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蘭醫護人員勇蹈“火線”

本網記者 彭曉姣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打破了隴原大地原有的平靜。

1月22日晚上十一點,正在病床前照顧母親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呼吸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嶽紅梅接到了甘肅省衛健委的電話,蘭州市肺科醫院收治的一名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的患者,需要專家組進行會診。

疫情發生後,甘肅省衛健委第一時間成立了由省內各大醫院呼吸、重症、院感、中醫藥等專業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嶽紅梅擔任組長。作為專家組組長,接到電話的她趕緊連夜和同事們趕到了蘭州市肺科醫院。

經對患者採集咽拭子,檢測、複檢結果均是陽性,嶽紅梅立即要求上報國家疾控複核。23日,甘肅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隴原大地上一場與病毒的鬥爭正式開始。

抽調危重症與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精英團隊駐守蘭州市肺科醫院,在省內首次應用ECMO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實時掌握確診病例的病情、救治方案及治療效果,並形成醫療救治指導及效果評估工作報告;堅守發熱門診、提供監護、進行省內會診指導......在甘肅省全民戰疫第一線,蘭州大學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奮戰,用無畏和擔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1月25日晚,正值大年初一,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接到城關區疾控中心電話反饋,確定此前來醫院就診的一位患者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需協調將其轉至定點醫療機構蘭州市肺科醫院進一步救治。

疫情就是命令。根據轉運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需要,蘭大二院第一時間開始選派醫務人員前往蘭州市肺科醫院支援開展救治工作,同時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的醫護人員也等候著轉運患者。

晚上7時30分,被安排值24小時班的蘭大二院神經內科ICU主任醫師張紅松剛和科室的醫務人員煮好餃子,就接到醫務處的通知:他被選派前往蘭州市肺科醫院緊急支援,任務緊急,一個小時後就要集合完畢。

掛了電話的張紅松來不及吃飯,來不及向家人道別,向其他同事詳細交代了科室患者的注意事項和診療方案後,就急匆匆地趕往集合地點。“當時時間緊迫,只想著一定要安頓好病區的幾個患者,什麼行李、洗漱包的都沒考慮,來到肺科醫院後,我才發現,連個喝水的杯子都沒帶,真的是兩手空空!”

幾乎同一時間,剛結束一天12小時白班的神經外科ICU男護士呂朋賓也接到了通知。他顧不上休息,即刻給護士長打電話:“我們科室病人病情危重,人員緊張,工作任務重,其他同事還需要堅守陣地,我身體好,堅持得住!就讓我去吧!”當晚8點,工作了一整天的呂朋賓加入到了防控救治一線的醫護隊伍中。

在兰医护人员勇蹈“火线”

“有沒有人願意報名去支援肺科醫院?”家在臨洮的腫瘤外科護士李會霞利用當天休息的時間回家和家人團聚,看到群裡報名支援肺科醫院的通知便報了名。在給家裡人做好了一桌子飯,正要準備吃飯的時候接到了通知,情況緊急、形勢嚴峻,需要她立馬趕到肺科醫院。領了任務的李會霞趕緊收拾了一下東西,飯也沒有吃便由姐姐和姐夫直接開車送往蘭州。

在朋友圈看著同事們一個個投身戰疫一線,蘭大二院心臟外科監護室的護士陳雯內心也深受觸動。“當時我就想,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肯定會去參加。因為這個就是該我們上戰場的時候。”

1月27日,正月初三這天,報名參加戰疫的陳雯也接到了去肺科醫院報到的通知。“家人們都很支持,也沒什麼後顧之憂,就是想著好好把工作幹好。只是走之前有點不敢直視家裡三歲多的小孩兒。”

大家到肺科醫院後分別經過專業的防護培訓,便開始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

治癒我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

蘭大二院醫護人員負責的患者是一位轉運過來的63歲阿姨,病情危重,發著高燒,痰多,完全處於昏迷狀態,需要通過呼吸機輔助通氣。

很少接觸傳染病人的李會霞第一次進負壓病房時心裡也有些害怕。“我剛看到病人後當時覺得病人挺可憐的,就想著要當自己的親人一樣給她認真做完每項操作,按時翻身,做好各種治療。”

在兰医护人员勇蹈“火线”

根據病人的症狀,由一名醫生和三名護士組成的醫療小組進行了對症治療,同時加強營養支持。靜脈給藥,鼻飼,灌腸,吸痰,酒精擦浴,各種微量泵,靜脈採血,動脈血氣,口腔護理......醫護人員盡最大努力對她進行救治。

一次在和張紅松主任查房過程中,李會霞發現患者孫阿姨在不停地流淚,意識不清的她開始有了意識。2月1號,患者孫阿姨終於醒了。

值班期間的李會霞便不時地進去病房,雖然病人不能說話,但還是和她聊聊天,用言語鼓勵她。“當時她說不出來話,但聽到我說的話後會努力地點點頭,也一直在流淚,我自己也感覺心裡特別難過。”

