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甲午战争,坚持打下去会怎样?

用户58934733210


不请自来,我是架空历史频道的北狼后裔,下面就有我来分析“甲午战争坚持打下去会怎样?

导语

提起甲午战争我们普遍会想到,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无能的清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使得我们赔偿日本两亿白银,同时最重要的是,将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台湾岛割给了日本,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那么如果清政府坚持打下去会怎样?

这得要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来分析

经济上

现在有不少人都认为甲午战争使日本财政紧张撑不了多久!如果清政府坚持打下去,那么日本会首先崩溃,但是这一看法并不正确,清政府未必比得过日本。

日本对中国开战后,共筹集了22523万日元的军费,到战争结束时,共开支了20047.6万日元,结余2475.4万日元。从表面上看上看,似乎日本筹集的军费已经花的差所剩无几了!

然而,日本的这个军费开支并没有算到《马关条约》签订之时,而是解职到了1896年3月,不但包括了之后日军进攻台湾的军费开支,还包括了安置退伍士兵等一系列开支。到签订《马关条约》时,日本的军费开支远远没到20047.6万日元这个数字。

另外,日本的这个统计数字中并没有包含在战争中所掠夺所得。据日方资料,日本当时共在战争中掠夺了价值8982.2万日元的物资和大约相当于3000万日元的现金。

所以在《马关条约》签订时,日本实际可用的军费应该已经超过了5000万日元,大约相当于3000万两白银。另外日本所筹集的军费,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所得,如果真的不够,大可以举借外债。在日本当时局势占优的情况下,要借外债并不困难。

而反观当时的中国国内情况恰恰与日本相反

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开支了6000万两白银,其中借了大约4000万两的外债。

时间来到1895年3月4日,当时清政府无论在海战还是陆战都失败了。从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战,清军遂全面溃退,而日军以微小的代价占领了朝鲜全境;

到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邓世昌以及全舰大部分官兵葬身鱼腹,壮烈牺牲;

再到1895年1月威海卫之战,清政府耗费重金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最后1895年3月9日,辽东大部分清军防线被日军击破,导致辽东丧于敌手。

此时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清政府要继续靠借外债维持战争是十分困难,所以实际上当时财政上应该紧张的是清政府,在经历以上这些战败,以及财政紧张,光绪只能承认战争的失败,由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到日本马关与日方进行谈判。

政治上

我认为很可能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下去,那么日本将攻占北京,而这个结果是慈禧和光绪都无法承受的,那么清政府的权威和威信将会进一步削弱,不仅如此国内的权力带来洗牌。为什么?

这得要从甲午战争前说起!

甲午战争前明治政府排了宗方小太郎作为间谍潜入中国,试探中国的民情,最后他得出结论:

“彼因起于满洲异族,夺取明亡之天下,正如元之于宋,出自异族而统治中国则一也!”

大致意思:绝大多数汉人对于满洲人夺取了汉人江山一直不服,满汉之争由来已久,因此日本政府觉得如果制造满汉矛盾,可以减轻日本在战争中的损耗。后来甲午战争开打,黄海海战日本获胜后,在入侵中国本土时,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不要抵抗日军,日本发布了居心可测的《布告十八省豪杰书》书中提到:

“满清氏原原塞外之蛮族,即非索命之德,又不行了无功于中国……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谐荣之宜,不有仇之情也。”

不仅如此,当时的汉人真的信以为真,据《日清战争实记》记载日军进攻满洲九连城时,当地老百姓箪食壶浆,迎接日军;在进攻岫岩的时候,当地老百姓跪拜相迎,还嚷着日军推翻满清复兴大汉江山;日军进攻盖平时,附近的熊岳城等地的青年,居然纷纷跑来解决日军的运输问题。由此可见当时,因为满汉矛盾,清政府很难让老百姓和自己一起齐心协力,而且没有像日本日本一样树立现代民族意识。

毕竟清政府是一个异族建立的封建政权,他们非常害怕汉人起义推翻自己。他们只是汉人的寄生虫,只要能保证自己的统治就行,汉族百姓的艰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割地赔款实在无关痛痒。

如果但是清政府不投降而是继续打下去,那么南方会出现独立的现象,原本已经逐步做大的汉族官僚集团会脱离清政府的宣布独立,并且列强也会扶持新的代理人,中国也就成为一盘散沙,最后,逐步分裂中国

