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達利對加拉說:“我愛你勝過父母、金錢和畢加索。加拉,我之所以畫畫是為了你,這些畫面的血畫成的。”

妻子加拉比他大10歲。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達利(1904~1989)出生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菲蓋拉斯,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他是畫家、作家、書籍插圖畫家、舞臺美術設計師。

1921年,達利進入馬德里的聖賈爾南多美術學院。早年受到法國畫家波納爾和未來派、立體派的影響。

1927年來到巴黎,由於同超現實主義理論家和畫家布雷爾、恩斯特等人的直接交往,他的生活及創作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他加入超現實主義的行列,追求極度的無條理性,用分解、綜合和意識流的手法描繪“夢境和偏執狂的幻想”,以似是而非的客觀真實記錄他主觀的奇想。1940年,達利移居美國。

一、 有夫之婦:加拉與詩人保羅·艾呂雅

加拉是誰?這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一任丈夫保羅·艾呂雅(筆名)。在法語裡,Gala是“盛宴”的意思,保羅·艾呂雅用這樣的稱呼表達愛的享受。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加拉原名葉琳娜·德米特里耶夫娜-嘉科諾娃(1894-1982)。她生於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韃靼地區喀山的一個小職員家庭。

童年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律師德米特里·伊里奇·岡貝爾格後,全家遷往莫斯科,繼父像親生父親一樣的喜歡葉琳娜,讓她得以進入大基斯洛夫斯基衚衕四號的“勃留霍年科女子學校”,在沙皇時代只有上層女子才能進,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詩人瑪琳娜·茨維塔耶娃的妹妹阿納斯特西婭·茨維塔耶娃是她的同學兼好友,她們對詩歌十分熱忱。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保羅·艾呂雅

1912年,葉琳娜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因此去瑞士東部一家肺病療養地養病。在此地,她與法國青年歐仁·格蘭代爾相識相戀,最後步入婚姻。

歐仁·格蘭代爾,筆名保羅·艾呂雅,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抒情詩人之一,開創了超現實主義。1926年《痛苦的首都》、1934年《公共玫瑰》和1936年《豐富的眼睛》發佈的詩作奠定了他的詩壇地位。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達利、加拉、艾呂雅、努什

這對夫妻的婚姻生活自三十年代起以開放的形態生存。一個以努什之名為人所知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畢加索的模特兒瑪利亞·本茨(1906---1946) 成為了艾呂雅的新的靈感。德國畫家和雕塑家馬克斯·恩斯特(1891-1976)吸引了加拉,她經常充當他的模特。

一段時間的分頭行動,沒有讓保羅·艾呂雅與加拉漸行漸遠,反而讓愛火重燃。保羅·艾呂雅說:“我一度以為自己已不再愛她了,可以四處漂泊了。可是瞧,我又找回了她,重新界定了她的地平線。”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在1925年出版的詩集《假如沒有寧靜》中,他這樣描繪失而復得的愛情“夜晚……遠處的大地碎成了靜止的微笑,天空籠罩著生命。一顆嶄新的愛情之星從四面八方升起— 結束了,再沒有黑夜的考驗。”

他不知道的是,他最大的考驗還在後面。

二、 靈感繆斯:達利稱加拉為“精湛完美的傑作”

1929年春.保羅·艾呂雅與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瑪格里特同去往西班牙泰羅尼亞里加特港的小鎮卡達凱斯,他們此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去拜訪同為超現實主義的薩爾瓦多·達利,加拉自然一路隨同丈夫。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者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所謂的彼岸世界,這便是無意識和潛意識的世界,人只有在夢幻展示的面前,才能擺脫一切束縛,才能最真誠地顯示人的純真面目。

他們以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夢幻心理學為基礎,提出要挖掘新的、未被探討的心靈世界,以開闢和擴大藝術表現領域。他們將下意識的活動、心理病態、無目的的幻想、夢境、偶然靈感、或無意識的本能所提供的主題,用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用純真的心理動力、純粹的精神自身主義來表達真正的思想過程,企圖擺脫審美或道德的偏見。

在未見面之前,達利就聽說過詩人保羅·艾呂雅在巴黎舉足輕重,也會購買畫。喝過好幾瓶香檳酒後,達利和艾呂雅就熟識成了朋友。後來達利還完成了保爾·艾呂雅的肖像。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在此期間,達利偶然發現加拉身著泳裝躺在沙灘上顯得特別優美,她那裸露的背使達利產生了美妙的遐想。達利認為加拉的軀體真是一件“精湛完美的傑作”

