不願意開,因為他是漢臣,他們老曹家世代都是漢臣。而曹丕就不同了,曹丕跟很多曹魏大臣一樣,是曹操培養出來的,屬於曹魏之臣。



03曹丕稱帝,自然是為了穩住局面。

曹操撒手人寰了,留下了一個魏王的位置和丞相的職位給曹丕。曹丕接過大位以後,第一件事,那就是要想辦法籠絡人心。

畢竟他沒有曹操那種氣魄和能力,只是靠魏王和丞相的位置,還不足以讓天下人都臣服於他。因為漢獻帝完全可以再加封幾個王,再加幾個丞相來分權。

而且那些不服曹丕的人,鐵定會冒出來支持漢獻帝。比如說曹丕的那幾個兄弟,漢獻帝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於譙。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太祖崩,嗣位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三國志》

所以曹丕只有篡漢登基,成為帝國的主人,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曹丕上臺以後,不僅廢除了唯才是舉的方針,而且還啟用了九品中正制,那就是在向貴族集團妥協。

這幫人是漢朝的老臣,他們鐵定會反對曹丕稱帝。所以曹丕要想改朝換代,就必須要給他們一定的好處。

曹丕不是曹操,光靠殺戮的話,曹丕一定會遭到無數人的反對。他既要應付家族內部的叛亂,也要處理那些忠於漢朝的老臣,所以曹丕還是很艱難的。

採用了九品中正制以後,那些漢朝的老臣們立刻就閉嘴了,因為他們得到了好處,他們的子孫後代都可以在曹魏王朝做官,那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曹丕用這一招穩住了自己的局面,終於度過了人生最難的一道關卡。曹丕稱帝是三足鼎立的一個標誌性的開始。過去大家都是漢朝的臣子,可從這個時候開始,漢朝不再存在了。

總結:曹丕稱帝的意義是什麼?

正統思想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到推崇的,漢朝長達四百年的統治,老劉家是正統的思想,早就深入人心了。

就算是霍光這樣的權臣,他也沒敢自立為帝。王莽自立為帝結果就被推翻了,所以曹丕在這個時候自立為帝,徹底推翻大漢王朝,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不破就不會立,正統思想一直都在,只不過現在曹丕要將老曹家變成這種正統。這件事非常困難,因為他需要邁過很多檻才行。

首先要處理好自己跟漢朝老臣們的關係,這一點靠收買就可以做到。其次就是要做好對付孫權和劉備的準備,畢竟他們倆不會承認曹丕是正統。

扭轉這種思想,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是曹丕願意花費精力去做這件事,畢竟曹丕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改變,將老曹家變成第二個大漢王朝。

三足鼎立也是在曹丕稱帝以後,才初具規模的。曹丕稱帝建立了曹魏王朝,劉備立刻發表聲明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王朝。而孫權不久之後晉封為吳王,隨後又建立而來孫吳王朝,真正的三國,從曹丕稱帝時期開始。

《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很幸運看到您提出的問題,這幾天正在寫三國,我來給您解答一下,如您喜歡小編的文字,請加關注哦!

曹操問什麼不敢稱帝?

一、沒有武裝統一全國的實力

當時的三國都沒有人稱帝,而曹操雖然實力最強,但是也禁不住劉備和孫權二人聯手,即便曹操已經取得了對漢王室的絕對控制權,但僅僅是在侷限在中國北方,曹操如果貿然稱皇上,就給了孫權和劉備一個聯合北伐的好機會,這樣的話他苦心經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泡湯了,任其兵多將廣,如果以叛臣賊子的身份和天下英雄對戰,那麼勝算的幾率就太小了。

二、不喜歡虛名更注重的是實權

曹操為人比較實際,喜歡乾貨,能夠從亂世之中一個宦官之後走來,靠的不是壯志雄心,而是真真正正的過人手段和強人政治手腕。當時如果當皇帝無非就是個名號,因為實力還不允許,而到他兒子曹丕的時候,魏國經濟繁榮,兵精將廣,老百姓已經休養生息多年,而那時劉備還在征討南方各蠻族,孟德何等英雄人物,肯定早就料到了,所以等到那時曹魏實力大增,再稱帝也不晚。曹操是在用時間來換空間,所以很智慧。

三、害怕揹負罵名

曹操是靠匡扶漢室起的家,倫理綱常,忠孝禮儀俱全,偉大的人是絕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的,而曹丕則不同,已經過了一代人所以完全可以稱帝,曹孟德深知,如果他廢了漢獻帝,自己做皇帝,會惹來追隨的名士、猛將唾棄,以及受到全天下人的指罵,所以寧可做一個像皇帝一樣的魏王,也絕對不能當天子,這樣的話就被落了口實,曹操還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的傳統人士,他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揹負那亂臣賊子的罵名。

曹丕為什麼敢稱帝?

