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行“填坑”,坑塘都填平蓋房,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為啥?

新大風歌


想想確實如此,近些年好多農村地區就掀起一陣蓋房潮,甚至有些人將池塘、坑塘填平來蓋房,而且不是在一個地方流行,好多人認為這部分人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後邊帶來的危害,所以有些老農則會認為,這樣做遲早會後悔。那麼,這樣的說法究竟又是為啥呢?



為啥坑塘填平蓋房早晚會後悔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並不能一概而論。在農村,建房是家庭一件大事,不管從哪方面都要考慮到位,畢竟房屋也關係到家庭的安全等方面。至於說填坑蓋房以後會後悔,這主要是因為坑塘淤泥軟爛疏鬆,若將坑塘填平蓋房,時間久了會對地基牢固性有影響,甚至會危害到生命安全。


其次就是這些坑塘地勢都比較窪,若在坑塘上填土蓋房,後期遇到強降雨等雨水天氣,不僅被水淹,而且還影響採光,這樣的環境也會使人壓抑,所以有些老人便會說在坑塘上填土蓋房,早晚會後悔。

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若是條件允許,坑塘填平蓋房不是不可以的,只要地基打深一點,做好框架結構,居住還是比較安全的。我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因為是填土,地質會比較松,所以蓋房時地基打的很深,而且採用框架,已經居住十來年了,目前沒有什麼問題。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肥仔為大家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農村趣聞等三農資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尊重自然、呵護自然、順應自然永遠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至理!當下農村不少地方的確存在“填坑”蓋房的現象,正如問答題目所述:這種行為早晚會後悔!

根據基層林業的理解,農村“填坑”蓋房現象至少會釀成三個“苦果”,分別是:1)改變自然現狀,破壞地表徑流,影響土壤蓄水功能;2)損毀自然水系,擾亂地下水循環,導致地下水位下降;3)坑穴多陰溼,填平蓋房不利居家健康。

1)改變自然現狀,破壞地表徑流,影響土壤蓄水功能

基層林業的老家在長江南岸,1954年安徽池州境內長江決堤的地方,兒時家鄉的摸樣時常浮現腦海,那時候的家鄉,雖然地處長江沿岸的衝擊平原,但依然地形複雜,溝壑縱橫。

老家坐落在一處高墩之上,周圍池塘、水溝星羅棋佈,下雨天隨處可以抓魚捉蟹,夏天蓮子、菱角是最美的天然零食,飲用水也是直接在池塘舀取,可以直接飲用,生活非常愜意。

時光荏苒,現在早已物是人非,大小溝渠、池塘或淤積、或改造,已經全部消失,再也沒有了童年的樂趣,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改造的耕地,或者建起了房屋,生活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以前下雨,即便再大,水往低處流,有眾多池塘蓄積,不會積水。現在一下雨,水沒地方流淌,門前變成窪地,出行不便,下急雨,甚至倒灌入戶,非常尷尬;以前天氣乾旱,池塘有水,澆灌菜園綽綽有餘,現在連續晴幾天,菜園就會告急,造成時澇時旱,生活不方便。

2)損毀自然水系,擾亂地下水循環,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溝渠水塘同時也是自然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連續降雨,可以可以通過溝渠池塘蓄水,同時也會通過土壤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維繫地下水的平衡,一旦持續乾旱,再通過池塘釋放出來,滿足生活生產所需。

而一旦填平溝渠池塘,蓄水能力沒了,如若建房或者硬化,地表土壤的吸收滲透功能更是喪失,地表水直接經下水道流走,不能很好的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這也是很多地方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

因此,很多有識之士強烈呼籲建設海綿城市、海綿村莊,增加綠地草坪,減少地表硬化,或者科學硬化,增加土壤吸水滲水功能,補充地下水,維護地下水平衡,是尊重自然、呵護自然、順應自然最明智的做法。

3)坑穴多陰溼,填平蓋房不利居家健康

溝渠池塘是地下水的地上通道,它們與地下水系連成一體,是地下水的“呼吸通道”,這一區域的土壤溼度大,空氣溼氣重,填平蓋房,人類長期在此居住,陰溼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這與農村傳言“填塘蓋房不利”的說法不謀而合,是具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同時池塘地基鬆軟,極易塌陷,建房也有後顧之憂,不是迫不得已,還是慎而為之!居家在這種地方,能不後悔?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對待當下一些不好的現象,需要尊重自然、呵護自然、順應自然,儘可能維繫自然原貌,科學合理的利用自然,包括水系問題。古人尚知治水“宜疏不宜堵”,怎麼現代人卻忘卻腦後?如此“填坑”建房,焉能不後悔?


基層林業


一般平原地區每個村莊都有或大或小的坑塘,目的就是防早澇蓄水便民之用,如果為蓋房子填埋只有混官才做的出。象我村就有一對子母相連坑塘,雨水小大塘就容納了,遇上雨水多就可以分流到小坑塘裡,再大就排到河裡去,每個坑塘邊都有一口水井供村民食用。村裡蓋房搭屋都去塘裡取水非常便利,塘邊一邊是全村自留菜園子,從我記亊時就有,至今還未更變。它也是全村老少夏天洗衣洗澡納涼的地方,據村志記載此塘是明朝時期由河南省有名望法師指導開挖的,有上十畝大,是個葫蘆形,葫咀供進水,葫底如水大供排水(往河裡)原先塘邊還有一座土地廟,後被一任不信風水和迷信村幹部帶人給挖掘了,懂風水的看了都說這村風水仰仗著這個坑塘,圖片中的涼亭就是土公廟址,裡面又立了土公碑,現在也屬村裡一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