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多地,深入一線,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遼寧省鞍山市中醫院內科主管護師王瑛慧,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隨後,她作為遼寧省鞍山市第二批馳援湖北襄陽醫療隊隊員奔赴疫情最前線。

轉戰”多地,深入一線,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

在湖北襄陽,王瑛慧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密不透風的口罩、眼鏡、帽子、鞋套,為病區的患者們忙碌著。在抗疫工作中,她深受身邊“戰友”們的鼓舞,毅然寫下入黨申請書。她說雖然每一次進防護區呼吸都很費力,臉上的壓痕也很深,衣服被汗水浸溼得如同被水洗過一樣,但她不後悔參加馳援工作,她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一名醫護人員應該做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她能做的就是和湖北人民一起戰鬥。

援鄂工作是不易的,但她一直堅持,沒有退縮,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3月24日下午,安徽省支援湖北第六、七批醫療隊的325名隊員們平安凱旋,其中包括安徽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5名醫護人員。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呼吸內科醫生王六喜

來武漢支援工作的一個多月裡,最大的感受離不開兩個關鍵詞:感動和溫暖。從飛機上的空乘人員到武漢當地的志願者、再到進駐酒店的工作人員以及本地醫務工作者,都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我們雖然看不清彼此的面孔,但卻能感受口罩下的微笑,武漢,加油!

重症醫學科護士代冰雪

三十多天不分晝夜的努力,無數人的辛苦和汗水,終於換來了武漢的光明和希望,武漢人民為此付出了太多的堅持與努力,勝利是對他們最好的回饋,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

重症醫學科醫生韋彪

武漢同胞的堅強、本地醫生的辛苦、第一批突擊隊員的無畏,深深地感動著我,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付出微不足道。今天就要回家了,心裡既興奮又不捨,讓我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武漢的兄弟姐妹!

腦病二科護士許孝姍

來武漢支援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有太多的感動,也讓我看到了武漢人的堅強和努力,今天就要回家了,真的很高興卻又捨不得離開這座城市,今生能夠為武漢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是我的榮幸。相信武漢的明天會更好!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呼吸科醫生孔令洋

鄂州大地,瘟疫肆虐,應召馳援,歲月如梭,眾志成城,齊力斷金,黨之所指,民之所向,心之所繫,華夏無懼,弘揚岐黃,杏林春暖,櫻花滿園,暗香浮動,喜迎歡送,情滿人間。

看著山東援鄂醫療隊隊員們一批批返回家鄉,仍然在武漢堅守的宋玉芳依然按部就班地做著工作,“堅守在這裡的每一天,都有許多感動烙刻在心底。”宋玉芳說。

來自山東省廣饒縣中醫院的護師宋玉芳是東營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還記得初入武漢時,天氣是多雨溼冷的,像極了那時候人們的心情,“相信我們的到來,就是要為武漢擦拭最後的淚水。”隨著醫療隊員們的不懈努力,最初工作的武漢三院首義院區患者逐漸出院,她們轉戰武漢三院光谷院區,“天兒開始放晴了,太陽出來的時候,大家的心裡都暖烘烘的。”宋玉芳在日記裡寫道。

轉戰”多地,深入一線,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

在這裡,醫療隊員們精湛的醫術驅散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融洽的醫患關係凝成了愛與信任的光芒。宋玉芳說,光谷院區的老年患者居多,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無私的理解和關愛——96歲的老奶奶是院區最年長的患者,與68歲的女兒住在同一間病房,女兒雖已痊癒,但仍選擇留下來照顧年邁的母親;27床的一位爺爺癱瘓在床,一邊哭還一邊把“點贊”寫在每個隊員的防護服上……”

醫患之間的關愛、理解與信任,讓離家千里的醫療隊員們體會到家人般的愛意,而武漢的醫護人員、愛心人士的幫助,則讓他們體會到同甘共苦的支持。

宋玉芳說,剛入職半年就遇到疫情的護士小妹讓她看到了堅定;最早一批被感染的醫生治癒隔離期滿後立即再入戰場讓她感受到坦然;不論幾點都會準時接送隊員們上下班的志願者司機師傅們用行動詮釋奉獻;不管幾點都在駐地大堂給隊員們準備好熱飯的小哥哥讓大家感受到堅守……

