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

梁洪才410


荔枝蒂蛀虫为害荔枝嫩茎、嫩叶、花穗。在稍期损害嫩茎、嫩叶,该虫以幼虫钻蛀嫩茎近顶端和幼叶中脉,被害嫩梢顶端枯死,被害叶片中脉变褐色,表皮破裂;在花期损害花穗,幼虫钻蛀花穗嫩茎近顶端,形成花穗干萎在果期损害果实,响果实发育,出现采前落果,更严峻的是影响品质,形成收益大幅度下降。

1.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体小形如蚊,体长4~5毫米,展翅9~毫米,全体灰黑色,腹部腹面白色,触角丝状,1.5倍于体长。前翅灰黑色、细长,从后缘中部至外缘的缘毛甚长,亦灰黑色,并拢于体背时,左右前翅翅面两度弯曲的白色条纹相接呈“爻”字纹,后翅灰黑色,细长如剑,后缘中部的缘毛甚长,约为翅宽4倍。前翅最末端的橙黄色区有三个银白色光泽斑。

卵:直径约0.3~0.4 毫米,椭圆形。卵壳上有刻纹,三角形至六边形不等,有微突,纵向摆放成约10列。初产下的卵淡黄色,后转为橙黄色。

幼虫:圆筒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中后胸反面各有个肉状突。

蛹:初化蛹时淡绿色,后转为黄褐色,近羽化时为灰黑色,头部有 个三角形突起的破茧器。茧扁平椭圆形,白色通明,结于叶上,多在叶背。

2.生活习性

荔枝蒂蛀虫每年繁殖10~11代,代代堆叠,主要以幼虫在荔枝冬梢或早熟种类花穗穗轴顶部越冬。越冬成虫3月底至4月初羽化,交配后2~5天产卵,卵散产,具显着的趋果性和趋嫩性,卵期2~6天。幼虫孵出后自卵壳底面直接蛀入寄主内,整个取食期间均在蛀道内,虫粪也留在蛀道中,决不破孔排粪。

幼虫期8~11天,老熟幼虫脱果后主要在浓郁的叶片上结薄茧化蛹,也有少量吐丝下坠在地面的落叶上结茧。蛹期约7天。成虫期8~10天。蒂蛀虫的为害与荔枝种类及果实的成熟度关系密切:早熟种类受害最早,中、迟熟种受害相对最重,果实越接近成熟期受害会越严峻。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要操控冬梢萌发,清结田间枯枝落叶、残渣等一致焚毁,削减越冬虫源基数;

②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期即2~3月份用诱杀剂“稳粘”装进瓶口稍大点的瓶子吊在树枝下(瓶盖翻开),亩放吊瓶8~10个,能有用引诱杀除成虫细蛾;

③化学防治:从果实膨大期(第2次生理落果)开端加强药剂防治,每隔5~7天统防一次,至少防治两次,药剂选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50%百事达乳油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轮换运用全园喷淋,荔枝上市前5~7天中止用药

1.物理防治套袋法。近年栽培上用无纺布套袋妃子笑、三月红、黑叶等品种的果穗,有提高品质、果壳着色之效,可结合防治病虫减少春后虫源。

  2.农业技术适时攻放秋梢、控冬梢,短栽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等花穗,可减少越冬虫源。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灭幼脲1000~2000倍液,或混合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印楝乳油、桉叶乙醇提取物对产卵有避忌作用;生物农药BT(苏云金杆菌)按出厂产品含菌量指导稀释浓度。25%杀虫双500倍混合90%晶体敌百虫800倍,根据预测预报在成虫羽化期产卵前的午后、傍晚重点喷布果穗及其附近枝叶,均有良好保果效果,对天敌影响很小,对人畜、寄生性天敌也小。菊酯类及高效剧毒的有机磷制剂杀虫效果虽高但对天敌杀伤大,不宜选用。



任凯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药物有很多种,本人认为“敌百虫”就比较好。因为“敌百虫”杀虫谱广范,残留时间短,浸透也好,价钱低、便宜实用。

在每年荔枝果坐稳定之后,每隔二十天左右,喷一次1000倍的“敌百虫”溶液。直至收果前十五天停止,太迟了有残留,不好。




微微的笑732


 用药的话,你可以试下在荔枝蒂蛀虫羽化高峰期喷施0.1%印楝素乳油,发生严重的果园每隔7天喷一次,重复用药2~4次,如遇雨天则需及时补喷;或在荔枝蒂蛀虫初孵幼虫高峰期喷施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重复用药1~3次,希望对你有帮助^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