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園:它很重慶。

聊聊中央公園。

從2013年香港置地拿地到現在差不多7年的時間,目前套內均價2萬,部分樓盤洋房單價達到2.3萬,與北濱沿線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小,甚至有後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的趨勢。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3個,一是重慶多組團、多中心的規劃特點,二是這個版塊在業態上有明顯差異,三是房子的價值-價格一定是由需求所決定,地價是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很多朋友說這個地方距離核心區又遠,價格還這麼貴,感覺無法理解,其實放輕鬆就好。只要周邊區縣及外地人口還在來這裡的路上,那就不要太過去擔憂它的未來,再說它的未來也不會因為個人意志來決定。


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中央公園只有一條輕軌,居住氛圍還沒有起來,商業還在建,道路上跑的大部分還是工程車,完全還處於發展中,就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卻能叫板重慶的兩濱一嘴,只能說這樣的發展邏輯:它很重慶


至於它的未來怎麼樣,是否如規劃所描述的那樣成為重慶主城新中心,那得問你自己是否願意去哪裡住。換個角度來講,如果你打算200萬在北區買個3房,你的工作地點又在長江以北,你的首選項是照母山、禮嘉、悅來、蔡家、水土、中央公園你會選哪個?

中央公園:它很重慶。

照母山:套內90平的三房,小高層;

禮 嘉:套內110平的四房;高層,不看江;

悅 來:套內120平的四房,小高層,看不到江;

蔡 家:套內130平的四房,疊拼或大平層,側看江;

中央公園:套內100平四房,小高層,看不到公園。

選擇有很多,就看你稀飯哪裡。

沒有對和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其實這就是北區,不跨江的北區,選擇的基本面也就是這個樣子。

要輕軌,要商業,要教育,二手房的大門永遠敞開著。

很多時候,不是這個世界為難人們,是人們要的太多。

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人生的艱難選擇,選擇伴侶、選擇工作、選擇房子,每一個決定背後確實需要仔細推敲,在這個過程中會絞盡腦汁,一邊崩潰,一邊前行,一邊拼盡全力。


我們希望的是低價買好房,這裡的好包括:升值能力強、沒有坑。

升值能力強。作家劉亮程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房子的未來會怎樣,誰又能準確的預估。

沒有坑。近兩年維權事件比較多,這和房開利潤空間被壓縮和網絡快速傳播有很大關係,以前維權就很少嗎?這導致人們在買房這個事情上變得異常謹慎,深怕自己就踩在那個雷上。對於這個事情,看運氣吧。如果真踩上了,合照一張留個紀念,然後再報警維權,除此以外,也沒有第二個選項。


再說回中央公園。

它有三個賣點。

公園:國內第一大,世界第三大開放式城市中央公園。很大,去逛過幾次,從沒走完過。真正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樣的大公園和幾百畝的公園沒多大區別,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步行距離也就2公里左右,距離遠了就雙腿發軟,心往家飄。

商圈:360萬方兩江商務中心。五大知名商業品牌,近兩年會陸續建好投入使用,繁華指日可待。

名校:巴蜀小學、八中管理校。這兩所學校只是少數人擁有而已,它的作用僅限於吸引更過的關注。

宏大規劃、配套聚集、房企扎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就是中央公園,這就是單價直逼兩濱一嘴的核心原因。


說了很多它的好,那是不是適合所有人呢?

不是。

連通這個版塊的主要是三條道路:金山大道、金開大道、同茂大道,軌道有10號線和9號線。如果通勤時間超過1小時,那麼這個地方就不適合。還有另一個因素,家庭確實需要一個4房,預算200萬,希望買一個居住舒適的房子,那麼這裡也不適合,因為在這個版塊只能買一個緊湊的四房。


最後聊一下升值潛力。

絕大部分區域都是大同小異。水漲船高的道理大家都清楚,差異僅在於你所在那條河水流入的多少以及這條船有沒有漏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麼到底什麼是地產行業中的水?

通貨膨脹到底貨幣購買力下降,這一點我麼感觸很深,M2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人口淨流入是房地產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什麼現在三四線城市出臺各種扶持政策,那是因為需求端在萎縮,沒人啦。

同樣的道理,那個版塊的人必須去、願意去,那麼這個版塊就就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