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一句古话“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调皮不懂事多半是家里的父亲不够严厉,孩子不怕家长造成的。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我的同事小王平时对人都很温柔,从不见他对别人发火,这天孩子放学到公司边做作业边等小王下班,没过一会儿,却看到小王的儿子面对着墙站着,孩子明显是刚哭完还在抽泣,眼角的泪水看了让人好心疼,没想到小王还跟孩子补刀说:“好好反思,要不然不用吃饭了。”

小王的声音不大却十分严厉,听了我心里都哆嗦,从没见过小王这样凶,我问小王孩子犯了什么错,发这么大的脾气。小王说:“没什么大事,写作业不认真,解方程十道题做错六个。”我听了感觉很疑惑,既然没什么大事,为什么要这样对孩子?我问小王“平时看你脾气那么好,没想到教育起孩子来这么严格啊!”小王听了似乎很满足,对我讲述一番道理,他说“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容易叛逆,即使是小错误也要对他们严厉起来,让孩子怕你,这样你在孩子面前才有威严,孩子才会不敢犯错。”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看来小王也是“严父出孝子”的忠实拥护者,可是我却不禁怀疑,“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真的适用于现在的教育吗?事实上,答案是否定的,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其实孩子成功与否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孩子的人生之路必然会南辕北辙。

一、“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出处和意义

1、“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的出处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出自清代作家的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这句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支撑的,因为当时的社会依然是儒家的“忠孝”思想当道,这种思想强调“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实质上是为了让不同地位的人都能够按规矩行事,以家族为一个单位,让家长的妻儿都服从男子的意志。

实质上这种教育思想是服务于当时君主集权的特定历史背景,他们认为,如果家长的孩子能够绝对服从父亲的意志,那么就能把社会隐患杜绝于萌芽状态。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2、何为“严父出孝子”

对于古代人来说,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能否成为王侯将相,北魏皇帝拓跋焘被认为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典型人物,他从小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之下习武射箭,十二岁就带兵打仗,表现出惊人的谋略,十六岁继位成为少年天子,三十岁的他一举统一北方。

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人们有目共睹,年幼时严厉的家教和意志的考验,对他的成功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正是这份年少的勇猛毁掉了他,继位后以残暴闻名,最终也在壮年时死于非命。严父的确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子,但是这位严父首先也有皇室的血统,除此之外,拓跋焘式的集勇猛和残暴于一身的人才,显然在当打中国社会无从立足。

3、何为“慈母多败儿”?

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个孩子在母亲的慈爱下长大,准确的说是母亲的溺爱,他和别人打架,母亲从不批评他,他偷了东西,母亲也会纵容甚至包庇他,他长大后,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强盗。最后,他被官府捉住,并判了死刑,行刑前,他请求见母亲一面。母子相见后,母亲抱着儿子大哭起来,谁知,他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说:“这都是你的错,小时候我做错了许多事,你都不教育我,才会使我落得今天的下场。”后人便有了“慈母多败儿”一说。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受到了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当时这句话有很大的警示意义。但是在现在这句话让很多家长误解了“严父”的含义,认为对孩子越凶越好,能打就不要骂,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并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慈母=败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1、慈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在这句话的语境当中,慈母的含义并不是慈爱的母亲而是溺爱孩子的母亲,溺爱孩子的母亲,喜欢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愿望,没有原则,在孩子犯错时,也包庇纵容孩子。这样的母亲会养成孩子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他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后果而一味任性行事。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2、母亲是不是不可以慈爱?

母亲不可以慈爱吗?当然不是,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打击和苛责,还需要鼓励和相信。慈爱的母亲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温和,他们也会懂得尊重他人和爱护他人,母亲温柔似水的形象会让孩子内心感到温暖,孩子在母亲的鼓励和呵护下性格会更加积极向上。

3、母亲在孩子成长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生理上对自己的母亲亲近,每个母亲也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是疼爱要讲究限度,不可以没有原则地宠溺孩子。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情商,母亲给孩子以柔和的形象,母亲更应该教会孩子善良乐观,用慈爱感恩的心看待世间,母亲在孩子面前懂得示弱,孩子也会懂得关怀弱者。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溺爱孩子的母亲无疑会毁掉孩子,但是并不是说母亲要放弃慈爱的本性,在合理的限度内关爱和呵护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被信任的,对孩子的人生是十分有益的。

三、家长该如何正确的运用“严父慈母”,让孩子更优秀

1、父亲要有原则

严父并不是让父亲要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而是要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父亲要让孩子知道规矩是严肃的,是不能轻易违反的。父亲要养成孩子的规则意识,对于一些原则问题,孩子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并不一定是要对孩子肉体惩罚。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2、不要过分严厉

有时候家长对孩子严厉一些,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一些效果。孩子可能会为了不挨骂而努力学习,可是这种严厉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地主动去学习,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会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同时,过分严厉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会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养成反社会人格。

3、多沟通,多理解建立弹性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要为孩子确立原则,但是不能一刀切,要有弹性,这样才能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规则的目的并不是惩罚,在对孩子惩罚之前,一定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如果孩子在做错事之后,及时认识和改正,并且已经悔改了,那么规则的意义就实现了,并不是一定要惩罚孩子。

你对严父慈母的真相了解多少?对教育的误解是阻碍孩子成功的原因

新时代赋予“严父慈母”新的含义,父母只要正确理解,才能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父亲不要一味打骂孩子,母亲不要一味宠溺孩子,在理解和尊重中教育孩子。

各位网友,大家觉得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欢迎分享。

我是娟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