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默克爾相借《中導條約》重新談判之機,把她以為的軍事強國一網打盡全裝進來?

新文化街男孩


說實再的中國是世界核大國,但不是擁有數量最多的大國。歐洲發達國家慣用“利己主義”的思維,制定了許多的條條框框來限制打壓那些發展中國家,所謂的“中導條約”就是例子,企圖用條約來捆綁中國。縱觀歷史,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因此上當“棄核,消核”被歐洲的條條框框捆綁而受到限制打壓甚至被無情地侵略制裁,因此,中國就應當走自已的路,絕不能和西方的歐洲在同一戰車上與狼共舞。


仙人指鹿430


默克爾這次顯然是打錯了算盤。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態說美國和俄羅斯應該繼續遵守“中導條約”,並且相關大國也要加入新“中導條約”的談判,並特別提到了中國,她認為中國作為發展中的軍事大國更應該受到“中導條約”的約束,簡直是一派胡言,默克爾的講話遭到了中國的反對,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明確表態中國不會參與“中導條約”的任何談判,並反對將“中導條約”多邊化。


默克爾的發言表明了歐洲的自私自利,美俄相繼退出“中導條約”顯然給歐洲的安全形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為了轉嫁歐洲的安全風險,默克爾不惜替美國背書,想把中國也拉進“中導條約”的談判,以便促成新的軍控條約,以取代名存實亡的“中導條約”,從而減輕歐洲的安全負擔。

一向以歐洲老大自居的德國近來“大嘴”言論不斷,先是以不惜在德國部署美國的核武器來警告俄羅斯,現在又拋出了讓中國加入“中導條約”談判的言論,德國關注歐洲的安全形勢本無可厚非,但卻不應該侵犯第三國的安全利益,尤其是中國的安全利益,因為中國跟”中導條約”沒有任何關係,也沒有對歐洲的安全構成威脅,德國卻要強拉中國做墊背,這充分表明了歐洲的虛偽和自私自利,對這一點,我們是堅決反對的。


那年那月那兵說


默克爾說出這番話有幾個自身因素。

中程導彈一般是射程1000公里到3000公里或5000公里,中國距離歐洲差不多10000公里,按理說在中國沒有海外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對歐洲構不成任何威脅。 但默克爾這麼做無非就是儘量消減中國的攻擊性,中國這麼做,她當然高興,中國不這麼做,她也沒損失什麼,反而還贏得國際聲譽, 很多人說國際聲譽重要麼?就像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聲譽差不多吧。某種程度上還是非常好使。

默克爾自己心裡有逼數, 這麼做無非就是想踩著中國表現一次,安撫迎合美國罷了。

關於中導條約,肯定有部分不明事理的網友覺得咱們中國有點理虧,美俄兩個大流氓都不幹的事兒,咱中國還埋頭幹呢。

要知道美俄為什麼消減中程彈道導彈,蘇聯和美國冷戰的時候雙方的核武器多達5-6萬枚。光維護就是高昂的費用,而且兩國經濟被拖的很疲憊。消減軍事負擔勢在必行。有了成熟的洲際導彈,對於美俄兩國來說中程導彈反而沒多大意義。消減能緩和態勢,更能減輕負擔。

我打個比喻,美國人有一把手槍,有一把狙擊槍,還有迫擊炮。中國人只有有一把手槍,美國人說要禁止手槍,因為手槍危害太大,殺傷力強必須禁止。如果真按照美國人說的做。

中程導彈的殺傷力很大這是美國人說的最實在的話,可尼瑪航母、轟炸機、洲際導彈、核潛艇的危害難道更小嗎? 中國關於中導條約的規定肯定是贊成的,如果有必要肯定必須籤。前提是航母條約、核潛艇條約、洲際導彈條約、戰略轟炸機條約、戰略性雷達條約、軍事基地數量條約通通都籤個遍。

