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演義中講是因為東吳陸口換將,陸遜假意示弱,扮豬吃老虎,關羽麻痺輕敵,抽調荊州人馬,老母雞啄癟谷—上了東吳的當,致使棒子麵煮葫蘆—糊里糊塗被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其實不然,應該說,關羽在出徵前後,為防吳軍偷襲,還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的,而且,準備得還相當到位:首先,派大將鎮守相關城池,其次,奪取襄陽後,為防東吳偷襲,沿江於高阜處密建烽火臺,最後,正如呂蒙所言:"荊州軍馬整肅,預有準備"。那麼,是什麼導致關羽失荊州走麥城將星隕落的呢?難道真是關羽一個之責嗎?非也,非也,筆者認為,應是以下諸多原因造成的,而且,關羽也不應負荊州丟失的主責: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一、敵眾我寡 寡不敵眾

我們知道,猛虎難敵群狼 ,好漢架不住人多。關羽攻打樊城,首要問題是兵力不足。這才是關羽後來從荊州調兵的主要原因。至於說輕敵,現在看來,也許有點莫須有。對比一下關羽戰樊城時三國投入的兵力情況,我們就知道了:

關羽征戰樊城時,具體帶了多少人馬,史書上沒有記載,有人說號三萬,這是不對的,因為據史料記載,那是公元215年的事,當時劉備奪得益州,孫權希望劉備歸還荊州,劉備推諉塞責,孫權大怒,擬派呂蒙進攻荊州,魯肅屯兵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無奈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三萬人馬。

那麼,關羽到底帶了多少人馬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先說曹仁樊城守兵數量,這個,史書上也無記載,但可以估算。曹操攻打漢中時,留給張遼守合肥時的兵將有七千人。赤壁之戰後,曹操對比荊州、襄陽和合肥時曾說過,三地之中,合肥最為緊要,依此看,樊城守兵應該不會超過合肥,如若不然,關羽攻打襄陽時,曹仁也不至於如此害怕。可能有人認為,那是因為曹仁不如關羽,此言差矣。赤壁之戰後,周瑜欲攻取南群中,時劉備曾贊曹仁勇不可當。看看曹仁的簡歷:兵敗後,曹仁鎮守江陵與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振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破反將、、,樊城之戰中擋住了的進攻,與共攻破陳邵,進軍,魏國建立後曹仁拜車騎將軍,統率、、軍事,晉封陳侯,代漢建魏,封曹仁為,又遷,死後被追封為忠侯。由此可見,曹仁堪稱大材,足以與關羽掰掰手腕,一較高下。之所以遇到關羽後大驚、堅守不出,許是其兵力不足之故。隨後,曹操令于禁率七軍相助曹仁。根據《說文解字·卷十四·車部·軍》記載,當時的一軍大概有四千人,加上于禁和龐德的直屬部隊,這支人馬應該有三萬人。而且,曹操既派人增援,肯定在兵力上有壓倒性優勢。也就是說,關羽初次出征,兵力應該不足三萬。

再看正面戰場曹軍的數量:曹仁樊城守兵據上述分析,不會多於七千,考慮到合肥除了張遼外,曹操還任命李典、樂進為副協助,而樊城只曹仁一位大將據守,所以,人馬估計不會少於五千,不然,曹仁派給呂常的半渡截擊關羽的士兵也不會有兩千了。隨後,于禁的七軍有三萬,徐晃帶兵五萬,並且,曹操命徐晃前到陽陵坡駐紮,看東南有應,然後徵進。也就是說,陽陵坡東南尚有接應,人數不詳,但估計不少於五千。如此算來,樊城正面戰場方面,曹軍參佔總人數應不少於九萬。

東吳方面:呂蒙帶兵三萬,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員大將帶兵不詳,但演義中既說相繼而進,那就意味著各自帶有一批人馬。這七員大將,皆是東吳棟樑,每人帶兵數量估計不會少於千,合計不少於二萬。其餘皆隨吳侯為合後救應,救應的人數不詳,但這部分人員只是預備役可能並未參與直接戰爭,忽略不計。算下來,東吳參戰部隊人數應該不少於五萬。

