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數據顯示,2月17日0至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886例,新增死亡病例98例,新增疑似病例1432例。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70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7908人。


其中尤其引人關注的,則是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79例,首次降至100以內,並實現14連降!同時,湖北以外地區的新增疑似病例也已經出現連續12天下降。


抗疫好消息接連傳來,各地陸續復工復產,網友們的情緒也逐漸樂觀起來……那麼,大家期盼疫情拐點將會何時到來?眼下人們又該注意些什麼?來看權威解讀——


1


數據實現三個首次

背後透露更多好消息


在2月18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與高點相比,2月17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

首次降至2000例以內,湖北省外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至100以內,全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內,實現了三個首次,疫情形勢進一步出現向好變化。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不僅如此,全國現存疑似病例成功實現9連降,17日的現存疑似6242例,較上一日下降14%,較9日前下降78%。吉林、貴州、陝西、遼寧、寧夏、青海、西藏等多省份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多個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降至個位數。截至最新數據,全國治癒出院患者人數已經連續6天超過千人,累計治癒出院人數大於1萬。


治療方面,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透露,通過早診早治,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佔比,從初期的38%已經下降到目前的18%。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數據方面亮點不斷,藥品方面也同樣好消息頻出。


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在18日的發佈會上表示,國藥集團、華潤集團、通用技術集團等中央涉藥企業正全力推進藥物科研工作。國藥集團所屬的中國生物,已經成功率先研製出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並迅速用於一線檢測,目前已累計生產100萬人份,在病患篩查、病毒檢測分離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製備的恢復劑血漿也已成功用於10名危重病人治療。疫苗研發也在武漢、北京等地緊鑼密鼓的推進。


此外,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介紹,磷酸氯喹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的首批10個病例,至2月10日已經按計劃完成。目前,首批病人核酸檢測全部為陰性,其中6個已經出院,3個已經由隔離病房轉至普通病房。

截至2月17日下午6時,廣東省使用氯喹治療的患者累計128例,有93例病毒檢測轉為陰性,有26名出院。


而關於"磷酸氯喹是否是新冠肺炎特效藥",鍾南山院士則回應稱:夠不上稱為特效藥,該藥非常值得探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確實發現相當一部分患者四五天之內病毒轉陰。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2


各地陸續復工復產

上海成都等地車流明顯增加


數據接連見好的同時,各地的復工復產也在有序進行中。


據央視此前報道,2月以來,為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首先出臺相關政策,隨後其他省份也陸續跟進。已有31省份陸續出臺各項政策措施,通過減稅、降費、增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社會生產和就業穩定。


深圳市福田區推行“先復工,再核查”模式;江西省隨後宣佈取消復工復產的批准手續,改為報備制等。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表示,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而從其他的角度,也似乎能夠看出眼下各個城市,已漸漸開始有了活躍的氣氛。例如堵車……近日,@成都交警就在“不限行”的消息之外,通過微博發佈了數條堵車繞行的提示。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引得一眾網友們興高采烈,開始“喜提”堵車。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金融投資報專欄作者、財經評論員文興17日下午也在朋友圈發圖表示,上海延西高架開始堵車……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事實上看“堵車”的情況,眼下各地的復工氣氛已十分熱烈。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14連降+9連降,多地“喜提”堵車,疫情拐點到來?別急,警惕新反彈


3


拐點何時到來?

看權威解讀


“數據變化的背後,是疫情拐點已至”,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指出:湖北以外新增病例在下降,說明我們國家整個防控策略非常有效。如果從這方面來講,我認為拐點早就已經出現了。


而更早之前,還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疫情下降的拐點在2月5日左右已經出現。據其介紹,這是按確診病例數統計出的拐點,由於在每個患者確診前,都要經過暴露-感染-潛伏期-發病-就診-確診的全過程,

實際拐點的出現應該比確診時間早得多。


鍾南山院士則表示,根據其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將達到峰值,但並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後馬上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好消息接連傳出,各地逐步復工復產的現在,抗疫的心態仍不可輕易放鬆。


曾光表示,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但還潛藏著上升的拐點。人們不能單純的看到新增確診人數下降就放鬆預防措施。


客觀而言,在這一時期人員流動和聚集難以避免,因此存在疫情傳播的潛在風險,也給防控工作提出新挑戰。換言之,不能簡單地理解拐點出現了就大局已定,切不可以低估多達1.6億人口流動返程潮對疫情的負面影響。


鍾南山院士強調,峰值不等於“拐點”,疫情還有可能隨著務工人員返程再次出現新的高峰。


但是他也表示,主要大中城市都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做好出入人員的檢查,因此返程帶來新的疫情高峰的可能性不大。


說到底,眼下要做的,還是繼續目前的防控策略不放鬆,可以欣慰但不盲目樂觀,不需要緊張但也絕不放鬆警惕,不給病毒留有一絲可乘之機,一步步贏下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