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尼采說:打不死我的,終將讓我更強大

雖然最近的行情有點變態,雖然節後市場短期反彈,大家也短暫享受了一番賺錢效應,但是受到全球疫情爆發影響,投資者又開始紛紛出現吃大面,很多投資者節後盈利幾乎回撤殆盡,但是隻要市場沒完全把我們擊倒,我們就要爭取再次站起來。

今天筆者重點在文章中給大家提個醒: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市場中大部分投資者都喜歡去做短線,而做短線講究對時間週期精準把握,但是目前有多少投資者真正對市場週期有個清醒認識,市場週期的走勢是賺錢效應高潮——賺錢效應消失——虧錢效應高潮——虧錢效應消失——賺錢效應高潮無限的循環下去的。市場往往不都是賺錢效應,在賺錢效應之後,虧錢效應也不會馬上消失,它是一段逐漸發展的過程。

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做短線就是做節奏,就是這個道理。做短線不等於頻繁操作,不是週週、天天、時時刻刻都可以操作,都可以賺錢。而是在賺錢效應強的時候吃到大波段,在虧錢效應強的時候儘量減少自己的虧損。

目前的市場已經過了虧錢效應的高潮期,但是並不是直接轉好,而是持續低迷,其實這樣的行情基本每年都會出現。而且在市場持續低迷千萬千萬別進場,一定要耐心等待市場出現大面積賺錢效應再進場。

記得從2019年9月到2018年3月那波創業板指數單邊震盪下跌,市場賺錢效應極差,尤其當時科技股和半導體板塊幾乎到了無人問津地步,再回過頭,如今這些翻倍牛股那是都是在底部,但是如果你如果不掌握時間,提前抄底,那段艱難時間能否熬的過去很是個問題!

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002156(通富微電)就是典型案例,說明短線操作對時間點把握重要性。

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我們再看一個時間週期,2018年5月到2019年2 月,市場因為受到中美貿易戰利空消息影響,但是7個月下跌,創業板更是連創新低,那時候提前抄底基本要面臨著大面積的虧損。

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目前受到疫情情緒,全球市場都在普遍下跌中,A股更不能倖免,但是A股下跌高潮已經結束,接下來會有幾次小震盪,震盪後市場或將進入持續低迷期,對我們操作上而言,就是學會如何判斷行情低迷何止結束,有這樣幾個指標可以判斷市場是否會走出持續的低迷期。

短線交易≠頻繁交易

筆者在這裡也可以簡單和大家分享下方:

一、持續大跌個股能夠持續5天少於10家;

二、持續大漲個股能夠保持在50家以上;

三、市場是否有翻倍個股的出現(最好非一字板的翻倍);

四、龍頭股連板高度能夠達到6家及以上。

以上這些指標每一個都需要能夠滿足,因為這些指標就是賺錢效應的體現。垃圾堆裡撿黃金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策略,有可能會撿到一坨屎,而且是大概率;最好的策略是在黃金堆裡撿黃金,這樣,怎麼撿都是黃金。就像今年1月、2月一樣,所有的指標都非常的健康,大部分人也都能吃到很高的利潤。

現在對於我們做短線來說,最佳的策略就是等,至少要把倉位降下來,降到一個低風險的水平。然後等所有指標都健康之後再去操作。

人生中除了股票,還有美好的生活,市場永遠不會關門,賺錢也不急於一時。等場子熱起來之後,會有無數的機會。現在就是觀察這些指標的表現,看市場賺錢效應什麼時候起來,場子什麼時候熱起來,我們再準備充足彈藥進場大幹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