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中国打赢了甲午战争,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模样?

黑骏马163253723


甲午战争清王朝能够获得胜利吗?

很难。清王朝的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只是精英阶层的救亡运动,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并没有参与其中。中国强军原本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像清王朝花费了大力气打造的一柄利剑,由于缺钢少铁,只能在木质剑身上覆上一层精钢。看似光彩夺目,也能寒气逼人,然而一旦置身于战斗中,外层的精钢损失,木质的剑身裸露后,再无一战之力了。所谓的蜡头银枪,其如是也。日本敢于以小搏大,应该也是看准了清王朝外强中干的本质才决意铤而走险。

(铁甲舰的第一次海战:黄海海战)

不过,如果就此判定清王朝输在了封建帝制,输给了浩浩汤汤的世界潮流,这种说法起码在1894年之前并不公允。因为北方的俄国在灭亡前几年,也是封建帝制,其反动程度丝毫不比清王朝差。在1861年还有大量的农奴存在,工业化也是1890年才开始,但是这不妨碍俄国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中的一员。

所以,清王朝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的缺失,使得清王朝不敢也不能启发民智,发动民众。时代发展到近代,国家之间早已成为全民竞争,而清王朝的政权特点使得他们开放“柳条禁边令”都心不甘情不愿。200多年的统治,虽然天天叫着“奉天承运”,却始终没有形成全民认同的合法性,得到全民的效忠。这是清王朝的封建帝制与沙俄的封建帝制最大的不同。所以沙俄有底气在日俄战争输了之后,跟日本叫嚣继续打,一两银子也不赔,而清王朝在日本深入山东、辽东半岛时,就已经坐立不安,急切地要割地赔款了。

所以,清王朝如果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日本,只能是在战事初起时,速战速决,迅速击败日本这一条路径。一旦迁延日久,必然要考验清王朝的政权合法性,战争也会“不败而败”。

那么,就按照这样的历史脚本来设想把,淮军将士们奋勇争先,神勇异常,在朝鲜和黄海海战中都获得大胜,日本20多年来所苦心经营的联合舰队覆灭,强国之梦破碎,被迫承认清王朝的远东霸权。

在此,还需要认识到,任何战争都只是政治的延续,甲午战争也不例外。这一场战争是光绪帝亲政后意欲收回皇权而力主发动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甲午中日战争的策源地实际上有两个:一个在东京,一个在北京,两边都有人想打。相比而言,北京的皇帝更为急迫,因为东京的天皇订购的三艘“无畏级”战列舰还没有交付,日本联合舰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北洋舰队。

(日本天皇节衣缩食支持海军发展)

一旦战争打响,不管胜败,皇权都会集中在年轻的皇帝手中;而以慈溪和李鸿章为首的后党,胜则功归皇帝,败则实力与威望俱损,其政治地位都会在战争中动摇。所以,在1894年至1898年这5年时间,是光绪34年皇帝生涯中掌握实权最多的时期。

如果大胜日本,光绪皇帝英明神武,在满朝文武大臣的支持下夺回皇权。此时的光绪皇帝只有24岁,正是有着政治憧憬和抱负的年龄段。洋务运动以来的既得利益群体,很多人都已经老了,他们占据着帝国政治舞台已经30年,都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由此,具有实权的皇帝周围,会逐渐形成少壮派的官僚集团。这些人都是留过洋的,甚至很多人还深入考察过日本、俄国、西洋诸国的政治、经济史。清王朝早已不是锁国时代的蒙昧无知,对于世界形势会有明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怀疑清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却不能怀疑其官僚集团的精英程度。

因此,甲午战后的清帝国,洋务运动将会走向深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工人逐渐增多,官僚资本家、实业家会逐渐成长为新的乡绅。中国社会会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中,再次获得发展的契机。

(中国的洋务运动将走向深入)

鉴于新疆、台湾故事,清王朝在边疆战争后,一般都会选择设立行省,以此在国际法上确立国土范围,派遣流官治理,以收远人之心。因此,在甲午战争胜利后,清王朝鉴于朝鲜的战略地位,会取消朝鲜的藩臣资格,纳为领土,设立朝鲜省。

对外战争获胜,开疆拓土,有此两件大功,光绪皇帝的皇位算是稳当了,由于御敌有功,清王朝的统治有效性得以维持。然而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在天平天国时就已被消耗,汉族官僚逐渐成为清朝的各地督抚。甲午战争取胜的军队也以淮军为主,战争胜利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淮军不仅没有被裁撤,反而得到了加强。因此,清王朝统治阶层的汉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晚年的李鸿章曾转任两广总督,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有意让两广独立,请李氏做总统,后来此事不了了之。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清帝国从未出现的二元政治的局面,以满清、蒙古贵族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与日渐掌握军政大权的汉地官僚集团,各自为政。清帝国政治形式随着洋务运动深入发展,封建官僚将会转变为资产阶级,会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而且,这种要求拥有武装势力的支持,显得光明且正义。

