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中國究竟靠什麼把印度打得狼狽不堪?

中國、印度幾千年都是農業社會,並沒有形成適應工業化時代的思考方式。拿著農業時代的邏輯去理解工業化時代,制定生存發展的戰略,必然是南轅北轍,搞不好就會作繭自縛,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反面教材。

中印戰爭:中國究竟靠什麼把印度打得狼狽不堪?

1962年印度看明白自己佔了天時。在中國和美蘇鬧僵之後,印度已經成了美蘇的座上客,如果能從中國身上刷出一場勝利來,自己就可以當第三世界的領袖了。當了領袖自然有當領袖的好處,將來代表第三世界和發達國家討價還價,中間免不了可以撈不少油水,這就是封建社會包稅人地主的典型想法。

天時是敵人的,地利也不在我們這邊,打個比方,我們的藏南地區相當於印度家門口的一堵牆。雖然是高原,不過印度的公路直通山下,印軍有多少人就可以上多少人,重炮可以直接拉上戰場。印軍派了一個軍來爬牆頭,後面調動的二三線部隊更是多達十幾萬。我們隔著一個青藏高原,交通極為不便,舊中國,直到建國之初,中央政府派個官員去拉薩通常都是繞道印度。這樣的交通條件換了一般國家只能得到一條結論:後勤無法支持作戰,然後也就罷兵議和了。至少在抗日戰爭時期,西藏地方政府拒絕重慶國民政府訂購的武器過境,國民政府就一點脾氣沒有,只有求美國人空運。

解放軍雖然忠勇能戰,但也只能就地攏攏湊了1萬邊防部隊,重武器只有少量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1萬多邊防軍和敵方1個軍轄十幾個旅,五六萬人的兵力對比在這擺著,地圖上那點居高臨下優勢完全不值一提,更不要說印度後面還有多少部隊可以隨時增援。仗打到最後一個多月,我們才又調來一個師的援兵,只帶來了幾門榴彈炮和少量汽車。這並不是我們反應不夠迅速,而是需要邊行軍邊修路,實在是已經到了我們後勤能力的極限了。從戰後的統計數據也能看出雙方後勤補給能力的差距,我軍打這一仗總共消耗了2萬發炮彈和70萬發槍彈,繳獲的炮彈倒有8萬發,槍彈400多萬發。

印軍打敗仗,也不是因為士兵太爛,印軍的主力第四師是參加過“二戰”的王牌部隊。“二戰”中這個師在英軍序列中從北非打到意大利,英國人每次有自己啃不動的骨頭就讓印度人上,自己頂不住的時候還是印度人上,以至英國人當年有句笑談“不流盡最後一滴印度血,我大英絕不屈服”。這個師的錫克旅、旁遮普旅,幾乎個個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庫爾喀聯隊則長於白刃突擊。這些印度部隊作為英軍的炮灰,在德軍的千錘百煉之下,每個能活下來的都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中印戰爭:中國究竟靠什麼把印度打得狼狽不堪?

解放軍的重火力和北非、意大利戰場上的德軍完全無法相比,輕武器比“二戰”時候的德軍強不了多少。但是幾場戰鬥打下來,印軍這些王牌軍全交代了,參加戰鬥的9個旅被殲滅了6個,剩下3個重創,陣亡5000人,被俘4000人,我軍只損失了700多人。

為什麼這樣一場對印度來說本該順風順水的戰爭卻打了個一塌糊塗?我軍在打仗的時候發現,消滅印軍一個旅部,就等於殲滅了一個整旅,打死一個班長,一個班就立即喪失戰鬥力,士兵頓時鬥志全無,甚至乖乖坐在地上等著被俘。印度兵跟著英軍打“二戰”的時候就經常有英國軍官被打死之後整支印度部隊當場不知所措的戰例,沒了英國主子發號施令,印度部隊不但不會繼續進攻,也不會有組織的撤退,甚至連撒丫子潰逃都不會,就那麼傻愣愣地在敵人的火力下等死或者束手就擒。

這隻能說印度人是當順民當到家了,英國人統治了印度200多年,英國人以前,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建立的莫臥兒帝國還統治了200多年,再早還有一個德里蘇丹國,也是中亞人建立的,再往前則是由更早到達印度的雅利安人統治。雅利安人為印度留下了種姓制度,自己是高等種姓,波羅門(僧侶、祭司)和剎帝利(武士、貴族)、原住民則是低等種姓。

