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被後世津津樂道的韓信“初出茅廬”第一計。

劉邦採用了韓信這個計策還定三秦,有了和項羽爭雄天下的資本。最早提及此計乃是元朝的戲文

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後經後世民間小說和口口相傳如《三國演義》等的加工變得有血有肉,精彩異常。這個故事說韓信限期一個月派遣樊噲、周勃等修復被燒燬的棧道,樊噲、周勃等怨聲載道。後告知他們這乃是一齣戲,讓他們配合演出,並派出細作假裝投降把修棧道和樊噲等的抱怨告知章邯,迷惑章邯等三秦使其放鬆警惕。然後韓信暗中走小路直接攻佔陳倉隨後就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漢軍迅速奪取關中。

但正史卻並無此記載

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史記•高祖本紀》

八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章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敗,走廢丘—《資治通鑑•漢紀一》

可以看出沒有任何韓信出此計策和修復棧道的記載,而且劉邦帥軍到陳倉時,邯迎擊漢陳倉,迎擊而不是救援或遭遇說明章邯已在陳倉等待劉邦了。

並且在樊噲、周勃等的傳記中也無重修棧道的記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故劉邦並未明修棧道。而且真用了此計可能會適得其反。

一、暴露戰略意圖

大張旗鼓的修復棧道,擺明了是要攻打關中了,這必然會引起章邯的警覺,加強相應的防備和佈置。這樣暴露了己方的戰略意圖,無端增加了攻打關中難度。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二、路線選擇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著名的詩仙李白所創作的《蜀道難》展現了由關中入蜀道路之艱難崎嶇。而漢中作為蜀地到關中的中轉站,其從漢中至關中的道路就是蜀道的重要組成。

漢中進入關中一共有四條道路,分別是故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其中儻駱道三國時才開闢。對於棧道,一說是褒斜道,一說是子午道。褒斜道的通行時間非常久遠據說可以追溯到三皇時代。清代顧祖禹說:“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讀史方輿紀要》)。一般公認禹起於公元前22世紀左右。子午道據記載是在西漢末年,王莽下令疏通的。但東漢的摩崖石刻《石門頌》記“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即劉邦南去漢中時走的是子午道。所以現在有兩種說法,但無論哪種,棧道只有一條,如果有兩條,那

明修棧道不是自欺欺人嗎。所以劉邦出漢中的路線是棧道和陳倉道。首先已經燒燬了棧道,剩下只有陳倉道可走,任你怎麼修棧道章邯都會死死盯住陳倉的。所以明修棧道根本無法起到矇蔽章邯等人的作用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三、項羽的威懾

項羽明明不在關中為什麼會有項羽的威懾。雖然項羽不在關中,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這三個秦國降將被項羽封在秦地主要作用就是監視和牽制劉邦。如果大張旗鼓修復棧道,導致三秦報告項羽,引來項羽的注意甚至直接出兵。劉邦當時所懼者唯項羽爾,而且劉邦自己也曾說自己不如項羽。

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漢王曰:“然。”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乃是後世演義,劉邦當時並沒有採用此計。


明修棧道之計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可能會引來項羽。所以即使當時有人提出這樣的計策,劉邦也是不會採用的!

明修棧道是子虛烏有,但暗渡陳倉確有其事。

“暗渡陳倉”是由一位名叫趙衍的人提出的。趙衍是西漢開國功臣,後被封為須昌侯。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雍軍塞陳,謁上,上計欲還,衍言從他道,道通。”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雍軍塞渭上,上計欲還,衍言從它道,道通。”

這裡記錄的是雍王章邯知道了劉邦領兵走陳倉道的消息,屯重兵於陳倉,並在渭水邊嚴陣以待,劉邦無法攻克,有退卻的想法。這時趙衍指出了一條小路,繞過到的章邯的背後,出其不意打敗章邯,然後一路向東,平定三秦。

擁秦之故地,向東以爭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