可能也有人說了,曹軍是分批投入的,對蜀軍來說,影響不大,但別忘了,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關羽戰曹仁、擒于禁、斬龐德,自身損耗定然不少。雖然擒獲了不少魏兵,看似可以補充兵力,但剛納降的士兵,不經過數月的感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不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否則,以于禁當初宛城救曹操之能力,安能不立即得到重用。相反,這些降兵,還要派員看守,更是分散了關羽的部份兵力,況且,與曹仁等人的持久戰,屬下士兵必疲憊不堪,所謂百戰疲勞壯士哀,因此,關羽從荊州調兵,應是無奈之舉。

依此分析,關羽之敗,最大的原因還是,所以也算是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了。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二、缺少左膀右臂、得力干將、王佐之材

劉備和諸葛亮西征,幾乎抽空了荊州的家底,盤點一下關羽攻襄陽時荊州的庫存:武將方面:關平最多算是二流水平,廖化嘛、大蔥蘸蝦醬—將就 三流,其它諸如傅士仁、糜芳、等,那都是攢雞毛湊毯子,蟹將都算不上。真正的大將,掰著指頭捋一捋,就關羽老哥一個;文臣方面,馬良可謂名聲在外,但"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最適合的卻是政治和外交,至於軍事方面,不在二百五之上,也不在二百五之下。王甫嘛,還真有點頭腦,但他所提的建議和意見,關羽也早已心知肚明,怎奈捉襟見肘,手下無人。至於其它人等,也就和尚跟著月亮走,沾了關羽的光,稍露一小臉罷了。

再看看上面所說的魏國和吳國出戰的將相,不禁讓人感慨:獨木不成林,一花難成春。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三、孤軍奮戰,內缺糧草、外無救兵

襄陽之戰,歷時近半年,期間,漢中未發一兵一卒,劉備彷彿置身事外,一副坐在高山觀虎鬥,站在橋頭看水流,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樣子。關羽出征前,演義中說是劉備的王旨。事出突然,糧草用度,關羽以前即使有所儲備,但料不充裕。隨著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兵士和糧草短缺也就不足為怪了,有句話說的好,叫。可惜此時的關羽,只能孤軍奮戰,一切所需,皆只能自給自足,靠內部調節,這也是關羽明知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也不肯用趙累換之以及催促傅士仁、糜芳火速發糧的原因了。

一根筷子喲,輕輕被折斷,兩根筷子喲,緊緊抱志團。關羽即使再英雄,但他畢竟是人,不是神,即使他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斤釘。正是:

人情相見不如初 多少賢良在困途  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得金千兩 運去難賒酒一壺

時也、運也、命也,非關羽之所能也!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四、剛愎自用、固執己見

關羽得襄陽後,隨軍司馬王甫曾針砭時弊,月旦社會,一針見血的指出荊州軍現存的問題:包括東吳偷襲、糜芳、傅士仁守備不力、荊州換將等,若干意見,關羽硬是一條也未採納,可見關羽是多麼的剛愎自用、。"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所以演義中才有了:"正是:今日公安無守志,從前王甫是良言。"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五、目中無人、狂妄自大

自呂布死後,關羽便飄了,由由然的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只知有已,不知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蔑視天下英雄,羞辱東吳將領也就罷了,連同盟吳主也成了孫"犬",再怎麼的,孫權也是一方諸侯,你關羽再牛,不過是一介武夫。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殺關羽,安能平權心,以前之所以沒有撕開臉皮直接和關羽開幹,一則擔心孫劉相爭,曹操得利,二則顧慮孫劉開戰,曹操背後捅刀子,現在,曹操主動請求聯吳抗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孫權乃一代梟雄,焉能不識大體,錯失良機。