否則只籤中導條約,那不是為地球為人類造福,那只是美國人造福,為中華民族造難。而美國沒有了競爭軍事的阻礙,經融掠奪、軍事掠奪只會變本加厲,地球各國各族只會越來越弱,美國越來越強,長此以往,其他國家和民族永無出頭日。古代由於思想和科技被禁錮,掠奪方式緩慢而無序,被掠奪國還是有機會強大的,越來越現代化的世界沒有這個僥倖了。



時光觀國際


隨著糟糕透頂的國際風雲的不斷髮孝。作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女士不得不借著(中導條約)問題向以為的軍事盟友隔空喊話。看看誰才是戰爭的總導演,誰是戰爭的機器,誰是戰爭的炮盔。如今北約一體化進程說起來似乎有些笑話了。還能不能一體化。最後還是變成一文不值的廢話。

看目前的發展趨勢。德國不能如此被動的被它人所能左右了。默克爾已經嚴厲的駁回了美國代表團提出的5項要求。她說德國不能疏遠俄羅斯。這已經明確的告訴了美國,德國要重新佔隊了。德國不止是要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的問題那麼簡單的事情。德國希望美國表態。根據美國的態度來看。似乎整個北約國家都應該是美國優先。整個歐洲國家都是美國的女僕和傭人。看來這個所謂的北約聯盟只剩下一個不值錢的骨頭架子。這裡沒有利益。對德國而言只有按時納稅的結果。不止是德國納稅。也包括馬克龍為代表的法國聯盟。看來真正考驗歐盟的時候到了。特朗普瘋狂的到處剪羊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麼歐盟自己未來的發展空間在哪裡呢?歐盟還有擴展和開發的空間嗎?至於北約是個什麼東西,看來默克爾女士已經不在意它是什麼東西了。只剩下德國的利在哪裡。至於益嗎?還需要多方位的考慮和認定。馬克龍的組建歐洲軍隊被美國給忽悠回去了。難道組建歐洲獨立軍隊真的是個夢嗎?我們還是順著默克爾女士對美國的再次回答才能看出這盤棋接下來究竟怎麼下吧。








aircraftone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利益,站在德國的角度來考慮,默克爾拉中國很正常,因為中導條約是對歐洲的保護條約,美俄研發的武器避開歐洲,確保相互摧毀,直接本土打擊,如果中導條約不存在,那麼美國要想制約俄羅斯只能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才能打擊俄羅斯本土,俄羅斯反制也會吧武器瞄準歐洲,歐洲就是角逐的犧牲品,美國現在的思維是美國利益優先,美國覺得你們能有我不能有,這不公平,就跟中美貿易逆差一樣,必須要平等才可以,他不考慮為什麼中美會出現貿易逆差,是美國對中國限制高科技武器裝備技術等等,美俄在戰略轟炸機核潛艇洲際導彈等武器技術上遠遠領先中國,中國的戰略是區域拒止,維護國家安全,所以中程導彈對於我國尤為重要,打擊來犯之敵,限制了中程等於自廢武功,其他的裝備中國還是短板,每個國家自身發展需求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戰略模糊分析


中導分為陸基和海基,這個條約只限制陸基。因為冷戰期間美國在歐洲部署非常多的中導都對準莫斯科,蘇聯也有很多中導威脅美國重要的地方,這個條約對當時兩國都是有益的,跟中國沒有一點關係。

現在冷戰對抗已經結束,俄羅斯已經成為美國眼裡的地區性大國。我雖然不理解導彈,但是海基導彈改成陸基應該不難,所以這個條約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川普退出條約目的是在應和國內通俄調查。

我國中程導彈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力量,並且沒有威脅任何國家,只針對上門的挑釁者,所以加入這個條約根就沒有邏輯可言。

默克爾不可能看不出來,但是她為什麼還要這樣講呢?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是她不想讓美國再在歐洲部署導彈,這樣不光又重新走上和俄羅斯對抗的道路,而且還對自己歐洲建立自己軍隊的事情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才扯上中國來挽留美國!

二是她很自傲,完全不理會中國的感受,跟中國合作也是利益上的考量,整個西方社會看不起東方。

我認為我們以後對這些國家要像對加拿大那樣,讓他們知道世界正在發生變化!


