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引言:

常山祈雨,这个典制不知始于何朝何代?密州(山东诸城)官吏每逢旱涝,都要到常山祈雨。苏轼前任吴奎与翟汝文都是这么做的。

苏轼来到密州时,又是旱蝗。他虽是读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又以纯儒自况,但在祈雨问题上,他没有按自己的信仰去做,而是循例前任,继续到常山祭神。可是,老天有意与苏轼作对,就是不下雨。苏轼来了犟脾气,他先后六次登常山祈雨,写下了《密州祭常山神文》(五篇)《祭常山神文》等文章,而且还重修常山神祠。苏轼就这样,为祈雨解旱情,奔波往返于常山。也许是苏轼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帝?还是苏轼干了什么其它事?反正,天开始降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呢? :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常山

一、意外。

熙宁八年(1075年)春夏,是一个火辣辣的日子。苏轼率吏民去常山祈雨,

这是第二次了。

常山神祠庙在常山北麓。苏轼与吏民们很虔诚地跪在常山神面前,祷告祈雨。苏轼渴盼着常山神恩准赐雨降临,他与吏民们一起,在常山神面前跪了几个时辰,腿也麻了,身也累了。站起来仰头看天还是一丝乌云没有,只有那炙热的太阳当空照。再看看周围的花草树木,在那里纹丝不动。

苏轼叹了口气。其实,苏轼早已得知:“在常山祷雨,没有不感应降雨的。百姓因为它可以信赖,有始终不变的德性,所以把它称为常山。”果然,天降下雨来了。不过,雨下时间不长就停了。

苏轼无奈地离开了“常山祠”,沿着窄险的山涧小路下山。他被杂草根磕绊了一下。当他抬头望,发现前面有几间草屋,一看就是有人在那里住。苏轼心想:怎么以前没发现这里还有人居住呢?

苏轼去了这个村。苏轼主动与村民们交流攀谈,很快熟了。原来这个村叫花石沟(现在姑子庵村)。为什么叫化石沟?

从前,这里有位石匠叫石生,与山珠妹子一起开山门,引出“泉神”即泉水,解除旱情,拯救百姓,后来成为恩爱夫妻。“花石沟”就是根据这两人感人故事而得名。

苏轼被这民间故事感动了。故事中提到的那“泉神”,引起了苏轼极大兴致与关注。苏轼急切问乡亲那“泉神”还在吗?乡亲们异口同声:“还在!”。苏轼立刻请老百姓引领着,来到了“泉神”之地。

苏轼一双眼紧顾盯着这“泉神”,其实就是座没整理好的一口井。没人指点,还真看不出这是一口井。井口周围只有几块乱石,还被杂草覆盖着,根本就不知道这里隐藏着一汪泉水。苏轼扒拉开杂乱的草堆,只见那泉水“汪洋折旋如车轮”。苏轼问百姓这股泉水的情况,百姓说这股泉水“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苏轼抬头用眼又巡视了四周,原来“泉神”之地,就在常山神祠庙门“西南十五步”。苏轼捋着胡子笑了,心想:常山神仰仗“泉神”出云为雨,以拯救民于水火,然而,有大功的“泉神”却名号不立!

苏轼为“泉神”抱打不平了!心想:如果苏轼我不来这“泉神”之地,此刻还能降雨吗?常山祈雨显灵,是“泉神”的功劳啊!说完哈哈大笑。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又直又正又讲义气又幽默,为民执政的官人、文人。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雩泉

二、 建亭。

苏轼发现了“泉神”之后,决定为“泉神”立名号,竖形象,重新打扮,琢石为井,并在其上建“别墅”即亭。为整修这口井并建亭,苏轼先后召集州县两级官吏会议,请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参加会议的有诸城县知事李谔,县尉李师彦,县主簿陈当,县丞初公佐;密州官吏有通判赵成伯、密州观察推官周世长,安化军节度推官张朝宗。会议决议“涿琢石井,作亭其上”。

密州常山脚下老百姓,听说州衙决定要整修花石沟那汪泉水井,不用召开动员大会,大家都很高兴,主动而自觉地纷纷参与其中。为“打扮”好“泉神”,民工们群策群力,石匠、瓦匠、小工先后登场,就连小朋友老大爷大妈也帮着搬运石料和沙泥,场面热闹非凡。

在密州上下同心协力忙活下,“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的“泉神”即井,就这样“打扮”好了。然后,根据州衙设计的“泉神”的“别墅”即亭的图纸,开始建造了。

又是一阵折腾,“泉神”的“别墅”亭亭玉立站在那里了。亭是建起来了,但是,叫什么名合适呢?称之“泉神亭”不妥。苏轼掂量着,窃窃自语:“古人吁嗟而求雨曰‘雩’。”对!何不用“雩”字呢?用“雩泉”两字再恰当不过了,常山祈雨而得到“泉神”,这都是祈雨显灵,而“雩”之所得的“泉”啊!

