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可以投资吗?

学区房投资关键在于“学票价值”未来是否还有升值空间。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楼市“小阳春”还没有出现,但学区房日渐升温,个别城市甚至非常火爆。

如果仅出于孩子上学的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虑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学区房,这种行为更多是一种消费行为。

而如果考虑学区房投资,那么就要考虑其投资价值,去寻找价格与价值偏离的低估的学区房。

我们知道,学区房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一是地段价值,另一部分是学区价值,或者叫“学票价值”。

显然,对于学区房而言,关键在于考查其“学票价值”。也就是说,学区房能否投资,关键要看是否能找到“学票价值”低估的学区房。更进一步地说,我们需要分析“学票”的发展趋势。

比如,有的地方“学票”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可能5万、10万就能解决“学票”问题,如果未来这个可能性还存在,甚至有更多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票”,那么你就要考虑,你溢价几十万、几百万去买学区房,是否以后能够再收回这个投资。

比如,有些地方在搞“多校划片”,也就是,将一个片区的多个学校,其中有牛校,也有渣校,打包在一起,通过摇号的方式决定你能上哪所学校。如果你买了所谓之前能上“牛校”的学区房,赶上政策变化,那就只能承受损失了。相反,如果你买了之前所谓“渣校”的学区房,也许还有上涨的可能。

再比如,有些地方的私立学校很好,也可以招收全市或者全区范围内的学生,但未来可能进行改革,统一实行划片,就近入学,这样,对于那些本来考虑通过花钱上这些私立校的家长而言,可能就不得不考虑购买学区房,而对于这些私立校划片范围内的学区房而言,也许就是一种利好。

因此,学区房受政策影响很大,购买学区房一定要关注学区政策的变化趋势。

另外,抛开政策因素,我们来探讨一下学区价值。

一般来说,影响一个学校好坏的主要因素是生源和以师资为代表的学校管理体系,而这其中又以生源最为重要。

学区房可以投资吗?


如果是差生源、差师资,无疑这种就是普通学校,“学票”没有价值。相信谁也不会去溢价买这样的房子。

如果是差生源、好师资,如果生源不改善,这样的学区未来堪忧,大概率“学票”价值会下滑。买了这样的学区房,大概率未来只能亏本出售,收不回投资成本。

如果是好生源、好师资,无疑是当下最火的学区房,争相追捧,一房难求。通常来说,这样的学区房也很难有低估的可能,除非去找一些捡漏的机会,比如业主急用钱、急售。

如果是好生源、差师资,或者说师资暂时不是太好,这类往往是一些新学校,或者是新区新建的配套学校,高素质的家长扎堆,牛娃扎堆,但由于学校是新建的,或者是牛校的分校,还没展现出学校的价值,有些人还在观望,学区还没得到市场的追捧,房价价格还相对比较低。这样的学校未来大概率是会趋势向好,是学区房投资的潜力股。

由此可见,学区房能不能买,不论是刚需还是投资,都需要考虑政策因素,以及学区的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了趋势,选对了标的,就有可能买到低估的房产,未来获得可观的收益,否则可能就会血本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