Nang中羞澀


國際關係中每個國家都是利己主義者,這沒啥奇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前段時間,為了挽救中導條約,曾說過讓中國也加入"中導條約",其實這是美國人的主意。如今"中導條約"已經徹底完蛋,世界進入新的冷戰軍備競賽時期。

美蘇簽訂"中導條約"的背景,是美蘇各取所需:1,蘇聯想卸掉軍備競賽造成的經濟負擔,2,西方世界(指歐洲)想減輕蘇聯的中導威脅。實際中程導彈對美國構不成任何威脅,因美國地處太平洋,大西洋中,國土防衛有天然屏障,南美洲又無中程導彈威脅,國土防衛安全得天獨厚。那為啥美國要處心積慮地要廢除"中導條約"?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戰略目標有二。

一,忘俄羅斯之心不死。美國極力拉攏俄羅斯同邊國家,建立軍事基地,擬在波羅地海三國,波南,羅馬利亞,烏克蘭,甚至格魯及亞,以及亞洲的菲律賓,日本,韓國佈署中程導彈。在亞洲部主要威助中國加俄羅斯。美國試圖通過部署中程導彈,誘引俄,中加入軍備競賽,達到製造威脅,遏制俄,中發展。

二,製造戰爭威脅,在同盟國領土上部署中程導,加緊了對盟國的控制,核心還是阻止這些盟國的離心傾向,進一步鞏固美國老大地位,增加盟國的依附力。按美國的如意算盤,即使暴發戰爭,打爛的是別人,得益的是美國。

"中導條約"的廢除,歐盟,俄羅斯是不願意的,這咱擺是美國的險惡用心,他們不是不知道,所以才出現了默克爾想拉上中國去挽留"中導條約"的死亡,這當然徒勞無功,因美國國家戰略是想再作一百年的世界老大。


光彩天地


默克爾在慕尼黑國際安全會上的說法確實是昏了頭,她的本意是敦促俄美雙方進行談判,回到限制中導條約的立場上來。這樣歐洲的安全就會好一點。但她不應當節外生技,把其它地區國家,包括中國也拉進來。試想:伊朗會加入《中導條約》嗎?作為保護自己生存的武器,伊朗絕對不會放棄,你再說的天花亂墜恐怕也沒人理你。所以默克爾犯了常識性的錯誤。默克爾是個智商不錯的政治家,為什麼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呢?這主要是近來德國在與美國的關係上多有碰撞,默克爾對美國的恐懼,希望能“禍水東移”,轉移一下自身的壓力造成的。
站在德國自身利益上來看待世界,默克爾主要是想解決歐洲安全問題。但她沒有認識到對歐洲安來說,中導問題是結果,不是原因。原因是北約東擴與美國對俄羅斯的敵視政策。在這個方面,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也逃脫不了干係。德國應在北約內部找原因,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才能真正解決歐洲安全問題。而不是把世界各國拉進來打亂仗。混戰一場,不解決任何問題。但,默克爾偏偏南轅北轍,在會上提了很多問題:除了中導,還一邊反對美國在敘利亞撤軍,把敘利亞躬手讓給伊朗和俄羅斯。一邊堅持維護伊核協議,對伊朗的態度模楞兩可。所以我們不必對她的言語過於驚吒,感覺她就是在平衡各種矛盾,解輕自身壓力。

中導條約的簽署,德國是推動者,最早是德國的施密特總理。所以,現在默克爾站出來維護這個條約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世界上的事是靠實力說話的,不是默克爾想把所有的導彈強國拉進來,就能拉進來的。美蘇簽署《中導條約》,談了7年10多輪,默克爾如真能把現在導彈強國拉進達成一個協議,恐怕得70年100輪。所以,默克爾的話聽聽好了,只當是一個《天方夜譚》的故事。但,美俄是可以談判的。一方面這就是它們兩家的事,另一方面兩家也有這樣的意願。但,不要忽悠別人,因為別人的導彈只是防禦性武器。


天太2


鴻蒙盤古回答:默克爾這次想借《中導條約》重新談判之機,把中國納入到中導談判中來,這一是表明她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二是表示她憨笑的外表下包藏禍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鴻蒙盤古下面這就為您解答。

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搞清楚什麼是中程導彈?什麼是美、蘇《中導條約》?