结语:所以说清政府不投降,坚持打下去,对清政府是及其不利的。


架空历史—北狼后裔


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中日军队又在牛庄、营口展开激战,最终仍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

日军占领营口后,随即开始了田庄台之役,这是本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战。

田庄台位于营口北面,既是辽河下游的重要水陆码头,也是通向锦州、山海关的必经之路,清军当时集结了关外的所有精锐兵力,合计七十营二万余人,作最后一搏。

此时,日军也动用了主力部队两万人,在优势炮火的支持下,攻破清军防线后突入市区。日军司令野津道贯鉴于牛庄巷战的教训,下令将田庄台纵火烧毁。

到第二天早上,这座原本繁华的市镇被化为一片焦土,众多田庄台的居民和未撤退的清军,也都葬身火海。

由此,辽南所有城镇要塞,都已被日军占领,大清帝国的湘淮诸军,锐气尽丧,已无心再战。

这时,朝廷中的主战派个个缄口不言,小皇帝光绪召见军机大臣讨论战事,“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

由于害怕日军继续进军,清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屈膝求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清廷当时选择迁都继续再战,或许就不会有甲午赔款割地等事。

这一假设,从历史的复盘推演和利弊来看,却要做具体的分析。

从陆战和海战的表现看,清军不敌日军是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尤其是陆军,两者基本存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代差,如果继续再战,日本顺势攻下北京,应该是较大的概率。

那么,如果清廷迁都再战,无非是此后八年抗战的提前上演,但要注意当时,之后的抗战虽然打了八年,如果没有美国外部因素介入的话,恐怕就不是八年,局势发展也完全不可预测。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重武器制造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赶走日寇恐怕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换到甲午年也是一样。甲午年的清军同样没有再生能力,试图以迁都再战就能击败日军,无疑是一厢情愿。

而从日军方面来看,无论从战力和数量乃至财政支持上,都不能和之后军国主义化的日军相提并论,换言之,甲午年的日军可以占领北京,但想大面积占领中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此,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话,中日会陷入漫长的对峙时期,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由此,日本方面同样考虑到这点,其最终的结果恐怕仍旧是议和结束。

从这个角度而言,慈禧太后决定议和,也未必是最坏的选择。因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即所谓“止损”。至少,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战争,甲午战争对国内老百姓的波及很少,也算是一种好处了。

按:慈禧太后统治时期,虽然有各种战争,但对国内百姓都影响很小,这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混战,对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德政了。

最后,至于说什么迁都再战清廷就会覆亡,看庚子年事情就清楚这是无稽之谈了。蒋介石输成这样尚且成为民族核心,何况当时的清廷呢?

那时的老百姓,有口饭吃就行了,哪来这么多的乱党!

毕竟,这场战争对国内百姓的波及面很小,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甲午战争。

再说了,那时也没有天灾什么的。就算想造反,又哪来的能力?那可是热兵器时代。


坑爹史册


公元1894年,按照我们中国的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我们称之为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这场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二十多年后,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也要试试自己的能力,所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甲午战争以日本的胜利结束,日本政府的尝试得到了巨大的回报,由于中国的巨额赔款,日本国力大大的增强,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俩白银,对日本开通了四地通商口岸。

当时,清政府一直是看不起日本的,如果继续打下去,无非就是三种结局。

第一种:僵持下去

中国和日本僵持不下,俩国进入持久的战争。

第二种:清朝失败

因清政府的无能导致失败。

第三种:清政府胜利

我所重点说的第三种 日本毕竟国家很小,资源也没有什么资源,甲午战争日本虽然胜利了,日本也是近了国家所有的力量,虽然日本胜利了,但是胜利的勉强。

可是,清政府在战争中没有出多大的力,朝廷和国内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实力和日本打下去,而日本是一定耗不过中国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清政府不愿意全心全意的打下去那?

