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温州三十六坊 今天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优势。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中医治病留下了诸多传奇记载。温州人杰地灵,也是出神医的地方,本期三十六坊君介绍的,是历史上温州的三位传奇名医: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有出身学者世家的名医戴煟,南宋末年皇太后忽然得了怪病,戴煟应召疗治,敷药立愈。皇太后大喜之下,还把侄女嫁给他为妻;


  有自学成才的官员名医,明明是位京官、教授,却最爱跑医官院、医学堂学医,学生们都以为他是太医,后来著有我国针灸学的重要文献——《针灸资生经》;


  有博学多才的名医项彦章,学了一手“整容妙术”,曾为福建武官修复战场上被刀砍歪的鼻梁,元末著名文学家戴良为他作传,留下医书上记载最早的鼻梁“整容术”……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治好太后怪病,娶了太后侄女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揭榜为皇帝、太后治病,一朝治愈从此飞黄腾达,这是古代戏文里常见的桥段。但现实中却真的有类似记载,《弘治温州府志》里就有南宋温州神医戴煟治好谢太后的故事。


  戴煟,号复庵,今温州永嘉人。


  他出身温州望族“溪口戴氏家族”,戴氏在宋代曾出过“一门七进士”,至今永嘉溪口仍有“戴蒙书院”。戴煟祖父戴溪(1144-1215)是南宋著名学者,官至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曾当过石鼓书院山长。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溪口村明文书院(戴蒙书院)外景


  戴煟也曾经当过临安府知录等官职。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谢后不幸得怪病,舌出数寸不能收回,御医束手无策,遍招名医也无人敢应。


  这位谢后名叫谢道清,祖籍台州,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的皇后。戴煟应召疗治,敷以消风散,其疾立愈,谢后大喜。当时戴煟年纪大约二十来岁,还未婚,谢后得知他是戴溪的孙子,便做媒把侄女嫁给他。


  对于戴煟在医学方面造诣的其他记载并不多,有专家研究认为,他应该就是医学专著《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作者,与永嘉医派有密切联系。


  后来元兵南下,戴煟遂弃官学道。相传有一年他游历龙虎山,到衢州的时候,遇到一名吏曹抱着文书,戴煟拿来一看,发现是瓯郡回禄文(降火文书)。没过多久,全郡大火,只有戴家得免。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痴迷于针灸的官员,留下针灸学重要文献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明明是位京官,偏偏痴迷于针灸医学,特别爱跑医学院及其所属医学堂,以至于那些在针科里学针灸的学生们,都把他当成是医官院的太医。


  这位南宋温籍医家王执中在针灸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著的《针灸资生经》是南宋针灸学的代表作。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王执中(约1140—1207),字叔权,瑞安人。南宋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被授予从政郎,曾任将作丞、将作监之类的京官与湖南澧州、湖北峡州教授,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毕生致力于针灸医学研究。


  民间有“久病成医”的说法,王执中从小就体弱多病,治病过程中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应付科考外,他利用空余时间,认真研读医书典籍。


  后来,王执中不但靠针灸治好了自己,还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甚至开始为周边的患者治病。


  王执中考中进士后,一直留在南宋的京城临安(今杭州)。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医官院及其所属医学堂。宋代对医学教育相当重视,医学堂分为十三科,有方脉科、针科、疡科等等,各地选拔来的学生,须在此学习三年以上,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在朝廷当医官。由于平日里常来常往,王执中跟那儿的院使、太医等都快成老相识了。尤其是那些在针科里学针灸的学生们,都把他当成是医官院的太医。


  他除了向太医们虚心求教外,还兼收并采民间的妙方,并萌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积累和民间搜求的经验,编写一部针灸专著的想法。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南宋嘉定初年,王执中终于在澧州任州学教授时完成医学专著《针灸资生经》。这是一部永嘉医派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针灸学的重要文献,该书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一直传至当今,重刊不断,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国都有刻本。该书被收录入《四库全书》,一些章节还被选作如今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元代温州名医,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国外最早的面部重塑技术到1905年才出现,如今“整容”还成了一些国家的重要产业。其实,古时候中国就有整容的记载了,而最早的鼻梁“整容”的记载还和温州人有关。


  话说元末明初,有位非常出名的医生项彦章。他和元代学者戴良(1317-1383)是知交好友,在戴良《九灵山房集》中,留下了不少关于项昕生平的文字记载。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项昕,字彦章,晚号抱一翁,元末明初永嘉(温州)人。项彦章出身书香门第,幼时随家人徙居余姚,他博学多才,不但喜辞章,善音律,还工绘画。


  后来,因为母亲患病被庸医治死,项彦章从此立志学医,曾经师从当时的名医陈白云、太医院使张廷玉等人,与金元四大医家朱丹溪有交往,著有《脾胃后论》。


  戴良记载了他神乎其技的医术:


  元代福建有一位陈姓武官,早年在战场上被敌人用刀砍伤了面部,伤口已经愈合了,但是鼻子仍是歪的,十分吓人。陈姓武官经常仰面哭泣,说自己“面无完肤,生何以见妻子,死何以见父母”。


  后来,这位武官慕名找到了项彦章请求医治。项医生便找了几位身强力壮的人按住他的头部,修复了他的鼻梁。身边人很快就向他道贺,已经恢复如初了。


  据说,这是医学书籍中记载的最早鼻梁“整容术”。六百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整容技术,可说是很令人惊叹了。


温州多神医!有人治好太后的怪病,留下最早鼻梁“整容术”的记载


《弘治温州府志》

《温州医学史》 刘时觉 著

《南宋名医王执中针灸学上占一席》 李珍

《王执中的代表作》马邦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