1,按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的中程導彈


導彈家族中,將導彈射程範圍1000~3000千米的彈道導彈定義為中程導彈,是將彈道導彈依射程進行分類時的一個子類。彈道導彈的劃分標準,各個國家和地區有所不同。下面我們按國際通行劃分標準來劃分:洲際彈道導彈: 射程在8000 km以上; 遠程彈道導彈:射程在3000 和 8000 km之間; 中程彈道導彈: 射程在1000 和 3000 km之間; 短程彈道導彈:射程 在 1000 km以下。

2,美、蘇冷戰產物《中導條約》

上世紀70年代,是美、蘇雙方歷史上對抗最為激烈的時期,雙方都在各自的基地佈署了數量眾多的“導彈森林”。歐洲面臨著前蘇聯龐大的中程彈道導彈威脅,而美方和歐洲的還擊手段只有核彈。但是核彈這個魔鬼撒旦,又有誰敢真正的在地球上空放出來呢!核彈可以形象比喻為“地球剃頭師”一一全球核戰爭一旦開打,地球將被剃成一片光頭!



美、蘇、歐各方首腦,在冷戰最高鋒時,都已經感受到核彈烈焰般的炙烤,和人類面臨滅絕的危險!

“熱愛和平”的美、蘇首腦一一這兩個地球村裡最大的核大戶坐下來,經過艱苦談判,他們決定雙方都將最可能引爆核大戰的中程、中近程彈道導彈給削減和銷燬。

1987年12月8號,美國總統里根和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華盛頓簽署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中導條約》。至1991年5月,美、蘇按照條約規定,銷燬了全部潘興II和SS-20導彈,目前兩國導彈庫中沒有中程彈道導彈。


3,中國一一世界中程導彈最強者

地球村裡中國的核力量,在那時可以被美國、蘇聯無視,中國在當時甚至都沒有資格參加中導條約談判!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不搞霸權主義的國家。中國那時候的核力量薄弱,中國的核彈打不到歐洲和美國,只能打到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而且中國那時缺乏三位一體的核戰略威懾力量:我們沒有遠程轟炸機,更沒有可以用於實戰的核潛艇。於是中國為了保家衛國,就只能依據自身力量,走上了中程彈道導彈研發之路,力爭在常規戰爭中擁有可以拒敵於國門之外的鎮國重器。現在世界上95%的中程、中近程導彈,都儲存在中國的導彈庫中;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中程導彈東風-21C、東風-21D,及中遠程彈道導彈東風-26都屬於中國。


地球村的日曆翻到公園2019年時,中國在太平洋彼岸的遠方鄰居美國,在和前蘇聯、俄羅斯不死不休地纏鬥了近70年後,當他把目光轉向那個曾經十分落後的中國時,看到中國大陸上飛奔的高鐵、各地一座座世界最先進的核電站、蜘蛛網般的高速公路,還有像華為、格力、長城汽車這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企業,還有天空中出現的殲20……


還有中國導彈庫中,面對美國駐日、韓、駐關島軍事基地,特別是面對美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在太平洋上橫衝直撞的航母艦隊,都具有毀滅性精準打擊能力的中程導彈時,美國人心裡暗叫一聲:“糟糕,怎麼剛在那邊搞垮一個巨人,這邊又冒出了一個更加強大,幾乎與自己身軀等身的東方巨人呢!”

鴻蒙盤古云:今日之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

美國現在再用核彈威脅中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因為中國的東風快遞,也可以把威力巨大到能瞬間毀滅一個城市的洲際核彈,快遞到美國的任何一座城市和軍事基地。中國專門打擊航母艦隊的東風中程導彈,也把美國航母的後我國海域的禁航區劃到了3000海里以外,關島基地也面臨著中國中程導彈的導彈雨般的襲擊!