“天晴了,五顏六色的花開了,我們將與靚麗的武漢一起迎接最後的勝利!”宋玉芳在日記裡寫出的,是最美麗最動情的心聲。

3月19日,在貴州第七批援鄂醫療隊返家的這天,武漢陽光明媚。

“黃醫生,聽說你們今天回家,我今天也要出院了。”抱著手機,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黃丹開心地笑了,這是她一直都十分掛念的一位武漢出院患者。

“太好了,我們一起踏上歸途。”

醫者的逆行與付出,在這一刻,換回了最想要的結果。

大年初一寫下請戰書,2月6日支援貴州省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省職工醫院,2月19日作為貴州省第七批醫療隊員出征武漢,25日上午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27日轉戰武鋼二院。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指令總是來得很急,黃丹和貴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14位同事一起,“轉戰”多地,深入一線。

雖然地點不同,但目標一致。隊員說,“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

在武鋼二院,“戰場”並不輕鬆,作為周圍社區幾家大型養老院的定點醫院,收治的病人年齡普遍偏大,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多。且病房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醫療設備、藥品和防護用品等需要逐一對接協調。

“醫生,為什麼我的檢測總是陽性?”“醫生,我住了這麼久了,什麼時候才能回家?”黃丹記得,只要見到醫生,患者總是焦急地向她發問。

而有的患者會陷入沮喪。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管護士劉蕾記得自己查房時,一位婆婆突然哭了起來,“親人不在身邊,連坐起來都要麻煩你們,我感到自己是個累贅。”

焦慮和病毒都是敵人。“中醫說情志致病,除了藥物治療,心安而不懼才有利於恢復健康。”黃丹說。

為了幫助病人客服不安和恐懼,貴州醫療隊在治療方案上注重個體化,並提出了精細化護理理念,不僅照顧患者的治療起居,也調節他們的心理。

“我們每天帶著大包小包去上班,包裡都是患者最需要的日用品和營養品。”陪伴也是特效藥,有了溝通,溫暖才能傳遞。

轉戰”多地,深入一線,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

發揮中醫優勢,劉蕾和同醫院護師劉林建帶著患者站樁、打八段錦,既養身又養心。

3月14日,隨著4名患者出院以及27名患者轉院,貴州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在武鋼二院的救治工作結束,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零回頭”的“三零”目標。

“窮醫道精髓,獻仁術愛心”,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唐阿梅說,武漢“戰疫”,我們實現了諾言,踐行了擔當,無論面對再多再重的患者,還是再苦再累的工作,都以專業的技術、頑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難,用生命守護生命。

1月28日,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昱跟隨甘肅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投入了抗擊疫情的戰鬥。在50多天裡,王昱發揮重症醫學和中醫學的特長,全力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他說:“穿上防護服,武漢就是我的戰場。”

甘肅醫療隊剛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時,醫院不僅醫護人員緊缺,連管理人員、清潔人員都缺。醫療隊的醫生、護士除了治療,還主動承擔起了病區清掃、患者生活護理等工作。工作上的辛苦都算不了什麼,最讓王昱擔心的是患者的狀態。他們收治的第一批患者,有很多都是發熱多天才住進醫院的,不僅病情重,而且患者情緒比較緊張。

很多患者入院後蜷縮在床上,透著恐慌和無助。醫療隊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一位乳腺癌手術後剛剛接受完化療,又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患者。她住進病區時情緒激動,而且伴有嚴重的缺氧、呼吸困難等症狀,是一名重症患者。這位患者一個人裹著被子蜷縮在床上,對醫護人員也很排斥。除了治療外,王昱和隊友們儘可能多和她交流,幫她打水、送飯,盡力疏導其情緒。王昱還發揮自己的中醫專長,為她開展了中醫治療。吃了兩三天中藥後,這位患者的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得到了明顯緩解,情緒也隨著病情的穩定逐漸平復。到後來,醫護人員來到她身邊時,她還會主動聊聊家常。

轉戰”多地,深入一線,他們用生命守護生命!

最初在武漢,王昱和隊友們的工作量非常大。戴上N95口罩、眼罩,穿上防護服,憋悶的感覺時刻都在伴隨著他們。一個班次至少需要10個小時,長時間的水米未進和衣衫盡溼,極大地考驗著他們的體力和耐力。但是隻要進入病區面對患者,這些困難都算不了什麼。因為在患者眼裡,醫護人員是他們最大的希望,所以就算再難,王昱和其他隊友們都會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患者。

在武漢50多天,王昱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前一個月,每天生活非常簡單,上完班睡覺,睡醒了就又開始下一個班。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王昱所在醫院的入院患者逐漸減少。王昱說,我們將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武漢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