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我們民族最重視的事情之一。

  網上流行一個段子說:沒有什麼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也就是說吃飯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活著這樣的身體需求,也是解決精神享受的高級需求。

  享受美食本是好事,可是我們對“吃”的重視與焦慮,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卻會在不經意間投射到孩子身上。

  打開任何一個育兒群,媽媽們經常討論的事情裡,一定有孩子的吃飯問題。

  “我家娃不愛吃小米粥,挑食。”

  “我家娃只吃清蒸魚,挑食。”

  “我家娃不吃兩種東西混合在一起,挑食。”

  挑食這件事,是多少家長的心頭大事。

  在我們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飲食文化中,好好吃飯,營養均衡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身邊很多媽媽,一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早上做什麼飯,中午做什麼飯,晚上做什麼飯。可以理解,家長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之後,孩子對待飯菜的態度,彷彿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態度。

  家長關心孩子衣食住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過於”重視吃飯問題,卻會成為教育的痛點。

  其實何止是孩子啊,成年人中也有各式各樣的“挑食患者”。我們為什麼對於孩子挑食,這麼難以容忍?


 01 孩子挑食不是身體上的病,更多的是孩子和家長心理的焦慮。

  我有一個朋友小玉,她不僅不愛吃的東西很多,而且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吃飯還是喝水,一定要剩下一口。

  那一口有時候少到只有半勺,可是她就是不去吃掉它。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她小的時候,是那種瘦瘦巴巴的女孩。每頓飯吃什麼,吃多少是家裡的頭等大事。她甚至經常聽到媽媽給朋友打電話,“如數家珍”地說出她最近三天的飲食:吃了一個包子,喝了半碗粥……

  別的孩子家長鼓勵的時候,會說他們努力,聰明,成績好。而她被鼓勵的方式,就是“今天吃得挺多”“一直不吃的胡蘿蔔最近吃了兩口”。

  吃飯這件小事,成了她生活中程序化的事情。她能看到媽媽的在意,媽媽的付出,於是,她的反抗就化成了潛意識裡,無聲地對抗。

  挑食,是在向父母說著“你讓我吃我偏不吃”,吃飯剩一口,是在向父母吶喊“我有權決定自己吃多少”。

  不經意間,飯桌成了家庭中的權力遊戲。

  為人父母,總是習慣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可能父母還是孩子的時候,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在吃飯問題上沒有得到充分地尊重與接納,當他們成為父母之後,會下意識地認為讓孩子吃飯本身就是一件艱難的事。

  家庭問題會代代相傳,父母曾經被怎樣對待,他們可能就會怎樣對待孩子。這種“傾向”,並不是有意識地重複,而是藏在心靈深處的潛意識,那些自己童年時代挑食被指責的話語,在不經意間脫口而出成了指責孩子的“利劍”。

02 對孩子挑食的挑剔,本質上是父母對自己焦慮的排解,對自己需求的滿足。

  我們都會承認,自己是愛孩子的。可是,有時候我們對待孩子的種種行為,其實是對待童年那個不被接納的自己。

  孩子挑食除了源於父母焦慮的承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吃飯問題被放大成生活問題。

  電視劇《虎媽貓爸》裡有這樣一個片段,趙薇飾演的畢勝男為了能好好照顧6歲女兒和老公的一日三餐辭職做了全職媽媽。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經常在飯桌上,她跟女兒強調今天的蔬菜是有機蔬菜,好貴好貴的,媽媽為了她的健康排隊、花錢、費精力……

  桌子上有誘人的紅燒肉,可是媽媽卻為了讓女兒保持身材,均衡營養,每天限定吃肉的數量,多吃綠油油的蔬菜。

  站在家長的角度,畢勝男的確用心良苦。可是孩子作為被“追捧”的人,他們就真的幸福嗎?

