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療機構“火線”入局互聯網醫院背後

自上月底,上海徐彙區中心醫院成為首家公立醫院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至今,上海又有多家公立醫療機構陸續獲得“雲醫院”身份證。

如何看待公立醫療機構“火線”入局互聯網醫院?這對已有的互聯網醫療生態會帶來哪些影響?作為處方源頭的實體醫院能否“玩轉”互聯網呢?互聯網醫院賺錢了嗎?

首先,筆者嘗試先釐清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及網上醫療諮詢的區別。

根據國家管理政策,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診療均需要相關資質及實體醫院才可以申請。其中,互聯網醫院可包含互聯網診療服務。區別在於,互聯網醫院開展網上診療活動的醫師既可以是本實體醫療機構的,也可以是其他實體醫療機構的,而互聯網診療只可利用自己醫院的醫生在線問診。

遠程醫療則是機構對機構之間,通過供需對接為患者診療提供服務,並不直接面向大眾。網上醫療諮詢,則是隻能提供信息諮詢,不能診療,更不能開處方。

接著,還需要理順分別以實體醫療機構為法律主體和互聯網醫院(虛擬醫院)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兩類互聯網醫院的區別。前者是實體醫療機構設置,經審批後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登記;後者則是互聯網醫療機構掛靠實體醫院,成立的互聯網醫院。

顯然,公立醫院屬於第一類互聯網醫院,而微醫、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為第二類。而無論哪一類醫院,國家政策對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依託實體醫療機構。與此同時,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線上醫療服務,其診療範圍均以慢性病和部分常見病複診為主,嚴禁首診(即患者必須已在線下醫院進行診斷或進行過相關治療,以防止就診需求真實,不存在騙保等)。

筆者獲悉,在2016年互聯網醫院當年的問診量僅為0.04億人次,而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已達到近2.7億次,以三年67.5倍的速度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互聯網醫療更是脫穎而出,在線問診數量迎來暴增的態勢。

此前,用戶教育一直是行業發展的難題。政策(醫保支付、處方藥等)及醫生方面也有限制。疫情後,患者、醫生、醫院,甚至政策制定者都對互聯網醫療有了新的認識。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和健康界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但互聯網醫院就意味著賺錢麼?筆者從港股上市的平安好醫生和阿里健康財報瞭解到,平安好醫生2019年在線診療服務貢獻收入為8.58億元,佔公司整體收入比重的16.9%,但公司整體淨虧損仍達7.47億元。阿里健康則已連續虧損十年。

筆者觀察,這些平臺虧損背後與互聯網醫療平臺一直用“燒錢模式”培養用戶習慣有關。而公立醫院在醫院IP和醫生IP上具有天然優勢,獲客難度相對較小。此外,如前文所述,疫情為公立醫院入局互聯網醫院做了大規模的用戶教育。其入局後最大的考驗是如何實現用戶付費轉化。實際上,這也是絕大多數互聯網醫療平臺需要面臨的挑戰。

讓用戶為線上問診付費並不容易。疫情過後,用戶是否還會繼續停留在線上,仍未知。

筆者還注意到,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交叉感染,醫院關停部分門診和病區,患者就診量斷崖式下降的背後也是醫院收入和收益的大幅下降,可醫院防控成本和運營成本卻未減少。

同時,互聯網診療是一個系統性的行為,涉及醫療、醫藥、醫保、支付等一系列問題,不同環節需要打通互聯,任何一個環節缺失或不完備,都會影響醫療機構的正常運營。

公立醫院火線入局背後,也正經歷多重考驗。最後,如何實現對互聯網醫院診療質量和行為進行有效監管,仍待相關政策法規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