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将会突破更多的封建专制制度。与1911年民族解放性质的革命相比,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只会要求变帝制为立宪,原有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不会被大范围取缔,因此会得到阻碍势力最大程度的容忍——他们会失去政治权利,得到的将是国家法律承认的财富补偿。清帝国最后的庆王爷之贪婪,早已成为京城公开的秘密。

对一个掌握实权的,敢于在列强环伺的环境中,启动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不应怀疑他想成为优秀的皇帝的政治理想。在资产阶级逐步占据朝堂和地方后再进行的变法,将会更加具备可操作性。此时的变法,不会因为救亡图存的迫切性而流于空想,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水到渠成之举。

此时,恰好处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由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形成时期,中国的引进外资(英法都是高利贷国家)正当其时。英法列强要求的是商业利益,当中国经济发展,市场容量增大,英法都将从中获益。征服中国,对英法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列强支持下的清帝国洋务运动)

唯一的威胁来自北疆——俄罗斯对东北和朝鲜的野心将会随着清王朝将朝鲜纳为领土而倍受打击,从俄国策划了“三国干涉还辽”就可以知道俄国将东北地区视为禁脔。而英国忌惮于俄国的全球扩张,一直在远东地区寻找战略盟友——《英日条约》即是这一设想的产物。日本被击败,英国将会在政治、经济的考量下选择与清帝国结盟。俄国与清帝国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战,时间也会是1905年前后,届时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刚刚通车。

清帝国有着不错的外交关系和不俗的经济实力,可以应对俄国的战略压力。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也会拉拢清帝国入盟,然而与英国有着盟约的清帝国,更大可能会加入协约国,中国将会在随后的巴黎和会上正式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以上所有的YY和脑洞都是寄托在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产生政治革新,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同样也是政治合法性的体现。任何逆潮流而动的政治制度,可以阻挡一时,却终不能改变这浩浩汤汤的世界潮流。

年轻的光绪皇帝获得皇权,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满清守旧势力。帝国少壮派执政团队的组成,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运就远远不会是晚清末年抽心一烂,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正在上升的国运,使得中国因为经济发展而逐渐平稳的社会矛盾再次尖锐起来,摧毁了中国的政治秩序正常发展的进程,最终形成了民族解放性质的革命。同时,这种影响还使得中国境内民族问题的影响一直遗留至今,中国人用时百年,也未能完全消弭。


而知而行


不是给一些热血沸腾的网友浇凉水,也不是为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泄火!而是必须客观的认识当年甲午战争我们为什么在兵力、装备和国力都战上风的情况下,反而被我们的看不起的岛国日本无情的击败!正视历史并清楚的认识我们的不足才能从历史教训中学到东西,甲午战争若我们打赢了,极有可能结局更加悲惨!



甲午战争的战败实际上起到了水落石出和撕破遮羞布的作用,以甲午战争以前,整个社会氛围从上到下都洋溢着清朝似乎又回到了泱泱大国的地位,海军舰队规模亚洲第一,何其霸气!



而当时清政府之所以有这种自满骄傲的态度,源于洋务运动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很骄人的,钢铁冶炼、舰船制造等已经初具规模,和日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洋务运动只相当于对晚清政府的孱弱的一种修正,这就相当于在已经被水寖泡的松软的土地上兴建高楼大厦,垮塌是必然的,而作为压垮这一根稻草的恰恰是宿敌日本人的野心扩张!



假如甲午战争我们战胜,那意味着日本人的赌注是失败的,日本人会再次闭关锁国或者韬光养晦,而大清帝国的那种洋洋得意的自大会继续延续,继续如皇帝的新衣一样洋洋得意的耽误战略觉醒期20-50之久,当然没了日本的竞争,列强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大清帝国身上,也许会借助大清帝国的战胜日本的余威牵制沙俄,但影响力不过是远东或者中亚!



而对当时世界的中心欧洲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一点都不影响欧洲继续进行工业技术能力提升,差距或许越来越大!没了日本的威胁,大清帝国不会继续维持一支耗资巨大的现代化舰队,当然已经有的可能会继续维持,但更新换代或者和跟随欧洲强国发展是不可能的!



当时我们虽然基础工业有一定的能力,但在造船工业上也仅仅是能建造船壳而已,蒸汽机和武器装备全部依赖从西方进口,以汉阳兵工产为例,直到民国时期都造不出可以制造枪管的高性能钢材,若在自大下去,当西方内燃机普及后,大清帝国或许会像印第安人一样被消灭,到时候就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是彻底被西方殖民者瓜分殖民的殖民地!


嘟嘟超


如果,如果我们当年打赢了甲午战争,中国也许有新的命运吗?