。這個看法直到婚後都沒有改變,他還是肯定地說:“我的妻子加拉這是一種極為精美的藝術,許多別的人都無法掌握它”。

達利發狂地愛上了加拉,他將各種考慮、思想和關懷都集中在加拉身上。他極為周到地照顧她,給她拿來坐墊和一杯水,把她安排在能飽覽風景的地方。達利說:“要是我能做到,我就會為她脫一千次鞋、穿一千次鞋。”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在達利的心目中,加拉始終是他的繆斯,且是唯一一個。從達利的很多繪畫和雕塑中不難看到加拉的身影,如《加拉的天使》、《加拉琳娜》、《加拉和維納斯的誕生》、《原子勒達》等。毫無疑問,加拉不僅是他的模特,還是他的靈感源泉。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加拉治癒了達利的精神。達利經常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己,企圖自我療愈,但是都失敗了。加拉愛情不可征服和不可思議的威力卻真正治癒了他。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正在描繪卡拉的達利 油畫 60X60釐米 1972—1973年作

《正在描繪卡拉的達利》是根據嚴密的遠近法對三維空間進行的一次探究,這是達利在創作中一直追求的目標,他對光學和攝影的派生物——實體鏡有著一種強烈的興趣。

達利採用了合成樹脂,使光的折射高於玻璃,解決由於玻璃的重量感、脆弱感以及鏡面厚度等原因造成的映像雙重。他採用這一從實驗的角度出發的方法,解開了實體鏡之謎,並使之成為觀察、認知事物的一種新方法,具有一種哲學上的意味。

達利用色彩以及光與影移動的原理來強調那種達利式的三維空間效果,使畫面產生了一種奇特而多重的空間感。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三、 執子之手:合作無間的達利與加拉

1934年,達利和加拉在巴黎的西班牙領事館舉行婚禮,1958年又舉行了一次宗教婚禮儀式。加拉替達利打理生活瑣事,成為了他生命的支柱。這樣重要的場合,達利的父親卻一次也沒有到場。早在達利與加拉同居,達利就與父親斷絕父子關係。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此前在兩人分開期間,達利還保留了一點沾有加拉氣味的毛料游泳衣。一個月內,他把自己關在資格拉斯的畫室裡,過起修道般的生活。

孤獨與分離絲毫不會沖淡心中的愛意,達利說:“我想了解活生生的真實的她,可我也需要不時獨自一人生活。我覺得這新的孤獨比以前的孤獨更真實,因而我也就更加愛她了。”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加拉為達利整理資料和筆記,達利總為了一時心血來潮把東西弄得亂七八糟,結果而這件東西並沒什麼用處。達利形容加拉為:“不知疲倦地編織著我雜亂無章的浪涅羅伯的布匹。”加拉比達利更明白他的工作需要,為此常常勸告他。

往往凌晨五點,加拉才匆匆打開那些費了很大勁才整理好並關上的箱子。達利不睡,她也不睡。加拉懷著比達利還緊張的心情一直關注著他的工作,她害怕達利為了獲得戲劇快感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有一天達利對加拉說:“加拉,我畫我這些畫,尤其有你的心血。”我決定永遠簽上我們兩人聯合的署名。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加拉鼓勵達利堅持他的理想,將超現實主義與傳統結合並轉向古典主義。這種說服不是盲目的,加拉有獨到的藝術眼光與修養。1913年,她就畫過一幅立體派的素描,她很熟悉俄國的象徵主義者。

達利在她的鼓勵下重燃信心:“我應當為那些意義重大的事情去奮鬥,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找生活的體驗古典化,賦予它一種形式、一種天體演化論、一種綜合、一種永恆的建築。”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達利和加拉是靈魂伴侶,他們互相需要依靠彼此成就自己。加拉的直覺非常敏銳,她看出達利是個半病的天才,能體現出一種巨大的道德勇氣。加拉渴望成為了不起的人,渴望創造有關於她自己的神話,加拉認為達利是唯一能替她創造出這種神話的人。

結語

有人對達利這樣評價:“在一般公眾的心目之中,身居所有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之上的,是西班牙人達利。不僅他的繪畫,還有他的口才,他的動作,他的相貌,他的鬍鬚和他的宣傳才能……達利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個十足的超現實主義者。”

達利與年長10歲的加拉結婚,聲稱愛她勝過父母

愛情與藝術組成了達利的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彼此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在外界不被看好的感情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達利和加拉甘之如飴,其他人又如何置喙呢?與加拉的感情延長並滋養了達利的藝術生活,畢竟生活與藝術本來就不是割裂的。

參考文獻:

[1]楊楊文,達利[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2]劉雷編著.印象主義以來的藝術心靈與繪畫圖像[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