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生死劫:發力自主品牌 佈局海外倉

(原標題:跨境電商生死劫:欲優化成本,發力自主品牌、佈局海外倉……)


跨境電商生死劫:發力自主品牌 佈局海外倉

過去兩個多月,跨境電商大連竹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來永樂每天都關注著各國貿易政策、出入境政策、船舶、航空公司政策的調整和變化。

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些政策任何細微的調整都可能成為影響公司“錢包”的那隻蝴蝶。

極其幸運的是,來永樂儘可能多的備了貨,並提前安排了海外倉。“即使亞馬遜FBA非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暫停入庫的區域擴大到亞太地區,我們也不用特別擔心建倉的問題。”

但並非所有跨境電商企業都跟來永樂一樣幸運。

從1月底起,新冠疫情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影響在工廠生產、物流運輸、供應鏈等各個環節體現出來。

廣州市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馬科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提到,3月之前,跨境電商出口端的困難主要是中國工廠產能未恢復造成的缺貨,物流不暢,以及退貨率高等問題。3月開始,隨著疫情在國外全面爆發,跨境電商出口端的主要困難變成海外物流配送不暢、亞馬遜等部分平臺對防疫用品銷售進行規範性管控、另外一部分日常熱銷品類商品的海外需求因海外疫情而休克式大幅下降等問題。

即:從“無貨可賣”變成了“有貨難賣”。

“跨境電商進口端的問題剛好和出口端反過來了。但我國跨境電商的現狀是以出口端為主,出口端的份額大約佔80%,進口端佔20%左右。所以從整體來看,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和出口賣家更多。”馬科分析稱。

作為中國外貿出口端的一面鏡子,疫情下的跨境電商出口企業生存現狀如何?企業如何自救?長期又該如何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呢?

重創

3月17日起,亞馬遜緊急宣佈暫停美國、意大利、法國等國FBA非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入庫。這項緊急通知將大部分在亞馬遜平臺上交易的賣家打了個措手不及。

所謂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指的是亞馬遜於2007年建立的物流服務,即亞馬遜將自身平臺開放給第三方賣家,將其庫存納入到亞馬遜全球的物流網絡,為其提供揀貨、包裝以及終端配送的服務,亞馬遜則收取服務費用。

“之前想到可能會有一些變動,但沒想到會這麼快,根本來不及反應。”深圳一家做自主品牌的服裝品類跨境電商企業合夥人韓陽說。

對此,亞馬遜回覆經濟觀察報稱:“近期亞馬遜線上購物需求不斷增長,生活必需品、醫療用品等出現短缺。為緩解這一現狀,亞馬遜暫時優先接收生活必需品、醫療用品,以及其他有較高需求的商品進入運營中心,以加快這些物品的接收、補倉並以更快的速度配送給消費者。我們深知這一決定將會給賣家和供應商的業務帶來的影響,感謝理解和配合,讓我們在特殊時期可以優先安排急需用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為應對這一變化,韓陽的辦法是自發貨,即一單一單發小包。但這又引出一連串的其他問題:物流成本飆升、時效變低,丟件率高。

“現在自發貨的包裹,一般都在3公斤以內。舉個例子,如果我的貨發到美國,走專線的話物流費大概是100元,掛號費70元。一公斤售價之前是25美元,現在加了10元的派送費,算下來基本不掙錢。”韓陽說。

雖然在貨品入倉佈局方面來永樂是幸運的,但做手辦生意的他仍未逃過物流環節的“劫”。

“從這周開始,一系列的影響已經顯現了,最主要影響來自物流。”來永樂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雖然國內端物流已經恢復,但國際物流以及貨品到達銷售國後“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問題又出現了。

3月24日,eBay發公告稱:接到中國郵政通知,中國郵政決定自3月26號0點起停止收寄電商平臺所有平常小包路向郵件。

從3月26日起,EMS取消針對日韓兩個市場的小件優惠政策,對於主要做日韓生意的來永樂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以前用e特快,首重是35塊錢,續重是1.5元,現在首重漲到65塊錢,續重8毛,首重比以前高了將近一倍。”

“現在走小包不太可能了,只能是亞馬遜FBA或海外倉,但海外倉在後續環節上不如亞馬遜FBA成熟,所以最佳選擇還是FBA。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亞馬遜會在日韓地區也實行非必要商品暫停入倉措施。”來永樂說。

訂單下滑是跨境電商企業遭遇的另一個重創,韓陽的國外訂單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七成。鄭州一家跨境電商產業園內的企業幾乎都遭遇了被砍單的問題。

“我們產業園區有將近30家企業,品類比較齊全,出口涉及區域廣,他們現在普遍面臨訂單下滑、回款慢等問題。”該產業園區負責人許軍表示。

自救

對於韓陽、來永樂等跨境電商們來說,物流方面受到的影響是即刻顯現的,但人員、資金、貨源等方面的問題卻是逐漸凸顯的,這一環套一環的影響又是深遠的。

近期,廣東、浙江等外貿大省均出臺了“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跨境電商出口物流倉儲支持力度等條款。

以廣州南沙自貿區為例,南沙海關結合關區實際情況出臺了13條便利化措施,支持企業開展業務。記者從南沙海關了解到,在跨境電商便利化通關方面,海關依託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信息化系統,疊加“同業聯合擔保”、“先放後稅、彙總繳納”、“集中建包直髮”、“卡口智能化驗放”等措施,推行區區流轉和企業自行運輸。

除了等待“輸血”,跨境電商企業也紛紛想辦法自救,優化成本、增加海外倉備貨等動作都成為其在疫情中續命的關鍵。

“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園區裡的企業有部分在裁員,有部分在調整它的經營品類,將經營品類臨時換成一些生活必需品,這算很驚險的‘一跳’了。”許軍說。

在網經社B2B與跨境電商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看來,小包政策在不斷變化,與盲目發送大批貨物到海外相比,尋找靠譜的海外倉是解決跨境物流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對此,韓陽保留更謹慎的態度:“形勢不明朗,我們把大量的貨發到海外倉去,那也是一場賭博。”

韓陽止損續命的方法簡單粗暴:擱淺擴規模的計劃,退掉新租的辦公室,裁員降低成本。

“公司原本有100多人,打算分批優化,月底要優化的第一批已經在談了,先優化掉30%的人員,後面看情況,如果亞馬遜FBA非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暫停入庫的時間延長,就得再優化一批了。”韓陽對記者說。

而倉儲佈局暫未受影響的來永樂除了往倉庫裡多備點貨以外,著手思考遠期規劃。


“這段時間也讓我想清楚,做跨境電商一定要做自主品牌。正好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調整一下,優化下運營、倉儲系統、營銷途徑等各個方面。”來永樂說,這個行業變化太快,營銷手段很容易過時,一定要分出時間來研究。

“疫情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思考,一個需要吸取的教訓就是佈局海外倉的重要性。靠譜的海外倉不僅可以縮短自發貨時間,還可在亞馬遜取消入庫限制後第一時間補貨到FBA倉庫。”張周平說。

儘管疫情下的跨境電商市場風雲變幻,自身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但韓陽認為這只是暫時的。“我們做了8年的跨境電商,在行業裡有了一定的積累,也有了自己的品牌,現在也不可能去突然換掉,現階段先降低成本讓企業活下來,我相信等疫情過去以後生意還會回來的。”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韓陽、許軍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