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看了個馬雲視頻,說炒股是很難賺到錢的,只有投資才能賺到錢,但是投資賺錢也很難,沒看見搞投資的郭廣昌把頭髮都愁沒了?

投資,門檻很低,簡單的理論寫不滿一頁A4紙。最經典的幾個關鍵詞就是護城河、安全邊際、生意思維、能力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恐懼、貪婪、終身學習、愛上閱讀、獨立思考等等吧。

投資,即概率事件,核心是提高勝算的概率。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即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投資是一門實踐學科,需要終身學習,持續實踐,邊實踐,邊總結昇華,是一門終身學習的學問。

如果沒有啥愛好,投資倒可以培養成一個愛好。

記不准我寫的那篇文章了,寫到了某個公司拉開了醫藥股業績暴雷的序幕。

首先,我們界定下什麼叫暴雷?我理解的暴雷,是出人意料的壞業績,變壞的程度超出正常認知和想象。如果是在可預料的範圍內或者可以接受,就屬於非暴雷。

比如董明珠昨天接受訪談,說格力2月份業績基本為0,一季度損失200億營收,這個就不存在雷,2月份小區或者3月份半個月小區封閉沒法安裝空調,再加上淡季,這個對格力一季度來講,是可以預見的業績不會好,即使同比去年營收下降30-40%以上,都不會意外。只要正常思維的人,都可以想得明白。再說,格力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積極佈局產業鏈,未來會變好,看長期。

再比如濟川藥業,前三季度營收利潤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對2019年報大家預估也是基本持平,這個即使2019年業績和2018年持平或者微降,都在認知範圍內。

1、東阿阿膠

這個嚴格意義上不能把它當藥品,更像是食品,保健食品也是食品,阿膠也沒說自己是藥品。曾經一年賺多少億的公司,因為智商稅割韭菜割不下去了,高價賣不出去東西,降價也沒多少用,這就尷尬了,這是從大眾的品牌認知、品類認知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當然,阿膠品類不會消失,我感覺阿膠糕還是蠻好吃的,依然會有人會吃,但是想再把自己當神藥一樣的神補品,很難了。可以當成零食、小吃,這或許是一條活路。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2、樂普醫療

我也持有樂普醫療,也說過這個公司的缺點和優點。簡單點就是公司外延式增長超快,圍繞心血管領域打造平臺,業績也不錯;缺點就是靠買買買,整天圈錢,融資式減持等各種玩法,堪比科倫藥業,比較激進。

今天公佈財報,19年實現淨利潤17.25億元,同比增長41.57%;每股收益0.97元。公司預計2020年一季度淨利為3.32億元-4.20億元,同比降28%-43%。

另外,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5億股,發行價30.41元/股,募資總額不超過31.8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仔細看,其實樂普一季度下降的沒有那麼多,主要是去年同期有1.66億的非經常損益。實際扣非淨利下降0-20%,稍微有點低於預期,業績不增長也就算了,還出現了下降,取中位數10%,也可以理解。

我所理解的雷,是樂普和濟川一樣,賺那麼多利潤,然後再大手筆圈錢,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這樣下去,容易惡性循環,融資成了偉哥。

3、科倫藥業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其實,科倫的再研產品管線,暫不論是創新藥還是仿製藥,管線還是蠻豐富的,也經常發各種臨床、批件信息,這個都能看得到。可是,結果呈現的業績很差,這就很尷尬了,加上經常圈錢、融資式減持、融資式增持,就存在隱患、風險。

4、復星醫藥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這個也是我的持倉股。看這個業績,說實話有點不太滿意,增長很低,配不上當前的估值。加上之前的收購,每年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等,2019年計提3.7億。

隨著業績出爐,復星還推出了復宏漢霖登陸科創板的披露信息,不愧是玩資本的。

不過,儘管目前高估,我依然感覺復星還是有潛力的,整體研發實力屬於國內藥廠第一陣營,2019年投入34億元,費用化20億,資本化14億,這種處理方式上說話不如恆瑞,全部費用化。至於在研產品、管線,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年報,非常多的創新藥在臨床,這塊還是很值錢的。

等有空,專門寫篇關於復星的稿子。

5、藥石科技

19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告,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6.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3%。

公司預計2020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00.00萬至2900.00萬,同比變動-34.35%至-13.46%

這個業績,可是配不上估值70、80倍PE的估值,一季度下滑稍微嚴重。

6、萬孚生物

19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總營收20.72億元,同比增長25.59%;實現淨利潤3.87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扣非後淨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38.28%。

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9071.70萬元-9797.4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5%。

這個公司是體外診斷的,這個業績還是比較穩當的,很多人說新冠試劑對業績發揮作用,這個也太高看了。有影響,但可能沒想象的那麼大。

7、華東醫藥

今天看華東回覆了投資者提問的多個問題,總體來看問題不大,不過需要時間。尤其是在新藥研發和研發體系搭建方面,還存在不足,搞一個新藥5-8年,指望這兩年加速投入就產出成果,太難了。

只要有1-2個新藥上市,尤其是高難度仿製藥或創新藥,就能稍微扭轉殘局。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醫藥股暴雷開始了,疫情是擋箭牌?

8、其他

由於我本身也是服務企業信息化,看了用友、泛微的財報,感覺還行,但是估值都太高了。改天有時間,寫個稿子。

總結:新冠疫情,對企業的一季度經營,甚至二季度經營都會產生影響。對於一季報業績不增長或者降幅10-20%都不要意外,如果能增長或者高增長,說明是很強勁的好公司。但是,要記得一點,看清楚企業是真受疫情影響導致的業績變壞,還是把新冠當成擋箭牌的真變壞了!

不求一日暴富,但求日進一步。

只選頂級公司,做時間的朋友!歡迎關注、互動、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