人不輕狂枉少年,心無浪蕩非君子,照理說關羽攻襄陽時幾近六旬,遠非少年,更加熟讀春秋,歷盡滄海桑地,理應知道這世上本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仍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豈不知,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安能不敗乎。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六、虛與委蛇、吳蜀關係名存實亡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劉備背信棄義,藉藉荊州之名,與孫權虛與委蛇,推三阻四,有借無還。看演義知道,早在赤壁之戰時,二弱為了生存,不得已結成聯盟,共抗一強,但在抗曹過程中,兩者業已交惡,事後因分髒不均,嫌隙早生,爭何當時曹操勢大,雖然赤壁戰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爛船還有三斤釘。孫權擔心逼良為娼,破壞聯盟的優勢,也不敢欺劉太甚。隨著劉備勢力的崛起,三國鼎力。此時的劉備,較硬兼施、威逼利誘,咬定荊州不放鬆,一幅愛咋咋的的、勢將鳩佔鵲巢進行到底的姿態,再加上關羽不時製造矛盾、激化矛盾,吳蜀聯盟關係早已名存實亡。而劉備和諸葛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一直不肯承認和麵對吳蜀關係分崩離析的事實。都說諸葛亮經天緯地,未卜先知,但在這件大事上,諸葛同志卻是春江水暖鴨後知,這就讓人不可思議了。

七、強強聯手 相得益彰

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這句話用在呂蒙和陸遜身上,再合適不過。特別是陸遜,小荷才露尖尖角,人小鬼大,狡猾狡猾的,故意用驕敵之策,先為關羽送上一杯忘情水,換關羽忘了誰是我,我是誰,一路西去不能回,然後呂蒙採取瞞天過海之計,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端了關羽的老巢。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招釜底抽薪之計,讓關羽徹底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歸。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陸遜和呂蒙天縱奇才,智力本就不在諸葛之下,套路一個接一個,讓人防不勝防。常言說的好,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呂蒙和陸遜強強聯手,焉能空手而歸,果不其然,幹了一票大的,不僅網住關羽這條大魚,而且趁勢奪回了荊州。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八、兩面夾擊、家賊難防

如果後方穩定,關羽後顧無憂,想來樊城之戰關羽尚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最不濟,兵敗後也能。可惜事與願違,後院起火。孫曹聯軍兩面出擊,關羽腹背受敵,成了夾心餅乾。正面樊城戰場關羽貌似無限風光,背後荊州卻是這裡的戰場靜悄悄。屋漏偏逢連陰雨的是,了,這才叫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有人說了,之所以出現家賊,還不是關羽一手造成的。關羽出征前如果不打傅士仁和糜芳,事後不重用二人,何來家賊。此話差矣,我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現在,我們還要講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呢。

人倒黴時,喝口涼水都塞牙,此時的關羽,敗勢一定,也難怪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了。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九、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亂戰三國,精英匯萃,在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我們可以不識呂蒙,但"吳下阿蒙"及""這兩個成語或典故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能夠大浪淘沙、流傳千古,乃至爾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就充分說明了呂蒙的魅力和才幹。不得不說的是,呂蒙並不是一個創新型的人才,但絕對是一個學習型的人才。從荊州一戰看,首先,為對待俘虜,並沒有採取大棒政策,而是採取懷柔和感化的心理戰,關公率兵回奪荊州時,吳軍四面圍攻,手持白旗招颭,上寫"荊州土人"四字,以分化荊州人心,這一招可謂深得劉邦四面楚歌的真傳;對待已方兵士,劉備用摔阿斗的方式收買人心,呂蒙現學現賣,用痛殺鄉人的方法同樣達到了拉籠人心的目的;其次,為絕關羽後路,於小路十面埋伏、層層設防,這一招與赤壁之戰時諸葛亮智算華容何其相似。

失荊州這個鍋關羽一個人背不了

正是:

關羽是人不是神,一人難以定乾坤。

世人皆言大意根,豈料內中別有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