中國當了100年半殖民地,現在還有不少人為汪精衛叫屈,以上海租界裡的“民國範”為榮。印度幾千年都是殖民地,有點獨立自主意識的人不被殺掉也會被氣死。剩下的順民畏懼主子甚於怕死,主子讓打仗的時候,可以是最一往無前的炮灰,主子讓幹活也可以是最勤勞的奴隸,英國人在的時候,印度發展得比“老大中國”強得多,同時還能給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當地基。主子拍屁股一走,順民就傻眼了。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新主子,所以“二戰”之後的幾十年裡印度既親蘇又親美,同時還保留著英聯邦成員的身份,又當社會主義又當資本主義,對德法日和東歐各國也都笑臉相迎,把資源和市場拱手相讓。

在同一個時代,中美對立,中蘇反目,中國的外援斷絕,面對美蘇兩個虎視眈眈的超級大國,只能靠自己。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樣板戲也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於是中國就有了兩彈一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

在印度靠美國貸款和美國化肥、農藥進行“綠色革命”的時候,一場“靠自己的綠色革命”也在中國悄無聲息地發生了。1958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了2億噸,就算是1958年有“放衛星”的嫌疑,之前幾年中國的糧食產量也已經達到了1.9億噸,但是直到中國爆發本土綠色革命之前,1969產量年仍然只有2.1億噸。即便那時候在農業上奉行的是“以糧為綱”的政策,把所有非必需的農副產品全都停掉,節約土地和人力來保障糧食生產,但是僅僅靠人的雙手,從土裡刨不出多少產量來。

現在中國每畝化肥施用量近30公斤(純養分),如果換算成養分相同的糞肥,至少需要1噸,那時候中國人均耕地2畝多,一個人一生產生的排洩物積成肥料也只有七八噸,每年平攤到每畝土地上不過相當於一捧化肥。

所以無論怎麼努力,糧食產量必然會卡在這個水平,這不是經濟學,只是生物學。

但是從1970年起,中國的糧食總產量開始以平均每年2000萬噸的速度增加,1962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是1.6億噸,到1978年實行農村承包制改革之前,糧食總產量已經突破3億噸,中國的人均糧食產量超過320公斤。這個變化是在1978年以前發生的,顯然不是靠積極性,也不可能是由於中國忽然找到了很多大糞。真正的原因是中國完全掌握了化肥、農藥製造技術,開始大規模建設化肥廠。

這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和過往的王朝興衰相比,這一次中國的糧食產量開始穩定地超過人口增長,中國人從此永遠告別飢餓,也將永遠告別“一將成名萬骨枯”的王朝週期率。

現代化肥工業最重要的部分叫合成氨工業,合成氨工業生產氨,氨則是製造幾乎所有氮肥、磷肥的基礎原料。新中國成立前留下兩座合成氨工廠,20世紀50年代又建了4座,20世紀60年代建了20多座,到1970年總產量也只有200萬噸,不到現在化肥用量的1/20。那時候中國人還在餓肚子,為什麼不能多建點呢?

不是我們不想建,那時候我們實在是沒那個技術,想建也建不起來。歐洲人19世紀中期就發現了合成氨的反應原理,但是真正建造出能夠工業化生產的合成氨裝置是20世紀。合成氨的原理是我們高中化學課本上的內容,到現在我只記得一個“高溫高壓”,高溫是三四百度,高壓是幾十到幾百個大氣壓,介於19世紀末的戰列艦上用的高壓汽輪機與20世紀的潛艇殼體之間。設備管路需要承受的壓力更高,大約是炮管的1/10,所用的原材料也是和炮管差不多的合金鋼無縫管。

所以19世紀末西方列強造了幾十年鉅艦大炮,到20世紀初就能造合成氨設備了。現在,哪些國家能獨立設計建造下潛深度幾百米的潛艇,哪些國家也就能建造年產幾十萬噸的大型合成氨設備,能得到吃不完的糧食。大炮和黃油在工業時代根本就是一回事。

合成氨工業最初並不是用來做化肥的,而是做炸藥,鉅艦大炮就意味著一發炮彈幾噸重,兩條戰列艦對打一個小時要消耗幾百上千噸彈藥,舊中國全部的合成氨產量也不夠一場大海戰消耗,列強們對炸藥的巨大胃口為合成氨工業提供了一個必須出現的理由。中國在鉅艦大炮時代是旁觀者,自然也就錯過了鉅艦大炮時代的技術積累和產業積累。甲午戰爭的時候,中國最大的一條國產軍艦是2700多噸的“平遠”號,很多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材料還是進口的,當時日本最大的國產戰艦是4000噸,關鍵零部件同樣是進口的,那時候中日之間並沒有多大差距。