如果清政府全心全意的坚持打下去,清政府一定能取得胜利,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大问题,如果清政府坚持下去,胜利之后,清政府也明白,清政府可能必然失去皇权。

因为那个时候,清政府所用的管理军队的都是汉臣了,清朝满人在军队中已经没有什么能打仗的人了。清政府入关后,满族人口本来就少,又是统治民族,享受着荣华富贵,贵族子弟不是斗蛐蛐就是遛鸟、抽大烟、逛窑子,早就没有战斗力了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八旗兵和绿营兵不堪一击,俩年不到,半壁河山就成了太平天国的天下。而清政府这时候如果坚持打下去,必须依靠李鸿章的淮军,还得调其他的汉军将领 ,这种情况下,战争胜利后,清政府是不可能控制和驾驭汉将的,那个时候,清政府就完了,这就是清政府不可能坚持打下去的原因。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可能在甲午战争后,中国就进入军阀混战或一个军阀取得胜利,提前结束满清。




历史的循环


甲午战争,如果光绪等人坚持打下去,其实日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甲午战争,日军参战军人17万,参战军夫15万,其中军人死亡1.34万,负伤3800多人,军夫死亡7000。日军一共死亡2万人,负伤3800人。

日军老底就是7个师团,连同军夫已经死亡2万人,而清军才损失3.5万人,其实从全国来说,清军还有60万配备洋枪的军队还没有参战。根据日本自己的情报,日本认为清军还有61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拥有1700门火炮,23万枝洋枪,以及4万枝老式火枪,就在在辽东,清军的6万主力,还保持完整。

在日军攻击田庄台的时候,清军2万对战日军3个师团,日本人当时称:“日军合大兵而战。以田庄台之役为始,清军兵力亦不下六十余营,是田庄台之役实一大战斗也。”经过激战,日军虽然取胜,但是据日方记载,“敌兵殊死奋战,我军亦应战极烈,彼我炮声,如百雷齐发,仿佛天柱将裂,地轴已倾。”

而且由于清军阻击,日军第5师团想包抄合围的计划也破产了。在这甲午战争最后一战当中,清军主力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失,大部分部队都撤出战斗进入下一个位置。日军只是取得了向锦州,山海关或者奉天进发的资格,就已经让清廷担心日军一举打到北京,而匆匆开始议和。

辽东清军精锐6万主力都在,如果在东北慢慢打,从南方和西北方向增援新部队上来,日本的财力恐怕第一个受不了。清军山东前线的最高长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折说本财力已尽,希望继续打下去。

日本国内部队已经都到了我国战场,而且那时日本兵役制度刚刚开始不久,根本没有什么预备役可以动用。现在已经是日本军力的最顶峰,再也没有更多部队可以派出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不得不承认:“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无论是战斗损失,还是非战斗损失,日军损失2.4万人才导致清军损失4.5万人。以这个比例打下去,清军再损失几万人也不会怎么样,可是日军再损失2万多人,就要失去战略进攻能力了。


深度军事




图为日本富士级战列舰,排水量在12000吨,如果打下去,日本连战列舰都有了,还怎么打?说到底,被动的海防思维对抗海权理论下的海洋力量发展,这是以卵击石。

甲午战争打下去,满清王朝会输的更惨。很多人以为甲午战争还有的打,可是如果看看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满清王朝和旧日本,你会发现国家区别很大。首先是军制区别很大,日本当时建立了海军部,陆军部等专业的军事领导机构,也参照德国设计了总参谋部体制,由参谋部制定国家总体军事战略和战役学说,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同时将军队从武士转为士兵,也就是从过去的封建领主军队,转为国家军队,什么是国家军队?



复原的定远舰1比1模型,定远排水量7000多吨,和日本即将服役的富士级战列舰没得比,即便他沉没时是日本没有的先进军舰,但当时是海军科技大发展时代,定远舰还在巡游四海时,富士级已经上了船台。

日本当时的士兵由国家统一招募,给予较高待遇,设在统一的军队编制下,由陆军部和海军部主管,并且由国家统一支付军饷,提供待遇和后勤保障,建立军衔制度等军事行政制度。而当时的满清,号称国家军队的满八旗已经腐败,有战斗力的只有各地组织的团练和乡兵,各种派系和私兵盛行,湘军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北洋海军也可以看作是李鸿章的闽系力量。当时清朝内部混乱,军队不受国家统一领导,国家也不拨付军饷和后勤,大量团练兵都是就地取补,也就是在当地掳掠物资,堪称是匪,社会地位也不高,多是为了生计而去找个老爷当私兵。日本当时的军队已然国家化,都明白为国而战,社会地位也高,当兵成为荣誉,综上所述,满清军队战斗力首先就差了很远。