美國人心裡肯定暗暗叫苦:當初籤《中導條約》時,怎麼沒有先知先覺的把中國也給包括進來呢?

4,特朗普“項莊舞劍,意在中國”

習慣於一言不合就退群的商人總統特朗普,對美國與蘇聯當時簽訂的一一沒有把中國包括在內的《中導條約》,感覺到憤怒和委屈。他覺得這個《中導條約》簡直就是美國和蘇聯為中國而量身定籤,美、蘇兩國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一一但卻放任中國任意發展中程導彈的一部條約。於是特朗普大筆一揮,美國就退出了《中導條約》。



依照特朗普這樣退群的“時間表”越來越久遠,美國的歷史學家們可要好好的翻閱一下:美國曆史上還簽訂了哪些條約。說不定歷史知識淵博的特牧授,哪一天會把美國建國時簽訂的條約都給退群呢!

鴻蒙盤古認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是“項莊舞劍,意在中國。”

特朗普之所以退出《中導條約》,他是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的。他想要借各國要求重新恢復“中島條約”談判的契機,把中國拉到“中島條約”談判中來。他是想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讓中國自動削除自己武庫中的中程導彈,讓中國自費武功!



在這個節骨眼上,德國的女強人默克爾心領神會,充當特朗普的傳聲筒,替特朗普向中國喊話:要求中國加入到中程導彈條約。在這一點上,美國和歐洲及德國人的血管裡,畢竟流淌的都是老牌帝國主義的血液一一這導致現在的歐美,特別是德國的默克爾與特朗普雖然分歧巨大,雙方經常在峰會上互懟,但在遏制中國方面還是心意相通、心有同想的。

如果中國被忽悠到參加新的“中導條約”,那中國就等於自費武功,將中國傲立於世的中程導彈優勢給廢除了!中國當然是絕不同意!

當然默克爾也不至於傻到會認為自己吼上幾嗓子,中國就會乖乖地加入到談判中來。默克爾要的就是對中國施加影響,對中國形成壓力,對中國在輿論上造成不利,最終迫使中國乖乖地就範的目的。

從默克爾的這一舉動,我們又一次看清了西方國家政客的又一種面孔:許多中國人對默克爾抱有好感,淳樸的中國人就理所當然的把默克爾認同為中國人民的朋友。但是這次默克爾為美國發聲,想讓中國自廢絕活,讓我們的國際認知又一次被打了臉!


通過這件事,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西方政客中,不管是如特朗普那種公開反中,還是如默克爾這般平常對中國相對友好一一佃一旦面臨觸及西方核心利益,他們自然會抱團取暖,明的、暗的共同對付中國!

所以我們不要對西方政客抱任何幻想,我們在世界上不稱霸,但也絕不示弱;我們熱愛和平,但也絕不任人擺弄。我們還是要走實幹興國之路,改革強軍之路。


鴻蒙盤古認為:一國之武庫有多少武器,就會獲得多少和平與安寧!


鴻蒙盤古


不光中導條約,你咋不說戰略導彈條約也跟中國有關,戰略核潛艇數量、洲際轟炸機數量、航空母艦數量都和中國有關?還有每個國家的軍事基地數量、海外駐軍數量是不是也要限制啊?

中國參加限制談判的前提是美俄的武器數量和中國的水平一樣。先把核彈頭數量降下來再說。別我有啥你們限制啥。

你傻還是我傻?不光中導,遠導、洲際導、潛艇戰略導、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核彈頭數量都要減少。光減少中導,有個屁世界和平?

銷燬全部遠程轟炸機,銷燬全部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銷燬全部導彈核潛艇及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核彈頭數量,五大國每個國家不超過500個,配額數量可以轉讓,每年支付配額轉讓費,一枚一億美元。英國願意可以讓給美國,中國願意可以讓給俄羅斯。對其餘有核國家進行嚴厲打擊,不棄核五大國就聯手消滅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