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持續兩個症狀出現,百分之九十是這種腫瘤!

  小張今年31歲,正是年輕力壯,在公司大展宏圖的時候,不料因一次胸口疼痛到醫院檢查,無意中發現脊柱上長了一個腫瘤。

小張:“醫生,我的脊柱裡面檢查出來一個腫瘤,是不是癌症啊?”

醫生:“你這個腫瘤叫神經源性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不過看你的報告,應該99%是良性的。”


如果持續兩個症狀出現,百分之九十是這種腫瘤!


 神經源性腫瘤是什麼?

  談“瘤”色變,很多人聽到“腫瘤”這兩個字就害怕了,認為腫瘤就是癌症,其實不然,很多腫瘤都分良性和惡性,比如上述小張患的神經源性腫瘤,其實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縱隔腫瘤。

  神經源性腫瘤絕大多數發生的部位在後縱隔脊柱旁溝處,也有少數腫瘤可發生在椎間孔內,這種類型的腫瘤呈啞鈴狀生長。

  神經源性腫瘤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包括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和節細胞神經瘤。也不排除有少數惡性的腫瘤,比如惡性神經鞘瘤、節神經母細胞瘤和交感神經母細胞瘤。

  這類腫瘤好發於像小張這樣30-50歲的成年人,兒童則多見於節細胞神經瘤和節神經母細胞瘤。


如果持續兩個症狀出現,百分之九十是這種腫瘤!


  神經源性腫瘤有哪些症狀?

 小張:“醫生,我脊柱上長了一個2釐米的東西,為什麼我沒有感覺呢?”

醫生:“大多數患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少數患者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約有3%~6%的患者會有脊髓壓迫,出現相關症狀,你是比較幸運的,在早期檢查出來了,沒有壓迫到神經,所以相對來說沒有什麼症狀,如果壓到神經了,你路都走不了了。”

 醫生:“很多患者等出現症狀之後到醫院就診,檢查出來腫瘤往往已經長的很大了,之前我們做過一個7-8釐米大的神經源性腫瘤,他就有明顯的脊髓壓迫症狀。”

  小張是比較幸運的,在早期發現了腫瘤,可以及時進行治療,那麼兒童的症狀和成年人是否一樣,能否早期被發現呢?

  兒童和成年人一樣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如果神經源性腫瘤患者為新生兒且腫瘤為惡性時,患兒症狀以Horner綜合徵(出現上瞼、下瞼下塔、眼球內陷、瞳孔縮小等症狀)最為多見,患兒也可出現發熱、乏力等體徵,極少數的患兒會出現截癱。

  由此看來,神經源性腫瘤在人體中隱藏的確實很好,較難被發現,那麼醫生是如何診斷這種疾病的呢?


如果持續兩個症狀出現,百分之九十是這種腫瘤!


  胸片和CT是最重要的輔助診斷方法,其中胸片可以看見腫塊,直徑大小、邊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勻等,增強CT或MRI檢查能夠提高腫瘤診斷的正確性,有助於醫生確定腫瘤性質和預估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同時超聲檢查有助於實體和囊性病變的鑑別,此外,尿液分析能夠幫助測定尿中兒茶酚胺的降解中間產物數值增高有助於診斷成神經細胞瘤和(或)神經節細胞瘤。

  神經源性腫瘤嚴重麼?能治癒麼?

  小張:“醫生,神經源性腫瘤嚴重麼?如果是良性的是不是可以治癒?我還年輕,不想增加家裡的負擔。”

  醫生:“如果確診是良性的,那麼手術切除即可,一般住院2-4周,就可以恢復工作了。”

  醫生告訴小張,目前來說手術是神經源性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神經源性腫瘤檢查出來是良性還是惡性,最好都及時手術切除,如果是良性的單發的腫瘤,一般來說手術切除即可,在切除腫瘤時應將腫瘤瘤體及包膜全部切除。

  但如果檢查出來是惡性腫瘤,除了手術切除之後還要輔以放射性治療有助於提高患者生存率。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吳福榮,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