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面對這次的新冠疫情,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們,大多數的國人史無前例地在春節期間放慢了生活節奏,在家中一呆就是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突然放鬆下來的人們,有些是放縱地吃吃睡睡玩玩,有些則精緻地煮煮跳跳學學,打發的時間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現在疫情已經基本穩定,連武漢也開始逐漸解禁,大家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的日子雖然不近、卻也不遠了。

俗話說,每一個重大的突發事件都可能是一個轉折點,面對這個轉折點,有些人的人生軌跡或許就此轉變。

往後的工作生活中,一定還會有風浪在等著你,面對這些未知的風險和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為此,可以審視一下過去兩個月的生活點滴,先回答好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你有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嗎?

在疫情發生之前,許多人或許對自己的生活起居很有自信,他們堅信如果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也可以一個人生活的很好。但這主要還是依賴國內日趨成熟和完善的商貿服務環境,你肚子餓了可以點外賣、缺什麼東西了可以上網買、百無聊賴了可以出去走走逛逛玩玩,總而言之,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可是疫情發生之後,很多事情立馬就變了,快遞暫停、外賣暫停、商超閉門,諸多本可以通過手機和電子錢包輕鬆搞定的日常服務,突然變成了天方夜譚,而且完全沒有過渡期留給你去適應,很多人開始驚慌失措起來。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前些日子看到網上很多帖子說,這次疫情培養了許多自學成才的大廚,其中的意味還是以調侃為主,而筆者卻在其中看到了這些大廚們強悍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兩天沒什麼東西吃或者是吃同樣的東西還可以忍受,可要是兩個月、三個月只吃方便麵和稀飯榨菜,估計很多年輕人會抑鬱的。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其他的生活領域都可以遞推過來。

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趕快抓緊補回這一堂堂關鍵時刻可以救你性命的生活課吧。

二是,你有足夠的思考分析能力嗎?

疫情一開始,特別是各個省市啟動一級響應,城市封鎖、小區封閉的時候,不少人孤零零地鎖在家裡,他們的心中是恐慌的,彷彿電影中的世界末日就要真實出現一般。

當一個人對未來茫然無措時,很容易喪失基本的獨立思考能力。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種哄搶事件的發生,一波又一波的搶購群體完全忘記了戶外聚集的危險,搶大米、搶板藍根、搶雙黃連,稍微聰明些的則在網上搶購,就連喂牲口的雙黃連都不放過,買到脫銷,讓人不禁啞然。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所以,一個人平常多麼聰明、多麼善於分析固然重要,可往往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的,是在危機面前的冷靜判斷、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災難面前,不慌張、不盲從、不自作聰明,你能做到嗎?

三是,你有足夠的抵禦風險能力嗎?

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因為它普遍易感,但也人人不同,因為每個人的防範能力不同。筆者是位足球愛好者,就舉個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例子,自己看圖。

疫情過後,三個問題關係到你的一生,尤其是最後一個

當然,C羅買下小島躲避疫情只是一個相對極端的例子,但也反應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同人不同命”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很客觀、很深刻的一句話。下面再舉幾個例子。

回顧過去的兩個月時間,正是服務業全年的盈利高峰期,很多企業投入了數百萬、上千萬的資金,裝點門面,就是為了春節期間大撈一把,現在可好,錢沒賺到,還欠了一屁股債,如何收場。再說工薪一族,沒有收入,只能靠著一點存款養活一家老小,一旦疫情稍微緩和,就戴起口罩冒著風險走上工作崗位。

有許多網友,特別是年輕人紛紛下定決定,疫情過後,一定要開源節流,好好存點積蓄。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次寒冬何時會來。

當然,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就已經開始行動了,有些人學著接觸自媒體,有些人開始自學編程,有些人開始準備考職稱、考證,有些人開始思考自己會否可以換個崗位或是謀求幾個兼職,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都在改變。

努力強大起來,為了自己,也為了愛你和你深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