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江户这个城市自1590年德川家康入城以来就是一个商业化的城市,这个城市除了是政治中心之外,还是一个没有农民,主要由商人(平民)和武士组成的城市。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浅草寺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江户城繁荣稳定,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社会充满了各种发展机会,只要勤劳一些,在江户谋生不难。武士阶层开始衰落,随之而来的是平民文化的崛起,吃穿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曾上寺和东京塔

江户是个大城市,《日本史概说》记载:庆长年间,日本江户城的街道有300多条,到正德年间到933多条,人口规模很可能达到了100万。

一、吃在江户——寿司只是普通人在地摊上吃得快餐

民以食为天,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江户有着悠久且发达的饮食文化。

产生属于大众的食堂或餐厅是体现。比如:

1657年江户“振袖大火”,烧毁江户城三分之二的建筑,幕府在火灾后开始大搞建设,整个江户城成为了喧嚣的建筑工地,为解决大量的建筑工人吃饭问题,日本早期的简易食堂应运而生,不久,日本第一家庶民餐厅“奈良茶饭屋”在浅草开业。这比法国、英国的餐厅更早,巴黎第一家餐厅要到1765年才出现,伦敦要到1828年,可见日本的平民饮食文化的发达。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居酒屋

江户时代的大街上,因为炭炉的推广普及,美食摊也开始兴起,寿司、鳗鱼饭、天麸罗、关东煮等食物开始被江户平民所熟知和接受,与今天不同,那时的这些食物属于社会底层,而今天它们变成了高档餐厅的食品。

鱼类里,江户人极其喜欢鲣鱼和河豚,那时人们形容吃鲣鱼是“宁可典当老婆也非吃不可”,据记载:1812年3月的一天鲣鱼上市17条,其中将军买走6条,高级料理餐馆买走3条,剩下的才给批发商。当时价格是二两一分,相当于现代的27万日元,普通人吃不起,只能等降价了再吃。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鲣鱼寿司卷


明知河豚有毒,但味道鲜美,很多人还是舍命吃河豚,丰臣秀吉出征朝鲜前,经过生产河豚的地方,士兵因吃河豚出现大量死亡的事例,丰臣大怒:“想死也给我死在朝鲜!”

二、 住在江户——江户人大都住在木质“长屋”里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长屋

作为人口百万的大都市,江户城(东京)是全国租房者最多的地区,有八成江户人都属于“单间一族”。

这里的物价比较便宜,居住在长屋(大杂院)的人很多。

《一日江户人》算了这样一笔账:

在长屋一家三口只要有一两钱(六千文)就不至于生活窘迫,当时的零售商人每天赚五百文,工作十天到十五天就能赚到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一两钱80000日元

租金400文6000日元

米钱 19440日元

洗澡费(每天洗)9000日元

光热费300文 4500日元

菜钱一天40文 18000日元

理发一个月4次 1440日元

总计 58380日元

如果是单身汉,一月工作六、七天就够。

有些单身汉始终不结婚,独身一人老死的事例比比皆是。

三、学在江户——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识字率全球第一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的学校


江户时期还盛行儒学,幕府设立了很多藩校(

贵族学校),规定武士必须文武双全,因此武士的知识水平都不低。

幕府或大名也会在地方设置乡校,供较富裕的庶民学习。

而的平民可去寺子屋(相当于私塾,几乎不收任何学费)接受教育,这种学校早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就连偏远地区也有这种学校,现实生活的需要,让那时的平民开始重视才智,并自觉锻炼读写能力,也关注读写能力。

它的作息时间是:早七点半上学,到下午两点半放学,每月基本上六天休息一次。

教材是由教师自己编写的,没有升学考试,靠兴趣来驱动学习。

如果在寺子屋毕业且成绩优异,即使是平民也可以前往水平更高的藩校学习。

教育发展的结果是:江户时代庶民的识字率甚至比同时期的英、法等国还要高,甚至是全球识字率最高的地域。

四、江户平民到底什么样——平民的7个特点

江户是典型的“男性的都市”,很长时间里,男性都占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女性很少,如果没有能力和钱,平民男子很难娶到妻子。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江户的平民


江户的男女有以下特点:

1.懒。

日本江户男人一个月只工作半个月,被老婆抱怨:“挨千刀的!家里米缸见底了!”(日本的女人婚后似乎也不温柔啊)再走出家门,喊“舂米了。砍柴了。烧洗澡水了。”总会有人叫住,活就有了。

