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文|末語

今天中午在刷頭條的時候,看到兩位媽媽發佈的,自己與自己孩子關於作業問題爭吵的視頻。畫面中,兩個男孩的年齡相差看起來四五歲左右。

第一位男孩在媽媽不停地叨叨說教中,邊哭邊寫作業,時不時回頂幾句。只要孩子回頂一句,這位媽媽便立即打斷孩子的話,繼續說教。

第二位男孩,比前一位看起來小,但氣勢上卻很強勢。媽媽讓其默寫詞語,孩子雖然寫不出來,但態度蠻橫,視頻中,多次衝著媽媽直接大吼大叫。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組情況

其實,第一位男孩,想讓他寫作業,應該不是難事。雖然他也會回頂媽媽一句,但還是坐在桌前邊哭邊寫。這類孩子,只要父母在關於孩子寫作業時,用對方法,“寫作業”這種難題會被解決的。

更多的是學習的問題。他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時常完不成作業。家長只是一味的喋喋不休的數落孩子,並不關心孩子為什麼總完不成作業這個問題。

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其實是孩子在學習時,沒有找對學習方法。時間一久,課程知識積壓太多,孩子更不愛學習。父母也從來不關心孩子是否在學習時遇到了問題。只關心孩子是否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

所以才會出現孩子經常完不成作業的現象。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模擬圖

而第二位男孩。這類型的孩子,才是家長真正頭疼的。小小年紀,便如此行事。從寫作業他對媽媽的態度來看,平時他在其他方面,對父母應該也是這種態度。

所以,比起這種行事態度乖張的問題來,不好好學習的問題算是輕的。

孩子現在還小,都這樣不尊重自己的父母,等他進入初、高中的叛逆期,做家長的你,又該怎麼辦?

但,這不是孩子的錯,錯的源頭在父母。

每位孩子剛生下來時都是天使,是一塊未被雕琢的璞玉。要想璞玉變成華美的玉器,關鍵在於雕刻它的技師的水平。

假如,上面提到的第二位男孩,當他第一次出現對父母不恭敬的行為時,父母就正確引導他,並對他這種不恭敬的行為做出一定的懲罰,作為孩子來說,他心裡是懼怕懲罰的。

他對這個世界是陌生的,在他眼裡,好與壞的界限非常模糊。

那孩子為什麼還會做出這種行為?

因為孩子在試探這個世界。試探父母對他所做出的行為的接受程度。

孩子之所以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持續做出對父母不恭敬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在孩子心裡覺得,他以為父母默許了他的這種行為。

因為,在他多次對父母咆哮、大吼時,父母剛開始似乎並沒有懲罰他,對他沒有做出相應的責罰。在他心裡,他的這種行為,父母並不反對。

時間久了,孩子做出越軌的行為,會隨著他的年齡,逐漸變得讓父母不可接受,終有一天,雙方之間,原本看似和諧的場景,就會被擊破。

所以,要真想讓孩子變好,從小就要對孩子做到真正的正面管教。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如何讓孩子做到自律學習?

大部分的家長,目光盯著的總是孩子的學習。比如,考試成績如何?作業完成了沒有?

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

我們仔細來推敲一下這個問題“如何讓孩子做到自律學習?

這個問題的中心意思是:孩子自律學習。

來看一個順序,先是“孩子”——再是“自律”——最後是“學習”、

而我們總是把“學習”放在了第一位,把“孩子”放在了最後一位。很明顯。本末倒置了!

作為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

而作為家長,在實現這一願望的過程之中,卻忽視了,實現這個願望的“主體”——“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模擬圖

舉個例子吧,就像你是一位銷售員。你每天只告訴自己,必須讓自己成為銷售冠軍。但你卻從不去用心研究、瞭解你的產品,對於你所售賣的產品的性能,你一無所知。

我想,即使你再勤奮的去掃樓,掃大街發傳單,拜訪客戶,你也不會成為銷售冠軍的。

你每天所做的這些努力都是無效努力。

為什麼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忽略了你的主體,就是你要售賣的產品。

現在,家長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卻像上面那位銷售員一樣,忽略了主體——你的孩子。那麼請問:你有多大把握,讓這個主體去實現你所期望的那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呢?

所以,在讓孩子自律學習之前,請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孩子做到真正的關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濃濃的愛意,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真心關心他的學習,而不是他考試第幾名?作業完成了多少?

瞭解了自己孩子,也讓孩子瞭解了你。你們之間架起了一座互相理解和關心的橋樑時。孩子會無比信任你。你不用再對孩子用雷霆之吼或棍棒去督促他做作業。

因為你們彼此之間真正的理解和關心,你所說出去的話,孩子都會認真考慮,因為他感受到了,你是真的愛他,關心他。

瞭解了自己的孩子後,接著是家長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習慣。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自己每天做到自律。

先問下成年人的我們,是否每天都做到了真正的積極自律?

很多家長,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那麼自律,卻從不反思,別人家孩子優秀的背後,他的父母為此,幫助孩子做了哪些努力?

我們通常是這種狀態:自己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刷著抖音,一人獨樂樂。突然,不知哪個眼神瞟見孩子在玩,大腦裡的哪一根神經被觸碰到了,對著孩子大吼一聲:學習去!!!然後,自己依舊繼續剛才的動作。

這樣有用嗎?或者可以這樣問:家長這樣做,孩子真的就去好好學習了嗎?

沒有吧!

孩子反而被這突如其來的大吼之聲給嚇到,有的孩子依舊玩自己的,有的孩子可能受不了這雷霆之吼,耷拉著腦袋坐在桌前,滿心的不願意,呆待著盯著書本發呆。

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自律學習?其實是我們搞錯了順序,來看看

模擬圖

孩子心裡會在想:憑什麼你可以躺在那悠閒的玩手機,我就得做這苦逼的作業?

家長們可能會很快反駁:做作業是為了你好。

孩子也會在想:既然學習是這麼一件天大的好事,為什麼你們不去做?你們肯定是騙我的,學習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好了,這下清楚了吧。

所以,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請家長幫助孩子培養自律的習慣,並和孩子一起做。

如果你在家經常看書,不看手機,不看電視,孩子自己也會做到的。

這種自律,可能需要家長陪伴孩子多年,因為孩子在不斷成長變化。

瞭解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瞭解了父母;父母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起培養自律的習慣;那接下來,你還會擔心他的學習不會變好嗎?

歡迎關注本號,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到你。讀好書,寫好文,我是末語,我們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