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人的祖鲁军,为何输给了140人的英军?

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对此,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将帅,给出的答案也截然不同。

4000多人的祖鲁军,为何输给了140人的英军?

世界著名的军事将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 ”

军事理论家J.F.C.富勒,历任英军坦克部队参谋长、总参谋长助理、野战旅旅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康布雷战役中一战成名的著名战将,装甲战理论的创始者。他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工具或武器,胜利就有了九成九的把握……相较于武器方面的优势,战略、指挥、领导力、勇气、纪律、补给、组织以及所有为战争而做的精神和物质准备都是微不足道的,它们对胜利的贡献至多只占百分之一。”

怎样看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战斗精神和武器装备,哪一个更能决定战争胜负?

4000多人的祖鲁军,为何输给了140人的英军?

不同的历史片段,反映出问题不同的侧面。然而,要全面分析问题,寻找战争密钥,必须学会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待战争。

1879年1月22日,非洲南部罗克渡口,一场战斗即将在英国军队和祖鲁军队之间展开。兵力对比为:英军140余人,祖鲁军4000余人。

祖鲁人实行全民军事化,男孩在十四五岁时就开始参加战争,青年男子能够在一天内奔跑80公里。军人处于长期服役的状态,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他们手持阿塞盖短矛、大盾,喜好面对面的肉搏战,凭借非凡的勇气、过人的肌肉力量击败对手。

英军士兵则大多从英格兰贫民区征召而来。他们面色灰白,身高1米7左右,体重70公斤左右,携带着沉重的武器装具,包括一把马蒂尼-亨利来复枪以及30千克食物和弹药。

战斗打响后,祖鲁人以四五十人为一组,无畏地迎着子弹弹幕,冲向英军阵地。英军士兵凭借来复枪有序地组织装弹、射击,保持有节奏的齐射。

马蒂尼-亨利来复枪,可以在1400米外瞄准,一分钟射出12发子弹。

十几个小时之后,祖鲁人留下大片尸体溃散而去,死亡数大约在400~800之间。英军只战死15人,受伤12人。平均每名英军士兵杀死或击伤5名祖鲁人,伤亡比大约为1:30。

战斗中的祖鲁人异常勇猛,许多战士赤裸着冲向英军枪口,有的抓着发烫的枪管与英军展开白刃战。

但是,战局是明朗而残酷的。上百名身经百战的祖鲁勇士,死于初上战场的英军士兵的枪口之下。A.劳埃德在《祖鲁战争》一书中写道:“罗克渡口一战证明,只要一个连数量的冷静的步枪兵,就能够抵挡4000祖鲁人的进攻。”

1964年,这个战例被拍摄成电影在影院放映,名为《祖鲁》。

另一个战例更为悲壮和惨烈。

4000多人的祖鲁军,为何输给了140人的英军?

1898年9月2日,清晨6时,明媚的阳光洒满苏丹名城——思图曼城。

成千上万的苏丹战士,高喊“安拉”,如潮水般冲向几公里外的英国和埃及联军。

这些穆斯林武士,身穿阿拉伯长袍,手持刀枪,排成10行,迈着坚定的步伐快速冲锋。战地记者看到,“一面面大旗高高飘扬,无数刀剑和矛尖在旭日的映照下银光闪烁”。

另一边是英军战线。尼罗河上炮舰耸立,岸边阵地上排着整齐的火炮和44挺马克沁机枪。突然间,枪炮齐鸣,1分钟之内,就有20发炮弹在苏丹军队中炸开。英军李-梅特福MK-Ⅱ型步枪、马克沁机枪不断喷出致命火焰。

当时还是中尉的温斯顿·丘吉尔回忆:“炮弹在敌阵中扬起阵阵红色沙尘,弹片和碎屑漫天飞舞。白色的旗帜向四面八方倒下……无数炮弹纷纷溅落,每发炮弹炸倒约5人。”

在第一波次冲锋中,1.2万名苏丹战士伤亡4000余人,而英埃联军仅死伤160人。

许多人对当时的战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没有人能活着冲到300码之内。”“整个平原惨不忍睹。到处是死去或垂死的人和马匹。”“纯粹就是地狱。”

什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拿破仑、富勒的回答,虽截然相反,但无疑都有其合理性。

因为他们所在的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影响程度不同,战争演进的剧烈、深刻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待战争胜负的角度不同。

战争模式,是根据客观条件不断演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体能制胜、化学能制胜,到信息制胜、智能制胜,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罗克渡口的祖鲁人与英国人,思图曼城外的苏丹军队与英埃联军,进行的是两代战争模式的较量,已经“超越了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

武器装备的“代差”,代表着战争模式的“代差”,仅靠精神因素和数量优势是无法弥补、改变战局的。

因此,军人“不但要有压倒敌人的勇气,而且要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