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人體的奇經八脈

艾嘉仁|細說人體的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奇經八脈的作用主要體現於兩方面:一是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起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二是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時,奇經八脈能加以蓄積,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能滲灌供應。

所謂“八脈”:

① 任脈:“任”有“妊娠”、“擔任”之意,任脈起源於胞宮,擔任一身陰經的盛衰,與女子胞胎孕育有直接關係。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

② 督脈:督脈是總督,督促人體精、氣、神的意思。從字的表面含義上看,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的含義;從循行路線上看,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繫,稱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③ 衝脈:“衝”可解為“要衝”,又含“通”之意,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④ 帶脈:帶脈環腰一週,狀如束帶,因其分佈而得名。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週,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⑤ 陰蹺脈、陽蹺脈:“蹺”即足跟,內為陰,外為陽,故起於內踝者稱陰蹺,起於外踝者稱陽蹺。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⑥ 陰維脈、陽維脈:“維”作網維解,有“聯絡”、“維繫”之意。陽維能維繫諸陽經,陰維能維繫諸陰經。

艾嘉仁|細說人體的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的特點:

(一)走向和分佈不像十二經脈有特定規律。奇經八脈的分佈不像十二經脈遍佈全身,其走向亦不似十二經脈有上下、內外、順逆的陰陽表裡循行規律。如人體之上肢無奇經八脈的分佈,其走向,除帶脈橫行圍腰腹一週、衝脈有一分支向下行走外,其餘諸脈都是從下肢或少腹部向上行走。

(二)其與內在臟腑無直接絡屬關係,但與奇恆之腑和部分臟腑有一定的聯繫,如與腦,女子胞,腎等聯繫較為密切。

(三)奇經八脈之間無表裡關係,同時每一條脈的循行不像十二正經那樣存在必然的左右對稱關係。

八脈裡有八個代表性的穴位,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列缺、照海。古人流傳下來一首"八穴歌" :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銳眥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衝、帶、蹺、維六脈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與任、督脈之中,惟任、 督二脈各有其所屬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十四 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及所屬腧穴,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在臨床上是針灸治療及藥物歸經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