图为镇远舰后主炮。那是一门105毫米火炮。

其次是国家战略理念有差距。满清当时提到海军必提海防二字,然而海军属于天生在海上机动作战,搜寻敌军主力舰队,在合适时机发动进攻作战的力量,属于一种机动作战兵力。把陆地思路代入海洋,想要打造海上长城去防御,等于放弃大洋机动作战能力,仅能在敌人选择的时间,敌人选择的地点去抗击准备充分的敌军,这种海防的思路可真是错的离谱了!日本当时已经开始传播海权论,逐步建立通盘的国家海洋开发和海军力量的建设计划,新的前无畏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已经推上船台,如果甲午战争打下去,日本全新的战列舰队必将会沿着清朝东部海岸线巡航封锁,从任何一个日军愿意选择的点发动炮击或登陆作战,这样的战争有的打吗?

可喜的是,如今形势逆转,我国成为海军强国,也在国家制度和建军思路,战略战役理念上大幅度领先日本,成为海陆并进的大国,再也不会犯过去的错误了,愿天佑中华!



如今的人民海军在国家总体海洋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迈向远洋,再也不是那个只会被动挨打的海上陆军了!

回答者: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日军是很弱小,但打入北京无非是第二个清军入关。也就是说再打下去,日本的国力大小没有意义,因为它再小也比入关前的后金强大。

因为清朝中央一旦动摇,中原就会很快分裂割据

想当然金军南迁,把燕京留给了蒙古人。蒙古在当地只留了木华黎,和1万5千人的部队。靠着扶植蒙古伪军,就屡屡吊打金朝部队。作为金朝的后裔清朝,是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的。

所以清朝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日军进入北京。以当时军事力量来看,日军打入北京是大概率事件。

甲午战争当时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当时民智未开的百姓来说,是很有煽动性的。一旦日军进入北京,清朝有可能面临解体。日军可以复制蒙古、后金的做法通过扶植本地军阀来对付清朝。

对清朝来说,这是不可接受和非常可怕的。当然清末跟以往不一样,会有列强的干涉。但问题是列强愿意统一的清朝,还是分裂的中国对他们的利益,清朝是不清楚的。


铯媒体


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开始,到1895年4月17日结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战争就结束了。最终日本获胜,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如果甲午战争坚持下去,清朝集中优势兵力与日本开战,日本必败。甲午战争开始,虽然日本蓄谋已久,清朝仓皇迎战,战争打了几个月,清朝的陆军和北洋水师损失严重,日本占了上风。但是,清朝的综合国力要强于日本。清朝的陆军总兵力达96万,而日本的总兵力为24万。而清军实际参战部队以淮军为主,只有十余万人,还不如日军的17万人。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一战,损失惨重,但是主力尚存。如果战争持续打下去,拼的就是综合国力,日本资源有限,清朝如果动用全国之力,日本必败。但是历史不能假设,清朝也没有这么做。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总之,如果中日甲午战争持续下去,论持久战的话,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朴实的大车


这场战争真得很难坚持下去。

从1894年8月1日宣战、到18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清军具有战斗力的军队战斗意志几乎全部都被瓦解了。

平壤之战,一触即溃,马上就逃跑了;黄海海战,大清30年洋务自强的成果在四个小时之内灰飞烟灭;鸭绿江江防之战,3.04万清军仅虎山阵地马金叙、聂士成顽强抵抗,但势单力孤,被迫撤出阵地,其他诸部见败立即就溃逃了,3万人的鸭绿江防线仅一日就土崩瓦解。

金旅之战,也是一日时间,日军刚发起总攻,大部守军就逃跑了,导致日军在旅顺制造了惨无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杀了中国两万多军民。

其后威海卫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一个时代就这样被终结。

最后一战辽东之战,仅十天时间,清朝一百多营六万大军就从辽河东岸全线溃败。

日本发动的甲午之战,除了黄海海战略有损失以后,打得都异常轻松,完全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底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军如此不堪一击呢?

在我看来,武器装备的落后,国力基础的落后,军事技术的落后,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但其实也可以不是主要的原因,毕竟后来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全国大部分领土沦陷,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还是保住了西南半壁进行持久战,最后将日军拖垮在了中国战场上。

清军之所以如此一触即溃,不堪一击,最关键的因素是军队还是旧式军队,此时此刻的家国意识还不那么强烈,国人距离觉醒还有一段路要走,将官们没有打下去的信心,一接触稍有败绩就立马逃跑,士兵们还有什么打下去的欲望?在大局上,朝廷对这场战争准备也是十分粗糙,仓促之间开战,对敌人毫无了解,对自己也毫无了解,这样两头抓瞎的战争怎么可能会赢?