还可以站在坡道下帮忙推装重物的车赚钱。也可以卖纸扇子赚钱,可以找到走街串巷的卖货郎,跟他一起去见大老板,借来卖货的行头当时就能上岗。

当时如果觉得梳头太麻烦,干脆就剃个光头,当个医生,这一行在当时的门槛也很低,最后实在混不下去了,可以去当和尚。

江户城人口百万,其中有一半的人是武士和和尚。

日本和尚与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日本的一部分和尚不仅可以吃肉,还能结婚生子,社会地位也很高,很受人尊重。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和尚


2、 乐观

那时的江户人相信: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江户的平民从来不把赚钱看作很难的事,因为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他们随时也可以赚想赚的钱。

比如:

两个想喝酒的江户人,又怕辛苦,怎么办?一个大哥把土和锅底黑灰抹在脸上,来到热闹的大街上,黑脸大哥蹲下跳几下,另一位大哥开始吆喝:“瞧一瞧,看一看,在纪州熊野活捉的河童,在江户浅草,大阪天神宫引起过轰动了!”路过的江户人必定大笑,不会只是笑笑,一般都会扔过去一文两文小钱。

要不了多久,两位的酒钱有了。

3、 爱刷牙。

不像大奥里的女子涂黑齿,平民涂不起黑齿,材料难得,这不影响江户人有喜欢刷牙的爱好,以牙齿好而自豪,每天用房州砂、盐和香料做成的洁齿粉使劲刷牙,街上也有专卖洁齿粉的商贩。

4、爱洗澡

日本人无论男女都爱洗澡,每天最少两次,一天洗四五次也不少见。

江户的澡堂最多时有600多家,几乎每条街都有澡堂,这些澡堂分两种,一种是蒸汽浴室,一种是盆池浴室。

因为气候湿润,皮肤容易发黏,还有关东“沙尘暴”,大家不得不勤洗澡。

全国都是混浴,澡堂很黑,蒸汽缭绕,年轻姑娘都有大妈们保护,1791年禁止混浴,开始区分男女澡堂。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日本女子在吸烟

5、崇拜“江户三男”

他们是火消头(消防队长)、力士(相扑力士)、与力(探长)。

火消头率领数百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有火灾就紧急出动,建功立业,得到人们的信任。

有意思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火消头会领着年轻人赶到现场后,第一件事是拆掉火源处周围的房子,等火没有了可燃物,自己就会熄灭。这方法很科学,也很特别,还好大家都是木质的房屋好拆。

力士有坚韧不屈的精神,一年只工作二十天却相当有钱,出手大方,庞大的身体十分具有男子气概。

与力生活富裕,薪水是二百石(实际上收入是正常的十倍以上),给人很亲切的感觉,精通玩乐。

他们是最受姑娘们喜爱的人。

6、女人的婚前爱学习

江户女性如果想快速实现阶层跃迁,除了找“江户三男”之外,还有特殊的方法。

比如:

在她们衣食无忧后,虚荣心就开始支配她们,在江户城大奥工作就是身份的象征,在大奥工作两三年后,女孩子就可以被尊称为“殿下”,受到尊重,提亲的人也会比之前更多。

大奥成了给自己镀金的名牌学校。

当然武家的大奥并不好进,一般这里只用家臣的子女,至少你家要是武士家庭,凡事都不绝对,真想进大奥也有办法,首先要找门路砸钱,其次是要有才艺,唱歌、跳舞都行。

7、婚后剃眉毛

江户时代的妇女会刮眉毛,并且可能还会从事该时期常见的其他化妆仪式。

妇女还将牙齿涂成黑色,将脸涂成白色,将嘴唇涂成鲜红色。许多人认为,这些人造特征要么使女性显得更具吸引力,要么隐藏其自然表情。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这些趋势都已成为现代实践。

五、总结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东京)平民的生活与我们想象中的4点不同

江户的街景


江户时代的江户平民生活与想象中大不相同,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有各自的生活习惯,他们安于现状,同时也热爱生活,城市生活可能不尽人意,但乐观的精神还是他们生活的灵魂。

这可能是幕府的专制统治下,一个极小的观察窗口,但在这里生活江户平民确实是相对自由与轻松的,社会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社会上孕育了很多现代化的因素,也为明治维新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