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的抗金名将张浚,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也有很多志大才疏的草包,国家的兴盛与存亡都和他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今天我们要说的张浚,就是因为一场他的错误决定,而导致了南宋再无收复中原希望。

宋哲宗绍圣四年,张浚出生,为西汉张良、朝开元时期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后代。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张浚成为孤儿。虽然失去了父母的抚育,但是张浚自幼聪慧,行直视端,不说诳言,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大作为。

志大才疏的抗金名将张浚,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宋徽宗政和八年,张浚科举进士及第,此后开始进入仕途,为南府士曹参军。他本来只是徽宗朝的一个礼部的小官,因为在苗刘兵变的时候立下大功,赵构自然对他另眼相看,把他升为川陕宣抚使。一下子加官进爵,张浚自然是欣喜过望,临走之前对高宗说道:"明年上元佳节,你我君臣东京相会!"

张浚上任后,急于建功因此也是有些轻敌了,坚持要出战,和自己的手下大将曲端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一气之下把曲端贬为团练副使,日前后集结了五路兵马,号称四十万大军,准备和金军决一死战。

志大才疏的抗金名将张浚,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南宋五路大军在富平地区集结, 宋军以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作为屏障,扎营列阵,诸路运送辎重的乡民,在宋营外围设寨。宋军部署完毕后,诸将建议应乘 完颜娄室军尚未赶到,金军未能合兵之机,各个击破,先行攻击金兀术军。张浚自恃兵众势雄,稳操胜券,执意致书金军约日会战。

金军接到战书后,故意示弱骄敌,不作答复,以拖延时间。金军两师会合后,完颜娄室亲自登山观察宋军阵势,发现宋军虽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却壁垒不固,破绽很多,极易攻破。

志大才疏的抗金名将张浚,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到了开战那天,宋军与金军对战中有胜有败,后来因为环庆经略使赵哲畏敌先逃,所谓的四十万大军此时真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宋军挫败。张浚于是只能退守兴州,上书待罪。宋高宗手诏慰勉,没有追究。

富平之战的失败,使陕西五路的地盘几乎全部丧失。陕西五路的丧失,让南宋失去了一个重要粮食产地,也失去了一个出精兵良马的基地。更深一层的是,丧失了南宋恢复中原统治的战略基地,对南宋抗战派和抗金斗争是一次沉重打击,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派因此活跃起来。

志大才疏的抗金名将张浚,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到了后期张浚也感觉抗金无望,干脆致仕,改授醴泉观使闲差。隆兴二年,因病去世,追赠保,后加赠太师,谥号"忠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