至于题主所言的坚持下去,在我看来,第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日军打到了北京,慈禧老佛爷和他的朝廷出逃,然后国家尊严从此刻起荡然无存,诸方大佬开始寻求自保,有良心的继续抵抗,没良心的直接投降,日军以战养战继续进攻东三省华北地区。

如果大清朝廷被打没了,或者说被打到信用破产,日军便没有了议和的对象,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之前的一些列战略意图只能提前展开。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估计来不及实现第一步和第三步,就要展开全面战争了。这对当时国力的日本来说是个坏消息,但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清政府如果打没了,赔款各种利益就不复存在,这样也只能接着打咯,唯有打到一方投降,这个战争才能了结。

而中国方面的可能,或许便是提前进入一个超级混乱的时期,没有统一的政府,或者统一的政府已经破产,号令不动地方了,各方派系开始抬头,有救亡图存的,有无耻卖国的。估计辛亥革命都要提前爆发。

结果可能就是双方稀里糊涂地瞎打,日本资源跟不上优势就会渐渐丧失,毕竟近现代战争,没有工业支撑很难继续下去,而不是古代战争那样只要有粮食就行了,

其后双方可能会进入一个势均力敌的情形。日军当时阶段的工业基础和国力支撑不住大规模的军队消耗,先进的军队优势会逐渐丧失,而中方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做抵抗的人没有什么实力,有实力的自保心态比较重,一盘散沙大概就是中方的一个局面。

在我想来打到最后估计是一场不了了之的战争,日军可能会单方面停战,但其战略意图也有可能实现了一部分,比如台湾不在了,或者东三省不在了。而中方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一个无政府的乱世来临,各方角色粉墨登场,加速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革命的形式估计都要大变样。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江畔初见月


这是个假设历史问题,只能进行逻辑推演,那就得分几个层面来谈:

其一,军事。军事的问题又要分几个层次,就是清军是否有能力在延长的战争进程中打几个胜仗?或是有没有能力继续抵抗下去?如果清朝迁都再战会有什么后果?

就历史现实来说,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清朝经过近代化军事训练的军队,或称“洋操”军队,就是淮军和练军,总数10万人左右,这部分力量能够调动野战的主力就是甲午战争初期调入朝鲜的部队,他们的表现如何,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即使是最能战的聂士成部,也只能以密集队形排枪对射而不溃散,当日军白刃冲锋的时候,也一样丢盔弃甲。类似的情况,从朝鲜到辽东,从辽东到辽西、山东比比皆是,涵盖的营头不只是淮军,也有东三省练军和后来增援的湘军。

究其根本,并不是淮军一家的问题,而是通病,其中最狠的两条就是,在营兵丁缺额严重,淮军精锐开拔前在营兵数也就是定额的三成,其余部队都是临时就地填补、招募,这部分人的战斗力是负数,所以只能用密集队形约束,否则自己就散了;另一点是兵不训练,清军即使是练洋操的部队也极少训练,武器保养也基本不做,营头军官则几乎全部为裙带关系,以至于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军校生都无处工作。

必须说明的是,淮军在各军中还算好的,至于老湘军等部,拉上来的其实就和老百姓差不多,里边穿插一些老兵,对于新的连发步枪相应的战术战法也是一窍不通。

所以,在淮军被打崩了之后,清朝其实已经拿不出与日军没有明显代差的近代化部队了,至于绿营、民团之类的,他们的战斗力在5年后的义和团战斗中已经得到了验证,除了祸害老百姓,基本没什么卵用。

其二,财政。我看有些朋友信心满满地回答,综合国力上日本弱于中国,我不知道这种类似于清末清流名臣的自信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我们还是看看数据:

清朝,根据《光绪会计表》所提供的官方统计资料来计算,光绪七年(1881年),岁入8234.92万两,岁出7917.145万两,光绪十七年(1891年),岁入8698.48万两有余,岁出7935.5241万两,盈余达到高峰期。

再看日本政府,1884至1888年间,政府年均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8300万日元。而甲午开战前的1889-1893年,日本政府年均总收入已经超过1亿日元。按当时日元与清朝库平银的比价1.4:1计算,日本政府年均收入已经达到7000万两白银,与清朝年收入已差距不大。