  一個已經可以獨立行走,獨立用語言與人交流的孩子,連吃飯的自由都沒有,那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這不僅是挑食的問題,背後還有孩子的獨立與尊重問題。

  有一次吃飯,畢勝男告訴女兒不吃菜的話,就不允許吃肉。女兒一氣之下說,那就不吃飯了!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瞬間畢勝男就反應過來,女兒一定是下午的時候“偷吃”了。於是,吃飯問題轉化為家庭內部矛盾:下午幹什麼去了,要是回答,明天就多跑一圈。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媽媽的話,更像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孩子——你不愛吃菜,而且因為你挑食我們又要吵架了。

  簡簡單單的一個吃飯問題,變成了“批鬥會”。

  但是我們想一想,孩子會因為被指責而不挑食,會因為父母的戰爭而愛上吃飯嗎?

  當然不會。

  人對於他人的指責,往往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羞恥感。如果一個人總是指責我們,那麼我們絕對不會朝著他們期待的方向變好,否則別人一諷刺挖苦我們就變好,那是多麼丟人的一件事。

  所以說,很多孩子的挑食,並不是本身對食物的倦怠,而是被暗示出來的。

  當孩子再次吃飯的時候,他會想到媽媽的指責,想到媽媽和爸爸的爭吵,這些與吃飯聯繫起來,吃飯就變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沒有人會為了指責而變得強大,也沒有人會喜歡消極的心理暗示。

  平心而論,吃飯這件事真的這麼重要嗎?孩子飽一餐餓一餐真的是大事嗎?愛吃零食愛挑食真的就罪大惡極了嗎?

03 也許是我們自身曾經不被接納,所以不能接納孩子對於飲食的挑剔。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讓寶寶愉快地進食,和寶寶一起享受進食的快樂是最重要的。比寶寶是否吃飽了,是否吃了你認為有營養的食物重要得多。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想讓孩子不挑食,降低家人對吃飯的焦慮,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1、家長要保持“鬆懈感”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不懂教育,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成為育兒專家,甚至不需要把事情做得太細。

  溫尼科特曾經提出了一個“good enough mother”的概念,曾奇峰老師巧妙地把它翻譯為“60分媽媽”。

  為人父母,沒必要尋求滿分,甚至不要追求完美。我們不夠完美,就給了孩子補全我們殘缺的機會。

  保持60分的鬆弛度,不做撒手掌櫃,也不過於焦慮。要知道孩子大部分的路都是要自己走,大部分的人生選擇都是自己選,吃飯這種小事,何必“大動干戈”。

  2、把吃飯當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如果說我們的一生有80年的話,一天按照三頓飯算,那麼我們一生要吃將近9萬噸飯。

  孩子因為心情、胃口、口味、身體狀況的原因,不想吃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少吃一頓除了餓一點以外不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可以在做飯前,“麻煩”孩子幫我們制定一個菜單。但是沒有必要在吃飯時,強迫孩子必須吃什麼,必須吃多少。

  我有一個表姐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各種零食都不讓孩子吃。哪怕是有添加劑的麵包,都不讓孩子嘗一下。

  在口欲期需要被滿足的年紀,那個小女孩只能為了媽媽以為的身體健康,給自己的心理留下缺口。

  和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發育比,吃飯問題不值一提。

  因噎廢食,不會是好的教育。

  3、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提高廚藝

  在微博上搜索“挑食”詞條時,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當媽後,最怕孩子不吃飯

  不少網友吐槽,不是自己挑食,是媽媽真的做飯不好吃。長大後遇見美食後,所有挑食的病都“治”好了。

  想要孩子吃飯,我們不妨多動動心思。不愛吃胡蘿蔔,總有別的食品可以補充維生素。單調的飯菜孩子沒有興趣,那就做成孩子感興趣的樣子。

  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改變,而不是去逼迫孩子服從。

  民族心理學上說,中國是很典型的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的民族。

  我們十分貪吃,喜歡在飯桌上談事情,把吃看成天大的事情。

  飲食的確可以帶來滿足感,胃部和心理同時獲得的滿足。

  但是有時候,我們更該想一想,當我們在想要瘋狂進食,或者非常重視孩子吃飯問題的時候,到底是身體需要食物,還是內心需要填滿。

  挑食不是大事,把孩子挑食當回事,才是大事。

  孩子與吃飯的關係,就像亞當與伊甸園的“禁果”,告訴他不要吃他一定會吃。那麼我們不妨順其自然,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算了,媽媽努力做好吃的,至於你吃多少,高興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