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農合費用又上漲了,農民該不該繳納?

近年隨著社會飛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農村,農業稅的取消,村村通的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等等,農民的生活有了顯著的提高。國家的醫療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然而有一件事卻始終是農民的心病,大家對此也是惆悵滿面,那就是看病問題。

2020年新農合費用又上漲了,農民該不該繳納?

2020年新農合農民每人繳納250元,國家會補助多少?

2020年新農合,農民繳納上漲到每人250元檔次時,國家的財政補助上漲到了每人520元,相比上一年同樣增加。

新農合的費用從最初推廣的10元已經漸漸漲到了250元,如果全家都交的話,一次就要上千元,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尤其對於一些沒有經濟收入的農村老人來說,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除此之外,還規定要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2020年新農合費用又上漲了,農民該不該繳納?

由此看來,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農民群眾,所以即便是新農合漲價也要繳,因為如果斷繳的話,會有以下損失:

住院不能報銷:新農合可以用於住院報銷,比如骨折等需要住院做手術,還有女性生孩子也可以報銷一部分費用。如果斷繳,這筆錢就要就要全部自己承擔,一次生病住院的錢,可能也不止一年的新農合費用了。

大病保險沒有了:如果不繳費大病保險就沒有了,如果來年一整年不生病還好,可萬一呢?畢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未來就不會生病。沒有了門診統籌,如果以後生病了,無法用醫療本買藥了。

如果已經斷繳了該怎麼辦?

新農合是交一年管一年,不繳費就意味著當年斷繳,也就是脫保了。如果下一年想續保也是可以的。不過有些地方,續保必須補繳原來斷交的費用。

2020年新農合費用又上漲了,農民該不該繳納?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新農合有下面3點侷限性:

1、異地難報銷

新農合異地報銷需要經過繁雜的手續,所以,如果繳納了新農合之後,不在本地工作,而是長居外地,那麼一旦生病發燒了,想要通過新農合來進行醫療的報銷,其實是十分困難的。

2、報銷有限制

新農合雖然可以進行醫療費用的報銷,但報銷是有限制的,比如低於500元的醫療費用,是不能進行報銷的,這就導致一些小病或者買藥,還是要自掏腰包。

3、報銷比例低

雖然根據最新規定,新農合的報銷比例有所上升,但總體而言可以報銷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一些進口藥物更是無法報銷。嚴格的算下來能夠進行報銷的部分,甚至可能一半不到。

不過新農合的門檻低,穩定性高而且價格便宜,作為基礎保障,給父母配置還是有必要的。但新農合不具備抵禦全部風險的能力,還是建議配置一份高保額,保障更全面的商業保險。

2020年新農合費用又上漲了,農民該不該繳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