再来看战费,开战后清政府采取借商款,节流,借洋债等各种手段筹集战费,筹得款银6009万两,其中实用于战费的有4465万两,剩余1654万两。

在战后日本公布其战费筹措收入的使用情况,计有:1893年日本国库剩余的现金2344万日元;公债发行所得11680万日元。特别资金7896万日元;陆海军恤兵捐纳金278万日元、军资捐纳金16万日元等,合计决算实际支出款20047.6万日元。

这笔公布的日本军费收支决算的终止时间是1896年3月,也就是包括了甲午战后日本对澎湖和台湾用兵的军费支出。

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日本使用的军费尚不到2亿日元。折合库平银14319万两,是清廷内部搜刮加外借外债所得的两倍还多。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日本在国内的所得,甚至不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日本的军费财力已经是清朝的2倍,而日本明显还有余力,因为他们预期批准的军费预算案是2.5亿日元,就是说在国内预备了1.78亿两白银的战争经费。

事实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在战场上的失败,频繁向外国银行借债以填补战费的清政府反倒不断惨遭拒绝,没钱打下去的不是日本,而是清朝。

对了,请千万注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甲午战争中日本举借了外债,真正的大举外债是十年后的日俄战争。

第三,我们来看政治。前两条我们说明了清朝没兵、没钱,耗不下去。最后说,如果这个农业国真的不管不顾耗下去的结果。

日本是有直隶作战计划的,所谓兵力不足,财力物资枯竭,根本不靠谱,日本从1870年代开始建立新式陆军,20年时间,已经拥有足够的预备役力量来补充前线部队或者新建部队,这个大家可以看宗泽亚的《清日战争》一书,里面有很多日本的一手材料。

之所以没有执行直隶决战计划,实在是李鸿章的外交尝试,以及没有必要。

当时的日军完全具备突破防线占领北京的能力,但这可能会造成清政府的垮台和地方的动荡,这一点是各国外交官的领头羊,英国所不能允许的。所以,北京其实是日本军刀下的人质,就是为了绑票要钱的。

至于说打人民战争,迁都再战,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民”对于近代军队来说不堪一击,却会对清朝的地方政权有巨大的损害,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可能就是王侯四起的烂摊子了。


刘三解


我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本就处于会输的一方,无论这场战争持续多久,中国最终都会输。原因在于李鸿章的战略规划。纵观整个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设计任何反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而是一味地绥靖,如放弃琉球。

如果下过棋就知道,无论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只要是个棋类就可以试试,一方完全攻击,一方完全防守,防守一方绝对会输。战争也是如此,比如像题主所说,一直打下去,总会有个头吧?日本人攻不下山海关,攻不进北京,但是拿下辽宁省大部倒是没问题。好了,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日本主动议和,条件是中国割让台湾,辽东,胶东,澎湖,朝鲜,赔款3亿两,但是会返还辽中,辽北,辽西,你们觉得李鸿章会不会同意?日本撤离辽北,辽中,辽西的时候进行大屠杀,把所有物资掠夺一空,你觉得日本人会不会做到?然后,你们觉得李鸿章会怎么样?

所以,以李鸿章的战略手段,这一场战争在开战以前中国就已经输了。其实,我一直认为以当时中日两国国力,这一战本不该输。中国战略纵身十倍于日本,一旦朝鲜开战,就集结陆军援助朝鲜,同时训练一支精锐陆军由北洋水师护送于日本登陆。同时,北洋海军炮轰日本各大港口。当然,中国本土也会被联合舰队袭击,不过你毁我一港,我毁你一港,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

登陆日本的部队,比如登陆于日本伊势半岛,一两千人的部队,在伊势半岛疯狂的破坏,然后部队一路北上,攻击爱知县,同时海军巡弋于伊势湾附近,等待约定时间就炮轰冈琦一代,然后接应陆军上船,接着继续找到日军防御薄弱处继续炮轰,登陆,破坏,炮轰。接应。如此办法,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将不得不回到本土。

但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其海军不足以于海上全歼北洋水师。至于陆军,他们只是一个岛国,被这样打法,他们陆军又能有什么作为?最后,日本只能提请议和,议和的时候中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其联合舰队一股脑搬回家。

唉,当然,我这一想法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当时就有一位中国外交官打算这么干,可惜没来得及实施,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了,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