当时世界列强对满清颇为刮目相看,北洋水师世界第七,亚洲第一,而且当时中国的战争潜力很大,中国近代矿业已经开始机器采煤,开平煤矿在1894年产量达到24.7万吨,1893年竣工的汉阳铁厂,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设备,拥有10个工厂,3000多工人,生产的铁除供应国内,还出口到美日等国。1879年在天津成立的电报总局,到1885年,沿海、沿江各省都架设了电线,连厦门和台湾之间都架设了海底电缆。这些官办的洋务运动都是按照世界级最高标准打造的。

所以甲午战争列强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日本如果向大清国挑战,必败无疑。

继续回到假设

假设我们赢了,英国一直在静静地观察,寻找他遏制沙皇俄国的远东帮手,他犹豫到底是选大清还是日本,我们和日本的国运之战,谁赢了他就选谁(可以说我们失去了一次成为世界列强之一的机会)!

如果我们赢了,我们就成为英国(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在远东的盟友,在1904年和沙皇俄国再来一场国运PK,这我们得有多好的运气才能在这场比武中PK获胜?!

如果我们被沙皇俄国打败,就回到了甲午战败的那个时间点,继续演绎下去。

结束语

我们之所以被打败,不是输给了运气,而是大清的制度输给了他们,虚胖的大清一战就原形毕露。北洋水师远谈不上是一支现代军队,终究是一只有着现代装备和现代制度,却无现代理念的腐败的封建军队。

我是爱聊三国聊历史的天下会会天下,请随手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历史课本上称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如果我们打赢了甲午战争会怎样呢?


如果打赢了甲午战争,清政府在世界上及西方国家眼里的威望必将提升,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化也将大大加快,洋务派实力的不断增强或许会更早更实际的推动国家的宪政,清政府的灭亡将会推迟。不过爱国志士依然要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艰苦奋斗,马克苏主义依然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

即便我们真的打赢了甲午战争,历史的大方向是不会有太大偏差的,毕竟我们依然落后,清政府统治阶级依然是以慈禧太后为主,西方列强依然将我们当成是待宰的羔羊。如果我们打赢了日本,我们也将是残胜,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或许1905年的日俄战争,与俄国对抗的就是我们了,我们可没有太大的胜算。

如果打赢了甲午战争,日本的崛起也将会延后,我们对于日本的民族有信心依然存在,对于我们和世界这都将是利好。以日本崛起必将执行的大陆政策,我们与日本之间的再一次战争将无法避免,到那个时候谁赢谁输也将是一个未知数。

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许会短暂改变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参见中法战争的胜利及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但是作为一个积弊难返、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的国家,变革与革命最终会狠狠砸碎那个封建的中国。


古生物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是清朝灭亡的导火线,有因即有果,清朝灭亡是果,而甲午海战失败即是因。而甲午海战是果,清朝把封建皇权统治阶级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那就是因。

有这样的因,甲午海战打得过我才要怀疑日本人的智商!

那么我们假设甲午海战赢了,不是日本人能力原因,而是因为中国有一个洗心革面为国为民的大清政府,那么日本面对的将不会是一个把海军经费用于慈禧大寿搞得武器年久失修导致舰炮炸膛的军队,而是一只铁血高效的军队。那么哪怕日本作战理念确实先进也不可能打的过北洋水师。

如果历史是这样,那么民国也不会出现,国父孙中山也不会有市场。蒋介石也更加不知道是哪号人物,校长也就没有机会发动中原大战使得日本有机会趁虚而入了。

如果历史是这样,那么二战之时中国会非常强大,动动手指就能灭了日本。如果清政府加入德国阵营,那么苏联面对的将是两个德国级别对手,日本撑的天数以周算,苏联怕也就一年半载。亚洲大半入了中国之手,欧洲非洲和大半个中东都被德国控制。美国也就是时间问题,也许上个世纪中业美国就被瓜分掉了。世界会是中德称霸时期,最终结果也许今天就会有答案。

如果清朝不与德国同流合污那么大清也能保东亚太平一方。还能学美国发发战争财,最终中国整合了现在的东亚三国,然后开启中苏美争霸时代。无论结果如何,中国会比现在的中国强大。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要日本不是猪中国甲午海战就不可能赢,因为!少数名族政权不会去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不会把每个国民都当成同胞。


孤空之星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蝴蝶效应。那么对于一次影响国家命运,世界格局的战争来说,可以引起的震动自不必说。如果当年中国打赢了甲午战争,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模样?我们可以顺着历史的脉络推理一下。

首先看一下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影响。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直接加速了苟延馋喘封建统治的灭亡。日本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取了巨额款项,迫使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这为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全面侵华战争做了准备。

其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探索,诞生了我们伟大的党,带领我们不断斗争。赶跑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日本则把通过对外扩张和掠夺作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捷径,恶贯满盈,最终恶有恶报,在侵华战争中落败,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的国家,背上了千古的恶名。

