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五德"和玉器的祭祀天地及其在邦交礼仪的使用

导语:我国最早的玉器起源于距今八千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当中,玉器被用作随葬装饰品埋葬在墓葬当中。玉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手工艺品,在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丧葬礼仪、宗教祭祀、国家交往之间具有重要作用。玉器的产生和石器工具的使用有关,"

石之美者是为玉",这表明玉器还具有同石器一样的实用功能。古人将对玉器的喜爱投入到玉器的创作上,这使得玉器具有了更多的审美价值。出于对于玉器品质的比附,古人还演化出了玉的五德说、玉的九德说等,并且规定了君子佩玉的习俗。正是因为玉器的独特功用和价值,使得玉器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产生了玉文化,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喜爱。

玉器的起源与实用功能

根据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出现最早的玉器出现在兴隆洼文化当中。早期玉器大多数形制较小,并且被用作生产工具使用,制作成斧、铲等实用器。这与原始社会初期人们还没有掌握玉器的辨别有关。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玉器只是一种漂亮的石头,古人们更多地选择贝壳、螺壳等作为装饰品。

玉的

兴隆洼文虎玉玦

玉器的实用功能,不只是因为史前社会早期人们对于玉料的认识有限所致。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凌家滩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当中人们也经常使用玉料制成的斧、铲、刀、凿、纺纶等工具,同时也存在大量精美的玉料制成的玉器装饰品、礼仪用品等。这些玉器制成的生产工具通过微痕观察发现,除了制作时的磨制痕迹外,还具有使用造成的崩裂和损坏痕迹。

玉的

凌家滩文化玉钺

由此可见,尽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然能够辨明玉料,但是仍然会以玉石制作成各种实用器具。玉器和实用功能和其他功能并不冲突,这也表明了玉器产生之初就是作为实用器使用的。此外,大量玉器器具的出现表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先民掌握了玉石开采技术,并且当时的玉料充足,是一种较易获得的资源。

玉器的政治功能

玉器在政治上的功能也应该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在大禹时期就有记载,"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作为诸侯会盟的工具,在古代作为取信盟方的重要工具。春秋时期晋国公卿之间举行会盟的侯马盟书就是书写在这种玉石制成的玉圭等玉器上,深埋于地下,作为取信鬼神的凭证。

玉的

大禹

早在先秦时期,就根据当时社会中身份等级的差异规定了严格的执玉和服饰制度,"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 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 大夫佩水苍玉而淄组绶, 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 士佩瓀玖而缊组绶"。这种以玉器的质地和颜色不同区分身份等级的现象表明,玉器已经不再是新石器时代的常见品,而是作为社会中等级地位较高的人用以表明身份的物品。

玉的

玉玺

玉器还作为政治上的取信物存在。古代的印章多为玉质,据说秦始皇时期雕凿的传国玺印也是用玉石制成的。玉器作为政治凭证,除了高质量的玉石在当时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外,还因为玉石的物理稳定性。玉石原料能够深埋地下千年而不发生改变,和铜、铁、陶等材质相比,具有不易变质、不易损坏的特点。因此作为重要的政治凭信,甚至是代代相传的传国玺印,玉质材料就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玉器的宗教功能

玉石长期埋于地下,且历经千万年而不发生改变,被古人认为具有沟通神灵、获得永生的作用。在这种思想下,玉器被用作祭祀天地的礼器,"以玉做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并且还规定了不同种类的玉器对应着祭祀不同的方位。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现实自己顺应天命,往往会在四时举行祭祀,这一传统在封建社会被长期保留下来。

玉的

良渚文化玉琮

玉器还被用于丧葬制度当中。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在墓葬中随葬大量的玉石制品,这些玉石品多是装饰品及玉琮、玉钺、玉环、玉璧、玉璜等礼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玉敛葬"的习俗,墓主人身上披挂着各种玉石装饰品串连成的项链、玉佩等。到了汉代还发展出了玉衣敛葬的制度,用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对应不同的身份等级,此外还制定了严格的用玉层次,在玉衣之前还需要用玉塞、玉晗等物封闭死者灵识。

玉的

金缕玉衣

玉的宗教功能还体现在用玉石雕造各种代表宗教信仰的图案和神徽。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多数刻有神人兽面纹图案,图徽雕刻细腻,毫发毕现,一般认为这种图案代表的是良渚时期先民们的宗教崇拜图腾,也有人认为这是良渚文化的族徽,代表了与其他族群的区分。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中也出土有类似的刻画在方形玉版上的图徽,同样也应该是反映了史前先民们的某种精神信仰和崇拜。

玉器的审美和文化功能

玉器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石器的一种,但是玉器有着石器所不具有的独特审美作用。玉器的加工是在石器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较之石器来说更为复杂。玉器的加工包括琢玉、切割、雕刻、穿孔、抛光、磨制等多种技术,可以说玉器的制作是古代人们手工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玉的

玉兔

作为观赏的玉器,通常包括装饰物品,如玉玦、玉环、玉镯、玉管、玉佩、玉笄等;动物形器,如玉鸟、玉鱼、玉凤、玉龟、玉猪龙等;玉摆件等。作为观赏使用的玉器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这些价值背后既是对于玉器价值的认同,还体现出古人对于玉器品质的认定。

古人从玉温润的品质比拟君子仁义的性格品性;从玉的坚韧,比喻人的勇;以玉省的悠扬清脆比附人的智;以玉的晶莹剔透比喻人的洁。此外还衍生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等。正是因为玉具有这样的品格特性,人们将佩玉视为是君子品性的表现,提倡君子当"温润如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玉的

玉佩

对于玉器的欣赏还构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玉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像我国一样拥有如此灿烂且深厚的涉及到宗教、政治、文化及实用等多个方面的玉器文化。可以说玉器文化不仅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品质塑造,还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结语:玉器起源于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对于玉器不同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玉器制作水平的提高。玉器尽管来自于石器,其在生产制作水平上远远超过了石器的生产。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玉器的制作需要反复的雕琢和打磨。古人对于自身的要求也同这玉一样,有才华而稚嫩的人称为"璞玉",才华横溢的人称为"美玉",人提升自我的过程就如同玉被打磨雕琢的过程一样,尽管漫长而痛苦,却终有成功的一天。

人们对于玉器的崇拜来源于古代社会信奉的万物有灵的思想,深埋于地下且历经千百年不发生改变的玉器成为了人们祈求永生,灵魂不灭的重要媒介

。玉器的使用贯穿了古代先民们整个生与死的过程,成为了人们记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

左丘明《左传》

陈晨 《我国玉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发展历程》

佚名 《三字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