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快閃開,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了!"我們經常在一些仙俠劇裡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武林高手施展武功的時候,由於操作失誤,擔心威力太大傷及無辜,都會讓別人躲開。

很多人肯定就感到疑惑,自己的身體怎麼就控制不住呢?這是因為他們的自控力太差。生活中,那些沉迷手機、遊戲、玩樂,經常發脾氣的孩子,都是自控力差的表現。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年幼的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自己心裡受到了委屈,都沒有辦法剋制住內心的衝動。自控力對孩子很重要,自控力差的孩子,會養成各種不良行為習慣,也會因為貪玩影響成績。

自控力強的孩子,學習更自覺,人際交往方面,更容易建立維持友誼。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自我約束力強,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生活,會大有一番作為。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自制力差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1. 會沉迷於玩遊戲,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總是匆匆幾筆,敷衍了事。每天上課也不認真聽講,腦海中想的都是遊戲。

2. 孩子性格暴躁,時常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發脾氣,遇到問題會頂撞父母。面對父母的責罵訓斥,孩子也依舊無動於衷,繼續按照自己的性子行事。

3. 孩子做事拖延懶散、效率低下,起床拖拉、寫作業拖拉、吃飯拖拉,甚至是連做自己喜歡的事都比較磨蹭。

4. 孩子沒有主見,對被人的觀點和意見都會贊同,他們缺乏準確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今後在社會上,很容易被一些假象誤導,掉入陷阱。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家長如何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呢?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切爾做過一項糖果實驗。

他們找來數名孩子,每人面前放一顆糖果,告訴他們糖可以吃,但如果10分鐘後再吃就可以多得到一塊。如果馬上吃了,就不會得到第二顆了。

結果,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沒有抵抗住誘惑,立刻吃了糖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地堅持等待,最後得到了第二顆糖。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研究者想知道為什麼那些孩子能控制自己,堅持下來?經過對比,研究者發現:那些能堅持下來的孩子,都有一個秘訣,就是在等待中學會轉移注意力。他們會利用唱歌、畫畫、睡覺、自言自語、暫時離開等方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孩子也就學會了忍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控力也就更強。他們都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看書、和別人交談。


2、及時提醒孩子

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全,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成熟和完善,自控力差。孩子正處於他律階段向自律階段轉變過渡的時期,這是孩子的成長特性,所以需要我們給予幫助和提醒。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比如,在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前和孩子進行協商和約定,玩多長時間。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即將結束時,家長要提醒孩子,時間到了,該去休息了。

如果孩子不守信,想要"耍賴",家長可以按照約定好,取消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孩子得到了警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也會時刻管控自己。


3、獎勵孩子做事

首先家長要告訴孩子需要完成的事項,明確告知孩子:如果他們出色完成,父母會很高興。家長可以把孩子最想要得到的東西作為今後獎勵的物品,還有有了動力,自主積極性也就會提升。

當孩子表現出色時候,父母要及時獎勵孩子,可以適當地給予物質獎勵、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獎勵。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某種行為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並且父母經常表現出這種期望,並不斷給孩子獎勵、強化孩子的這些好的行。

孩子知道只要自己表現出色,就能得到獎勵,時間長之後,孩子就會下意識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培養孩子自控力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考普認為,自我控制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結構,反映的是個體調節自己的行為,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協調的能力。

這種能力體現為,在沒有外部力量監督的情況下,個體遵守一定的規則行事,約束自己的行為,達到預期的目標。

2-7歲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最佳時期,因為孩子在這段時間裡會經歷許多成長的關鍵期,比如秩序敏感期、自主意識敏感期、邏輯思維敏感期、人際關係敏感期等。

同時,這段時間,也是孩子離開父母,走向幼兒園的適應期,孩子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習、習慣都是將來的基礎,這時候對孩子自控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所以說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2歲到7歲時

,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一定代價,比如適當剝奪或者延滿足一次他最在乎的東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孩子讓他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對孩子的規則意識的灌輸,是先從可以承擔替媽媽責任,做個不撒謊的好孩子這些小事開始的。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裡為朋友們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

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沒有自控力,學習習慣太差?家長們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孩子就像湍急的河水,家長在教育時不能一味地"堵塞",要適當地"引流"。孩子得到了正確地引導,才能夠被引入"大江大河",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