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不沉没航母”掌舵人——温斯顿·丘吉尔

1939年的9月,一个德国人按下了开动战争机器的按钮,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德军几乎横扫欧洲多国,一时间几乎使得整个世界的未来都变得昏暗无比,这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1940年的5月,当时世界强国美国上下正盛行“孤立主义”,远在大洋彼岸并未直接参战。但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一个英国人的出现及时阻碍了希特勒的军队。使得希特勒志在必得的“海狮计划”遭遇失败,这也成为了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他就是温斯顿·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不沉没航母”掌舵人——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出生。尽管现如今大多数人们认为他是名典型的英国人,但实际上在他的身上还有着一半美国人血统。丘吉尔的父亲兰道夫·丘吉尔是一名英国勋爵,而他母亲珍妮来自美国纽约一个富有的股票投机商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的教育影响下,学生时代丘吉尔就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字方面的能力。纵观他之后的一生,丘吉尔精湛的文字功底为他提供了充足的帮助。他担任过战地记者报道古巴、印度南部、苏丹等地的冲突,同时还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之后温斯顿·丘吉尔借助家庭背景声望投身于政治,从政后的丘吉尔很快就展示出了一名天生领袖的气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被任命为英国第一海军大臣,期间他大力推动了皇家海军现代化。但由于在1915年丘吉尔错误估计战局,开通土耳其新航线引发了加里波利战役,致使数千英、澳等国士兵牺牲。丘吉尔承担了罪责被从战时内阁免职,随后加入了陆军去到法国作战。19世纪20年代温斯顿·丘吉尔再次崛起,他预料到了德国并不甘心失败。丘吉尔是英国最早发声警惕希特勒的人之一,但当时英国却响应者寥寥无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不沉没航母”掌舵人——温斯顿·丘吉尔

1940年德国突袭法国,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军和岌岌可危的欧洲自由,丘吉尔说:“我能奉献的别无他物,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这是便是他在下议院中以英国首相身份在进行首次演讲时说过的话,他之后的经历也践行了这一点。

法国溃败后,25万英国士兵在敦刻尔克侥幸逃脱,即使是再严峻的战事丘吉尔也从未动摇。在演讲中他鼓舞着国人,“我们决不妥协,永不言败”,“战斗到底,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决不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永不沉没航母”掌舵人——温斯顿·丘吉尔

与其说温斯顿·丘吉尔上任是阻止德国入侵,不如说是阻止当时英国与德国的媾和。假如丘吉尔没有就任英国的首相,当时大力支持“绥靖”的英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就会选择和德国妥协。希特勒就会以简单的“谈判方式”,实现其与苏联单线作战的意图,而丘吉尔的出现则打破了希特勒这个美梦。丘吉尔团结了欧洲各国,打破了希特勒妄图全力进攻俄国的意图,西方世界才没有变得更加黑暗。

也正是因为有丘吉尔所带领坚韧不拔的军民,也才使得后期参战的美国拥有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英国,之后解放欧洲大陆,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