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青松育儿,让育儿更轻松


看到一个视频,既好笑,又让人难受。

小女孩对爸爸说:

“爸爸,你有一个缺点,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你老让人不开心。”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小女孩继续说:

“爸爸,我觉得这样不好,你能改掉吗?”

面对孩子的请求,爸爸斩钉截铁地回答:

“不能!”

“就是要让你现在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

听了爸爸的话,小女孩皱着眉,沉思了一会,说:


“可是...... 小孩子如果老是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啊,会变老。”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这个视频引起了激烈讨论。


其实,不难理解爸爸的苦心:他希望通过挫折教育,磨练女儿的意志,目的是让孩子的内心更强大,以适应社会变化。


“挫折教育”就像是一个“中间点”,往左走,过少,人的抗挫能力变弱;往右走,容易变成“表演”,成为父母伪装的教育,孩子堕落的借口。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需要家长刻意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就好。


孩子不需要刻意的“挫折教育”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孩子们就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第一次抬头、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等等,对于他们来说,都在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yù),一只饥饿的小矶鹬,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挫折,最终能独自觅食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个最温暖励志的故事。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像是一只小鹬。


生活在海边的小鹬,等待着妈妈把食物从沙滩上带回来。就像每个孩子小时候,需要父母的喂养。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但是,慢慢长大了,小鹬要独立去沙滩上觅食。

面对海浪,瑟瑟发抖的小鹬,就像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沮丧又焦虑。


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社会,其实就是孩子成长中正在经历的挫折啊!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没过多久,耐不住饥饿的小鹬内心鼓起勇气,想要重新挑战一次。再次来到海边,准备觅食,一个浪头打来,小鹬被淹没在潮水中,只能等待潮退才能回到岸边。


一浪又一浪扑面而来,是小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哭泣”“做不到”也是孩子遇到的困难。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小鹬找到觅食的秘诀。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短短的6分钟,其实是在讲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对于孩子来说,就像小鹬一样,成长过程中每一次独当一面的时刻,就是一次“挫折”。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家为何会伤人》书中提到:“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额外和附加,否则就会演变成伤害。


合理地利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契机,和孩子一起面对每一次的挑战,其实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了,这不需要父母刻意制造,只要跟随孩子发展,就是挫折教育中的关键。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拥有“挫折力”


《互动的力量》中提到:“无论孩子经历什么,都能成为一次最好的教育机会。”


挫折本身不能让人成长,学习应对挫折,拥有“挫折力”才会。


别急于安慰孩子的“沮丧感”,那只是虚假的表象


“爸爸妈妈,我不要再学英语了,我学不会,背不出,我不喜欢英语!!”第一次学英语的孩子,遇到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情绪崩溃。


父母如何反应才最契合孩子的心理状态?


同频共振。

同频共振是真正的“蹲下来”,接纳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不急于安慰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


每个孩子就像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外显的行为以及能被他们看到的情绪,冰山之下的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心理需求。


从“冰山理论”的角度看,“沮丧”背后藏着“力量”,这是一个孩子想要跨越挫折的一种本能。


这种力量在说着:“我要学会”“我要做到”“我想做到”“我可以努力做到”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因此,面对孩子的挫折,父母的第一反应,别急于去压抑孩子的沮丧、宽慰孩子。


因为安抚情绪,只是在家庭环境下带给孩子一种虚假的体验。在其他环境中,遇到相同的问题,如果没法跨越,就可能再次获得更深的挫折感。


这种时候,看到孩子情绪背后“想要做到”的行为需求,探求应对挫折的方式,才是最关键的。


只加油是徒劳的,还要降低孩子的“栅栏”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曾经做过一个“通电的狗”的实验。


他把一条狗放在笼子,笼子一分为二,一边为安全区,一边为通电区,中间有一个栅栏。


一只50厘米的狗,面对1米高的栅栏,一通电,狗就会从通电区跳到安全区。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当研究者把栅栏提高到3米,通电之后,狗狗的一反应是跳,可是多次尝试,发现还是过不去,直到研究者将停止通电。


第三次通电,狗狗凭借强大的求生欲望,坚持跳过栅栏,可还是过不去,直到通电者停止通电。

第四次,第五次....依旧是这样的情况......直到最后,它放弃了.....


它就会做出像人类一样的行为——蹲在角落呜咽。如果狗狗会说话,它也许会说“我好难过!”


此时,研究者将栅栏降低到1米。


但是,面对栅栏,狗狗不会再尝试跳跃了。“我做不到”也许就是狗狗的心声了。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做不到”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人面对挫折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


塞利格曼将这种“多次做不到”之后的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性无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孩子说“我真的不会”“我做不到”“我没有这种天份”,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被“习得性无助”拴住了双腿。


因此,当孩子说“做不到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把“栅栏”降低。


从孩子的“沮丧感”开始,我们就问自己:考虑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可以从哪些方面给孩子提供帮助?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是不敢交朋友。降低“栅栏”的方式,不是告诉孩子“你可以去交朋友,没关系的”,而是可以先跟孩子说:“看到别人玩的时候,你可以先在一旁看看。”


“先从看一看开始”就是一种具体的行动方式,因为孩子身上跨越挫折的“力量感”会不断地驱使了好奇心,去鼓起勇气参与到大家的游戏之中。


然后,充分利用小区的资源,带着自己家的玩具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请孩子成为一个主导者,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这样做,才是切实地降低“栅栏”的做法。


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不只是加油打气。而是看到他的难处,并且提供具体可实施的建议,帮助孩子向前走一步。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孩子的行为不是过得去,过不去那么简单的事儿


有一个著名的印第安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问智者:“智者,我的心中有两匹狼,有一匹狼,贪婪自私凶狠,另一匹狼勇敢友爱真诚,它们两个每天都争斗不休。你觉得谁会赢?”


智者说:“你喂食哪一匹狼,哪一匹就会强化,就会赢。”


孩子也一样,勇敢和懦弱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很少有孩子,一下子就将懦弱转变为勇敢,能够快速从“挫折”中走出来。


作为父母,你看到哪个力量,哪个力量就会赢。


在跨越挫折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坚韧性、耐性。孩子用了什么新的方法、有了什么新的发现,然后有了什么新认识。


对于父母来说,要做的是把对结果的关注拉回到对过程的关注,看到矛盾中的成长契机。




人生就是一条河流,从来都是在奔向孩子的过程中,会遇见无数的山脉、峡谷,这有绕过它们,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就像台湾教育学家黄素菲说的那样:“看似幽暗的负面经历,却留下强韧的生命力,经验挖深生命的河床,容纳更充沛的水流。”


看到我开心,爸爸会“失望”: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更多阅读:


作者:小松爸爸,心理学专业,在育儿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爱教育,也热爱生活,点击关注,愿与更多父母分享教育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