“阿姨你不要緊張,你只是被感染了一種病毒,現在已經開始恢復,特別棒。”陳雯儘可能地安撫患者著情緒,漸漸地,她情緒平穩,也能配合醫護人員的指令動作。

兩三天後,她的身體能動了,但因為戴著呼吸機還是說不了話,“她朝著我們顫顫巍巍地舉起了大拇指,給我們點贊。”看到這一幕的陳雯內心百感交集。

在連續堅守救治一線的二十多個晝夜中,嶽紅梅帶領專家救治組對甘肅省的每一例確診病例逐一指導救治,也多次奔赴肺科醫院對每個病例的實際情況進行專家會診指導。在各項生命體徵良好、核酸檢測結果連續4次陰性後,經省級專家組討論,患者孫阿姨拔除了氣管插管,撤除呼吸機並轉出隔離病房,轉入普通監護病房接受治療。

在普通監護病房,第三批醫護隊員韓巧燕和同事們負責起她的護理。因為在負壓病房長期戴呼吸機,加上身體較為肥胖和長期臥床,患者的口唇周圍皮膚破潰乾裂,上下肢肌力只有2級,骶尾部、臀部壓瘡2期,很難動彈,脖頸部也有發紅狀況。病毒的折磨曾讓她幾乎失去生活下去的希望,一度對治療也有了巨大的恐懼感。

在兰医护人员勇蹈“火线”

定時翻身,功能鍛鍊,幫助她全身清潔擦洗,整理頭髮,幫助勤漱口,勤刷牙,在口唇周圍和脖頸部塗抹橄欖油保護,壓瘡部位用生理鹽水沖洗處理後給予壓瘡貼保護,給予霧化吸入治療......就這樣,經過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她的病情一天一天好轉,臉上也展現出了微笑。

在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能自主進食後,患者孫阿姨於2月15日正式出院,這也是我省治癒出院的第一例危重症患者。

已經在隔離期間的第一批醫護隊員會每天詢問孫阿姨的情況,並在群裡分享她活動的照片。看著這個危重病人一天天好起來並最終治癒出院,“我們大家覺得特別有成就感。”李會霞說。

每天都很忙碌

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蘭大一院接到甘肅省衛健委文件,需抽調重症醫學專家支持肺科醫院。

2月8日下午一點蘭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磊受命馳援,接到通知後開始各項細化準備工作;三點整準時到達肺科醫院報到,馬不停蹄投入患者的救治中;當晚與四家省級醫院醫護專家一起,合力救治甘肅省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在兰医护人员勇蹈“火线”

早在疫情發生後,張磊和ECMO中心盧安東副主任醫師等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並認真參加醫院對此次疫情的感控培訓,為上火線、打硬仗早早做好了準備。

身處一線的張磊,隨叫隨到,每天睡覺時間不到4小時,連軸守在危重患者身邊救治成為工作常態。雖然很忙很累,但他無怨無悔。“和在湖北一線戰鬥的戰友相比,我們所面對的都不算什麼,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同樣一直在忙碌的還有嶽紅梅。她顧不得母親重病在床,勇擔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重任。

在與疫情鬥爭的日日夜夜裡,白天,她與專家組及時會診病例,提出權威救治方案;深夜,她還在案頭整理研判病例,書寫醫療救治報告,及時向省衛健委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建設性意見。作為權威專家,她堅守在疫情最前沿,指導救治複雜危重病患,梳理輕症和疑似患者的診療方案;作為女兒、妻子,她只能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後,見縫插針打電話報平安,問一聲母親的病況。

在兰医护人员勇蹈“火线”

對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患者的流行病接觸史、臨床症狀、體徵、影像資料、診療過程等方面進行詳細探討,對確診病例診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防護措施、診療方案、複查等相關情況給出具體診療計劃和方案,對疑似患者診療過程提出建議,對患者出院標準及出院後隔離觀察方面給予說明,對當地醫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專業解答......戰疫期間,兩所附屬醫院還派出醫療救治專家組多次奔赴蘭州市內各大醫院以及金昌市、定西市、甘南州、平涼市、慶陽市及隴南市開展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醫療救治指導工作。

“春暖花開之時,戰勝病毒,大家共呼吸;藍天白雲之下,健康平安,我們同相聚。”在蘭州市肺科醫院提供監護工作的休息間隙,韓巧燕創作了一首小詩。她說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所有患者能早日恢復。

在完成休整後,李會霞又報了名申請去支援武漢,“這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忘的經歷,從來沒想過我會去這樣的戰場,希望能為早日戰勝疫情付出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