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區別?

方寸心


中國的教育與西方的教育,都是偉大的,都是經過無數代人的心血錘鍊出來的。但是不得不說,中西方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異,教育的動機、目的、方式,乃至課程體系和評價方式都有所不同。

一、教育的動機

中國傳統教育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一致的——成就自己的夢想。什麼是成就自己的夢想呢?家長自己想成為一名舞蹈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能夠實現。於是,從小就讓孩子穿上舞鞋,去完成家長沒有完成的夢想。

西方的教育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目標,是讓孩子形成自己的夢想,並且自己想辦法去完成它。比如在孩子小時候,讓孩子多方嘗試去做不同的事情,問孩子未來想做點什麼,然後側面輔助孩子,讓他自己生長出達成目標的能力。

二、教育的目標

中國傳統教育中,教育的目標是達成普遍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如果非要用四個字來形容的話,我想就是“出人頭地”吧。至於出人頭地背後的潛藏的家長的想法呢,有的家長是真心從孩子角度出發,希望孩子的日子過得好,最起碼不吃苦;也有的家長呢,攀比心理比較重,希望自己的孩子讓自己臉上有光。

西方的教育中,家長對於固定目標的達成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視,也就是說不一定要滿足普遍社會意義上的成功標準,他們對於未來的看法更動態一些。很多家長比較看重孩子能力的成長和心理的健康。

三、教育的方式

中國傳統教育中,比較喜歡教孩子聽話,聽話二字代表的其實是順服和跟隨。“我說的就是對的,你聽著就好了”,“我說的,你就要照著辦”大約就是這個樣子。

西方的教育中,更加看重孩子的思辨,也就是孩子的獨立思想,這獨立思想代表的挑戰和質疑。“我說的也不一定對”,“你認為什麼是對的呢?”大約是這個樣子。

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有明確的目的導向,更加看重結果,認為方式是為了目標服務的。

西方的教育中,更加看重過程,認為結果是在過程基礎上自然形成的。

四、課程體系不同

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很早就把知識的門類劃分出來,聽說過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吧?按照這個標準來說,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似乎都很難如此全面。

西方的教育中,也有知識門類的劃分,但是近代卻越來越強調不同知識門類之間的關聯性,我們看到西方產出了很多跨學科的大學問家,比如亞里士多德、萊布尼茨等等。

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國傳統教育中,更注重文化知識的掌握,更加實用。拿數學來說,我們認為數學首先服務於計算;西方教育中,更加註重多學科的綜合學習,更加文藝。拿數學來說,他們認為認識到數學之美比計算要重要。

五、評價方式不同

中國的傳統教育中,考試有決定性的意義,考試的標準嚴格而規範。從曾經的科舉考試,到現在的高考制度,無不如此。

西方的教育中,考試有參考意義,但沒有決定性意義。不管是什麼性質的錄取,其靈活程度要超過中國。

中國的傳統教育中,標準答案像是皇冠上的明珠,似乎掌握了標準答案就擁有了最終話語權;西方的教育中,有標準答案的測試,比例比較低,很多開放性的問題更加引發學生的思考。

中西方教育不能用簡單的“好”或者“壞”來評判,但是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來說,找到最適合他的方式,是父母應該努力的方向,不是嗎?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也許是我們每個家長的課題。

我是繆登峰,十年考察千所大學,家有萌娃深通育兒。

你來關注我,幫你帶好家中神獸,助你規劃錦繡前程。


繆老師妙筆生花


一是教材編排。中國孩子所學數學內容比國外要超前好多,三四年級的課程國外初中才學;國內初中的內容國外到高中了,當然不是指全部。國外語言的教學注重大量讀,拓展,蒐集資料,進行研討性學習,學會對資料的整合,語言教學和其他科目緊密結合。國內注重標準答案,答題模式,偏難怪的問題來解讀。所以有作者本人都答不出的閱讀理解題標答出現。

二,國外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團結協作共享,更注重運用知識的能力;中國教育更注重考試,學生大量接受知識的能力。

三,國外大學入學容易畢業難,國內入學較難畢業易。



A果薇垚鈺


舉一個例子,在中國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如果摔倒了,那麼媽媽通常都會跑到寶寶身邊把他抱起來,還會心疼的問“是不是摔疼了?”,而國外,普遍寶寶學習走路如果摔倒了,媽媽不會立刻跑到寶貝身邊,而是站在一邊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

後來這兩個孩子長大後都參加了學校的運動會,巧的是也都是短跑200米,當冠軍已經產生後,而他們距離終點還有一些距離,冠亞季軍與他們無緣,這個時候中國的孩子選擇了放棄,直接離開了跑道,回家後甚至還和媽媽發脾氣!反觀國外的孩子倒是一直堅持到最後反超第二名跑到了終點成了亞軍。

當我們問中國孩子為什麼不跑了的時候,他說“還有那麼遠,反正我也拿不到第一了,而且這麼累還不如不跑。”,而國外孩子“參加了我就要堅持把賽比完,不留遺憾就好。”

因為中國的媽媽們過於疼愛孩子,以至於現在的中國孩子大部分都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和失敗。國外得媽媽們通常用會鼓勵孩子爬起來,她們認為,這個時機正好是培養孩子不嬌縱和獨立能力的一個大好機會。


知世-2


中西方教育的宗旨不同,決定了教育的結果不同。

一個是啟發性教育,希望學習成為英才天才,讓學生學會思辨,在學完既有的知識後,能夠更進一步發展,推動社會前進。

一個是師徒式教育,希望學子成為全能式的勞動者,當了一輩子的錄音機和複印機,沒有成為CPU,不會自我發展。先進的人文理念和高科技只能外來。


教育反思者


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是靠教師上課前認真備考,找到突破重點和難點的方法,上課的時候按照知識的順序一條一條的給學生講清楚,知識、方法和重點都是老師自己總結好了告訴學生,學生就不用動腦了,剩下的任務就是記憶了。國外則不同,老師上課的時候注重的是方法和怎樣才能得到要學的這個結論,注重培養思考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能不是每次都把要學習的知識都掌握了,但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和怎樣去思考解決問題。不像我們這樣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去代替學生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總是把什麼知識都總結好了讓學生去記憶就算完了,哪個老師的教案總結的全面,哪個老師就是好老師,這樣教出來的學生自己是沒有能力解決什麼問題的。


李儒ljx


主要是側重點不同,導致整個教育體制完全不同。中國教育注重學習成績,中考高考都是看成績,而大學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

而外國注重的是人的綜合素質,他們注重學生體育、音樂、美術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考學時成績不是唯一標準。

相比於我們的應試教育,外國素質教育要好的多,學生的體質和綜合素質也比較強。

我們是寒窗苦讀十二年,上大學後完全鬆懈,外國是上大學後才真正開始緊張起來,和我們完全相反。



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中國趨同,把不一樣的教成一樣。西方去同,把一樣的教成不一樣。根本原因在於體制不同。因此,不要什麼都硬要與世界接軌,總拿西方那套Times 之類的高校評價排名標準來衡量中國的大學,既沒可比性,也沒必要。


ShenShi79887617


用什麼去談教育,談何教育,名存實亡。


五月春雷


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都是教育,沒有區別。區別在任職教育的人,都是良莠不齊,西方也一樣。


鋒點1


對不起,我不知道西方的教育,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