苏轼再次召集州县两级官吏会议,把自己的想法对诸位讲了一遍。大家听后纷纷赞同,同时提出,“雩泉”两字必须由官大人苏轼亲自题写。苏轼欣然同意,亲自书写了“雩泉”,“泉神”自此名正言顺,有了自己的名号,“雩泉亭”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从此,“雩泉亭” 成了苏轼为密州百姓解决吃水问题,缓解旱情的见证物。同时也是苏轼留给密州百姓难忘的情感。“雩泉亭”象征着苏轼与密州百姓的深情厚谊,记载着苏轼在密州为民生的令人赞叹的政绩。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雩泉亭

三、 难舍。

时间如梭,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熙宁九年(1076年)春天又来到了。

回首这一年的抗旱灭蝗救灾,苏轼感慨万千。四月,苏轼提笔写下了《雩泉亭记》,把发现“泉神”,建雩泉亭和自己为什么要建雩泉亭的想法一一记载了下来。

使苏轼万万没想到的是,写完《雩泉亭记》一年整,也就是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接诰命赴任徐州任知州,欲离开密州了。

苏轼依依不舍。临走之前,苏轼又去了一趟雩泉亭,在苏轼心目中,雩泉亭就是密州百姓,自己是来向知心朋友密州百姓告别来了。他含泪写下了一首诗歌《留别雩泉》:

“举酒属雩泉,白发日月新,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

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苏轼眷恋雩泉,眷恋密州和密州百姓的情怀。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坦城的、浓厚的。深情的。

苏轼用拟人写作手法与技巧,把雩泉当成密州百姓。苏轼来看望密州百姓,在雩泉亭这里互诉着离别之情。

苏轼深情地看着这清沏甘甜而长流不息的雩泉水,感觉到自己与密州百姓的感情已经紧密地凝固在一起了。

苏轼举杯含泪,面向雩泉亭言别,向密州和密州百姓诉说着离别的衷情。这清沏澄明,有如一面镜子的雩泉,听到了苏轼真挚的情感倾诉,突兀,雩泉亭井里的泉水鲜活地灵动了,它们看着映照在泉上欲离去人的面颊,似乎在以情挽留这位造福密州百姓的太守苏轼。

此情此景,使苏轼感动不已,这一离去,不知自己还能再有机会回来吗?还能与老朋友再相会吗?“白发日夜新”,道出了苏轼的惆怅,人已逐渐老去,怕是此去会成永诀。真情惘然泪难掩啊!

“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这都是咱们两年来频繁交往,肝胆相照,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啊!其情同手足,连鱼和鸟都很自然地相亲相知了!然而,皇命难违,终有一别。苏轼俯身轻抚着泉水,起身依依惜别。

从《留别雩泉》这首诗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这是苏轼借以泉水,比喻自己与密州百姓深厚的鱼水亲情。每一句每一字所表达的情感,都在强烈地牵动和感动着读者心灵而忍不住地流泪……。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苏轼的性格。文学家那浓厚而真诚的与民相融的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在人生之路上前行!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苏轼

四、重逢。

苏轼重返密州,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十年后,北宋元丰八年(1085)六月,朝廷诏令苏轼知登州。赴任途中于十月路经密州,受到时任密州太守霍翔的热情接待。密州百姓听说苏轼又来到了密州,纷纷前来看望,那些曾被苏轼收养的弃儿及其养父母,都相继赶往州衙拜谢救命恩人,场面十分感人。苏轼为此写下了《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原注:翔自言在熙河作屯田有功。)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坚顽。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扶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苏轼与密州百姓的深情厚谊。“十年不赴竹马约”这是苏轼万万没想到的,此时此刻,苏轼忆起了当年与密州百姓的情缘,“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这字句里包含着多少深切的情感啊!遥想“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的场面是何等地感人!这首诗传递了苏轼久别重逢密州百姓的喜悦之情,感慨之意!

