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最有名的莫过于'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和南京。这其中的南京作为唯一一个在南方的城市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和历史。

南京附近早在一百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位于南京市郊的汤山,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南京猿人化石,是中国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而南京的建城史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71年,当时的楚国在现在南京市六合区设立了棠邑并委派官员负责管理。一直到公元229年,东吴大帝孙权在这里建都后,南京从此开始正式走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舞台。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到了六朝时期,随着衣冠南渡,南京(当时名'建康')不但为汉民族华夏文化之保存了正统,更是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都市,与远在西方的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其后直到公元1368年明朝太祖朱元璋正式定都南京,千百年以来南京都是中国南方地区最为富庶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历时二十七年修建而成的南京明城墙至今为止依旧保存完好,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根据中国古代天文星象和传统礼制建造的南京明故宫是中世纪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后的北京紫禁城也都是照此仿制的。而已经毁于战火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是中世纪时期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也被誉为'世界中世纪八大奇迹'之一。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太祖朱元璋征战

随着历史和朝代的变迁,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数十次改换过名称。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南京的曾用名就多达七十多个,如建康、秣陵、秦淮、白下、应天等等不胜枚举。这在中国的城市历史地名上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可在这些众多的历朝历代正式称呼之外,偏偏南京却还有一个非正式称呼的名字——'徽京'。

要说到'徽京'这个称呼的来历,咱们就不得不从明朝开始说起。自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原来的首都南京还依旧保留了其政治地位,并且将南京以及其直接控制的地域称为'南直隶',以示和北京所在的'北直隶'相呼应。这一名称和国都地位一直被保留到了明朝灭亡。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等到了清兵入关后,清朝政府虽然延续了之前明朝的行省制度,但却废除了南京国都的地位,将其所在的'南直隶'改为了'江南省'。

但问题就来了,这个新出现的'江南省'统辖的区域实在太大了,不但地域辽阔,由北至南跨越了黄河、淮河以及长江流域,更关键的是掌控着当时整个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域,无论是粮食作物产出还是给朝廷的税赋几乎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文化方面这里也几乎占据了自明代以来科举进士的半壁江山。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前朝(既明朝)的龙兴之地,民间反清复明的抵抗运动也十分的活跃。这样的一个大省给清王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清朝政府及其统治者想到了一个办法,也就是分封而治。在康熙年间清廷下达命令将当时的'江南省'一切为二分成了东西两个单独的行省,于是江苏省和安徽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南京明故宫遗址

江苏省由'江宁府'(今南京)和'苏州府'两府首字得名,省府设在南京。而安徽省则由'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得名,省府设在安庆,后转为'庐州'(既现在的安徽省省会合肥)。

可是这样的划分,看似是将一个偌大的'江南省'给切割了,可实际上江苏和安徽两省却并没有真正的分家。无论是从曾经的历史还是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各个方面,苏皖两省都还是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且两个省在官员和驻地上十分的复杂,比如两江总督驻地在江宁(今南京),可实际掌管一省军权的江苏巡抚却驻苏州。最为可笑的是,乾隆帝在位时期打破了每个行省一位布政使(类似于现在的省长)的常规,在江宁和苏州各设立了一个布政使,从而苏州布政使驻苏州,江宁布政使驻江宁(今南京)。

看似很闹腾的江苏省,却偏偏还有个刚被分出去不久的'亲兄弟'——安徽省。自打康熙六年左右开始,虽然'江南省'的名称还在,可实际上已经被一分为二成为了江苏和安徽两个独立的行省。原先的'江南省'左右布政使被改为了江宁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因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一直悬而未决,造成安徽大部分省一级别的官员实际上都是在南京办公,比如安徽布政使的衙门就设立在江宁,一直到乾隆二十五年才从江宁迁往安庆。可想而知,在长达将近百年的时间,安徽的老百姓想要去省里告状打官司甚至是办事都必须要跑到南京来才行。而不单单是打官司告状这些事情,实际上苏皖两省在考试上都是统一的。一直到清末,安徽的生员都要到南京的江宁贡院参加乡试。而且两个省的官员也都要接受统一的江南道监察御史的巡查考核。这在当时的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待遇。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明成祖朱棣画像

到了清末民国的时候,随着社会动荡和经济文化逐渐向沿海地区发展的原因,已经被分开的苏皖两省在很多方面开始出现了差异,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徽商作为了一个主体看似根还在老家安徽,可实际上经营与生活等等方面全都逐步的转移到了江浙一带。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安徽省在各个方面逐渐的和江苏省拉开的距离。不过由于从南向北的铁路修建,却又将江苏和安徽紧密的拉在了一起。因为江苏内部苏南和苏北的矛盾,在清末民初修建铁路的时候,故意没有从更为便捷的苏北经过,反而是转道安徽,由南京浦口始发经由安徽的滁州、宿州、蚌埠在到达江苏最北端的徐州后再一直往北。这无形之中又将安徽和南京更加的拉近了一步。

除了以上的历史渊源,因为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紧靠安徽省,周边和安徽的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地区接壤,而且作为区域性大都市,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等方面对于周边这些地区的辐射作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后,不少的安徽人离开家乡出外打工,而首选一般都是江浙两省,尤其以江苏省会南京为最多。而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更是跨越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如今南京的地铁都已经规划到了安徽滁州市和马鞍山市。许多皖南的城市,比如宣城、芜湖等地的老百姓,如果要买大件或者新潮的东西,很多都会选择去南京,而不是来省会合肥。其次,安徽一些本土企业家,更多地都是将企业的总部设在南京,并在南京长期发展,而不是选择合肥,这一点,可以举很多例子。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南京也就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徽京”。

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徽京”的历史由来

南京晚晴时期的'江南贡院'

虽然'徽京'这个称呼有些戏称的因素在内,可是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历史和经济文化对于人们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所带来了巨大的变迁。像南京这样几乎都快被外地人'占领'的例子在如今的中国大地上不断的上演着,可也正是因此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人。未来我们将再也没有地域的偏见,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也将更加的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清朝文献通考》

《清代官职年表》

《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