不過,甲午戰爭我們打敗了,賠掉了2億多兩銀子,曾經在戰場上重創日軍旗艦,自己中彈數百發,無一處被擊穿的“平遠”艦成了中國近代工業史的絕唱。日本打贏了甲午戰爭,拿著我們賠的銀子去建造新軍艦、新大炮,開始積富積強。我們把銀子賠光,再也造不起戰艦。從此我們所失去的技術積累、產業積累就此成了日本人的發展空間。

20世紀50年代,我們從蘇聯得到了156個工業成套項目,其中就有製作炸藥、大炮、潛艇的工廠,但是蘇聯人並沒有告訴我們怎麼用這些技術造一座化肥廠,我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經過十幾年艱難的探索,到1970年,我們的“濟南”號驅逐艦和第一艘核潛艇下水——這兩條主戰艦艇都使用高性能汽輪機動力,與此同時,我們也掌握了合成氨成套設備的建造技術,隨後一口氣建了幾百套合成氨裝置和上千個化肥廠。

有了工廠就有化肥,從1970年之後,平均每年化肥產量增長100萬噸,1975年之後每年增加200萬噸,相當於1970年的化肥總產量。而在這之前,由於沒有突破關鍵技術,我們建化肥廠還必須進口關鍵設備,20世紀60年代我們的化肥產量平均每年只能增長20來萬噸,對應的糧食產量起起伏伏,10年只增長了3000萬噸(按1958年算),印度同期靠買化肥,買設備造化肥,糧食產量也增長了3000萬噸。

數字是繁瑣的,但把這些數字堆在一起,又一次無可爭辯地表現出了一個指數增長態勢。農業化社會並沒有什麼指數增長,所以用農業社會的思維做出的政策很難考慮到自己會被別人的工業化指數增長甩掉。

農業社會只有一種指數增長——王朝更替的時候,流民的增加是指數式的,這個指數增長總是創造一些歷史奇蹟。所以我們在被逼無奈的時候,沒有放棄努力,而是乾脆懵懵懂懂地決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結果奇蹟就降臨在我們身上。印度幾千年都沒出過陳勝吳廣,不知道啥叫指數增長,不知道啥叫滾雪球,自然就錯過了和我們一起打開物質財富指數增長的閥門的機會。

工業都是相通的,我們的農藥工業、農機工業也按照和化肥工業差不多的路數發展起來。以指數式增長生產出化肥、農藥、水泵、農業機械、地膜和塑料水管,保證了中國糧食畝產增長保持在平均每年10公斤以上,遠遠高於人口增長率。與此同時,印度的糧食畝產量平均每年增長不到2公斤,20世紀90年代以後,產量增長速度逐漸開始低於人口增長速度,到了印度的90後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們就算把褲腰帶勒斷,也不可能再勒出餘糧用來出口了。

這些數字說明,當我們開始積富積強的時候,印度開始積弱積貧。現在中國的糧食可以吃一半,另一半餵豬、喂牛、餵雞,自己吃肉。每年吃的肉比印度人多10倍,每屆奧運會金牌比印度多得多。

從很早起,批評中國獨立自主搞工業就是時尚,現在仍然還有這樣的人。在很多知識“精英”的眼裡,中國只要獨立自主就肯定錯過了點什麼。但是錯過了什麼呢?中國和印度都是從殖民地半殖民地起家的農業國,我們錯過的大概就是印度擁有的。可是印度又擁有什麼呢?印度招標買三代半的“陣風”戰機的時候,我們的四代機已經在天上飛了,印度靠購買國外的技術試著搞兩彈一星的時候,我們已經能把兩彈一星打下來了。

中印戰爭:中國究竟靠什麼把印度打得狼狽不堪?

印度還擁有百年老店塔塔鋼鐵集團,世界第一大鋼鐵公司“米爾塔”的總裁是印度裔,印度是世界第三大鐵礦出口國,印度從始至終都可以買到任何先進技術,還有美蘇俄日歐聯合國三天兩頭地送來各種援助、貸款繕我們沒有這些,我們只有十幾倍於印度的鋼產量。和1949年只佔印度1/10的鋼產量相比,我們擁有的只是裡裡外外100倍的變化。我們擁有的只是一個世界最大的工業化國家,我們擁有的,只是“靠自己”三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