一、曹丕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雖然他母親卞後不喜歡他,但是他母親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看出曹丕在治國方面的優勢,所以支持了他

二、到曹丕的時候,魏國已經早就是曹家的了,只不過換個名字而已

漢天子劉協早就名存實亡了

三、具備了稱帝的實力,吳蜀二國正在鬧矛盾

當時劉備孫權還在戰爭,在沒有聯盟的情況下,吳蜀兩國沒有任何一國具備單挑魏國的實力,所以即便他們有理由北伐,但是也不具備挑戰曹魏的軍事實力

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句話足以證明,曹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曹丕鋪路,但是曹操內心真實的想法,我想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歷經千年,但讓後輩評論吧!


鴻涵先生


曹操沒什麼不敢稱帝,只是不願去擔那篡位的虛名而已,其實他早已是實際上的皇帝。


曹操曾對勸他稱帝的官員說,我以魏王之尊高地位,又兼任丞相,已經是富貴之極,還有什麼可貪圖的呢?你們要我稱帝,是把我架到火上去烤,要我去承擔篡位譖越的罵名。但有的人要卸甲歸田,丟掉兵權不再幹預朝政,去做一閒野富翁。那卻是萬萬不可,拋開不知多少人想謀殺我,要我的腦袋。你們都看到了,如果沒有我在,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稱王稱帝了。

這些話反映了曹操仍然受儒家尊君思想的影響,他還是想做漢朝的臣子,維護漢朝的統治,不願去承擔篡逆的罪名。

曹丕不同,他從小就在父親的庇護下長大,只知有曹魏,心裡根本沒有漢朝臣子的概念。所以,當他即位魏王后,在手下的攛掇下,迫不及待的稱帝,建立了魏朝。


無奈且向上


曹操不是不敢稱帝,而是不想稱帝,也沒必要稱帝。

有人說,曹操因為忌憚那些“心想漢室”的朝臣,也忌憚孫劉兩家的的勢力才不敢貿然稱帝,而他的“謀逆篡位”之心從來都沒死過。

如果這個理由成立的話,那麼他的兒子曹丕,難道真的比他老子還牛,不懼怕“心想漢室”的朝臣,不怕孫劉兩家的勢力?事實是,曹丕篡漢後,劉備就在益州自立為“蜀漢皇帝”了。而曹丕逼漢獻帝禪讓,也絕不是滿朝文武都是“眾望所歸”。

曹操自“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路平定包括袁術,袁紹,馬騰,張魯等等諸侯,最後被“加九錫”,封魏王。並自己搞了一套魏國的文武百官體系,實際上,那個時候,所謂的大漢天下已經就是魏國的天下了。他真的沒必要再把那個漢室天下當回事了。

他已經完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使命,進入了“代天子以令諸侯”。那個“天子”的名聲對曹操來講,要了沒用處而且還要背一個“謀逆篡位”的歷史名聲,得不償失。

所以當那些想借著曹操上位來達到自己因“勸進”有功而飛黃騰達的手下們,紛紛勸進,包括東吳的孫權不懷好意的勸進的時候,曹操很理智: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考啊!

但是,曹操還是希望這個天下最終是他們曹家的。所以儘管他沒有稱帝的打算,但是他也為今後的“曹氏天下”做了一些事情。比如銅雀臺上的表演,以及對荀彧的處理,都向整個朝野表達了“想進就可以進”的強勢,這個強勢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他兒子。

反觀曹丕,儘管他也是不錯的,有能力的,但是他肯定是無論在政治智慧,還是影響力,以及所做的功績方面,他遠遠趕不上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可以視所謂的漢室為無物,而曹丕不行。

曹丕需要一個地位,一個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群臣的地位,魏王的地位不夠,他必須要做到真正的帝王才能彌補他和他父親的差距。

這一點,曹操看到了,曹丕看到了,司馬懿也看到了。

所以,曹操可以不稱帝而令群臣諸侯,曹丕就必須以天子之位才能令群臣和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