历史的车轮总的来说滚滚向前,先进的生产力,制度必将取代落后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虽然是我们的耻辱,让我们蒙受了很大损失,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个过程。具体是多少年,大家自己想象。


谈古论今涨姿势


如果甲午战争赢了,只有一种可能,中国购买了智利的新式战舰,日本海战失利,被迫退守本土只能失败。但日本早有二手准备,甲午战前,日本明治天皇就认为拿三景舰的3门320大炮去对付定远镇远的8门305大炮有些天方夜谭,所以早向英国订购了前无畏战列舰富士八岛,纵然联合舰队兵败,全部沉入大海。日本也会继续节衣缩食,等富士八岛回国后,和我们再一决胜负,到时中日两国又要进行世界近代第一次蒸汽动力大炮巨舰的较量,定远镇远和卜拉德白郎古恩卡拉达能否打赢富士八岛就是未知数。而英国早有在远东寻找遏制沙俄扩张的盟友,中国打赢并受到损失他求之不得,正好可以控制中国并遏制俄国,毕竟,中国和沙俄都是庞然大物,鬼会把日本那样的弹药小国和沙俄当成对手。还有之后的日俄战争,那这重任就落到中国头上了,不要以为赢了甲午战争就万事大吉了,挑战多的是。


qzuser61187117


如果?这个如果很有趣。

如果清军取胜,局面会更加复杂。清军对日的主力是淮军,李鸿章的买卖,而李又是慈禧的重臣,二人相依为命。甲午战争的中国内部动力是光绪帝向慈禧发起的夺权运动,手无一兵的光绪皇帝积极对日宣战,死的是淮军,建的是帝业。实际上,由于战败,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都是淮军的责任,是淮军的错,是慈禧的错。所以,甲午战争之后,光绪一度得势,罢免了手无一舰的李中堂,挤兑了老佛爷,借民愤官忧用自己新提拔的人搞起了戊戌变法,削弱慈禧的势力。可以,慈禧很快翻盘,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还杀了珍妃给光绪看,灭了支持光绪的臣子。

那么,如果甲午战争清军胜利了呢?恐怕局面会更加复杂。光绪皇帝会在胜利前夕搞起御驾亲征,抢夺果实,树立自己的形象。而淮军则可以邀功取宠,强化慈禧的地位,所以中国还会有一次激烈的斗争。

外敌入侵在那个时候更多是要钱,要贸易权,要其他特权,而不是一定要占领这个庞大的帝国,即便是领土贪得无厌的沙俄也更多是在北京管辖困难的边缘地区做文章,很难以一己之力全部占领中国大地。对于统治阶层,外敌是肢股之患。而农民起义更加有威胁性,比如太平军捻军等等,几乎要了命了,然而这仍算是肘腋之患。对于最高统治者,其身边对其权力构成挑战的势力,才是最要命的心腹之患。所以,对日胜败都是一种结果,不如对内镇压有意义,更不如搞掉政治对手有意义。

一个大国如果要做什么事,要看谁在里面得利。是谁,要图个什么,谁反对,谁支持,包装成了什么,阴谋阳谋都有哪些。这些如果不解答,就没必要去研究国家的行为。

你说,如果清军胜利了,谁得利?谁损失?


吉用时代


其实进入20世纪,未来国运会怎么样,跟国力无关,跟站队有关。

也就是假设大清在甲午打胜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站哪一边?

很遗憾的假设,大清打赢甲午,很有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在同盟国这一边。

首先,德清没有矛盾,没有甲午自然不会有青岛胶州湾一事,那么德国是西欧唯一没有欺负清的列强,民众自然更喜欢这样的国家,包括官员甚至帝王。

其次,德国的帝制更符合清的政治制度。对此帝王有天然的好感,肯定对立宪的英国跟共和的法国没有好感。如果走得太近,万一民众有此想法怎么了得?还是跟德国走近一些,告诉民众有皇帝国家更强。

第三,甲午如果打赢,清与俄的矛盾是最深的。清会索取远东之地,而俄对清东北也不会放弃,两国必有一战。俄既加入协约,清必不会加入协约。

结局嘛,看看奥匈帝国跟土耳其帝国就知道清最后的结局了。





铯媒体


如果甲午战争取得胜利,那么日本的崛起将会得到暂时的遏制,清国会得意洋洋,也许东亚会一百年无战争。

也许中国人依旧留着辫子,普通百姓依旧贫困,八旗子弟个个威风八面,鸦片比大米还便宜,皇帝来了人人下跪。

也许中国仍然是科举制度,学子们寒窗苦读只是为了发财升官。

妇女依然缠足,富商巨贾可以三妻四妾。虽然科技也会影响大清国,但却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百姓的最佳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