苏轼在密州逗留时间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抽空去了一趟雩泉亭。他看到自己写的《雩泉亭记》碑刻还竖在亭内井旁,那股激昂念旧情绪又涌上心怀,又挥毫写下了《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这首诗使我们嗅到了苏轼对密州百姓的人情味。“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密州百姓这些举动,使苏轼再次感受到了密州百姓的淳朴厚敦的真实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这十年来的情绪与愿望。

这十年,苏轼经历了冤狱的锻炼,长期遭贬,旧日朋友多成路人,人情冷暖,使先生伤透了心,桃花源中人那种“怡然自得”的快乐,令他向往。他在向泉水剖白心迹,嚣然尘世,是暂时的,不得已的,终将归隐山中去,与泉水一道,随意赋形,自由自在,“江湖久放浪,朝市谁与亲?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这四句诗就是最好的明证。

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与民情感浓重相融的州官,同时,又是一位看得开,爱憎分明,能伸能屈,但又洒脱而婉约的令人敬佩的大文豪。

经过这十年的折腾,苏轼重返密州的一系列举动,还是想似陶渊明那样,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怡然自得”。

雩泉亭的存在,是研究苏轼思想与文学成就,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文化实物资料。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仙人神椅”

五、后记

有史料记载,雩泉亭曾被维修过八次之多。现在的雩泉亭,是诸城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秋重建的。

诸城市人民政府重建雩泉亭,并竖了一块为什么要重建雩泉亭石碑说明,碑文中写道:“为缅怀苏公爱民之德,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发掘科学证论,淘泉固井,择石建亭,复原苏公手书雩泉亭记碑,以应乎民心,顺乎民意。”

雩泉亭在历史的风雨中曾被毁坏过。据诸城著名诗人孟昭泓日记得知:在护国战争期间,他回乡避难,曾去常山游历,瞻仰过雩泉亭。当时,他所见的雩泉亭是“明万历甲午杨天民重建”,也就是说在这以前雩泉亭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是到了明代万历甲午年,时任知县的杨天民重新建的。

据清乾隆《诸城县志》载:“雩泉亭岿然在北麓,创于轼。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杨元民始以石为之。每旱祷雨于斯者,仍歌吁嗟度也。”看来孟昭泓日记是真实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杨天民,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除朝城知县。调繁诸城,诸城知县,有异政,擢礼科给事中。

又据孟昭泓日记,雩泉亭,四面有篆额,南曰“雩泉”,西曰“作霖”,北曰“龙窟”,东曰“衍沃”。这些名目全是苏轼原作,也抑或重建者所创?在这里就不一一考证了。

诗人孟昭泓亲眼目睹了雩泉亭,清泉依旧在潺潺地流淌,他感慨情激,即刻赋诗:“祷雨达苏子,雩泉清至今……。”遗憾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一无知名石匠拆毁,将石柱凿断,打成石夯出卖了,现在也不知去向了。

今天,诸城市人民政府又把雩泉亭复原了,并装饰一新,打扮起来了!雩泉亭沐浴着的阳光,坐落在翠绿的常山北麓,似在向世人昭示:苏轼爱民事迹永存,雩泉亭不倒!

苏轼常山祈雨,留下文化遗产,后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雩泉亭

结语:

雩泉亭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这个故事记载了苏轼政绩和文学成就及与密州百姓的鱼水之情。

雩泉亭,是苏轼为密州百姓所建的,使密州百姓端赖一泓泉水。有了它,密州百姓的吃水问题解决了,旱情缓解了。

雩泉亭,是苏轼勤政为民的历史丰碑,记载了苏轼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功德。有了它,密州百姓情感有了依托,官民是一家不再是一句空话。

雩泉亭,是苏轼与密州百姓情感的象征,它浑身上下留有苏轼墨迹,《留别雩泉》、《雩泉亭记》、《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这是情缘的结晶,留给密州百姓的精神财富。

雩泉亭,是苏轼豪放词风的起源地。从这里出发,在常山脚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把家国情怀,高尚情操留给了密州百姓。

雩泉亭,是苏轼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实体。它是人们瞻仰、凭吊、浏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文化胜地。

我们重建雩泉亭,使其在当今盛世中重生,是为了弘扬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我们讲述雩泉亭的故事,就是为了更好地牢记历史,并发扬光大。

《苏东坡的密州岁月》栾凤功 李敦景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