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15萬大軍北征,徐達為徵虜大將軍進取中路,左副將軍李文忠從東路進攻,徵西將軍馮勝從西路進攻,三位大將各率領5萬部隊出塞。


李文忠率領東路軍5萬人馬從北平出發,經居庸關,連續擊敗口溫、哈喇莽等部落蒙古騎兵,直趨蒙古汗國時期的首都和林。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李文忠畫像


《元史》記載:早在公元1220年,成吉思汗就以和林為首都,但當時並未建城,直到窩闊臺時期,才命令從金國等地俘虜的工匠築和林城和修建宮殿和官員府邸。


但蒙古大汗並不長期住在和林,而是住在四周的所謂“四季行宮”。


蒙哥大汗死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和林被王公大臣擁立為新大汗,忽必烈則在開平繼位,兄弟兩人各率精兵大戰數年,最終忽必烈取得最後的勝利。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由於統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定都於開平,改名為上都,僅在和林設置宣慰司,後來北方總是出現蒙古貴族叛亂,元朝皇帝將和林宣慰司升級為和林行省,派駐親信駐守。


忽必烈後來又遷都到金國的中都,建新城,起名為大都,此後,元朝實行兩都巡幸之,皇帝每年在大都和上都分別辦公半年。


到了明朝初年,元朝大都和上都先後被明朝悍將常遇春攻克,元順帝逃往應昌,最後死在了那裡。


元順帝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後來跑到了和林,以此為基地,繼續抗擊明軍。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李文忠這次北征的目的之一就是攻克和林,消滅北元在這裡的抵抗力量。


明軍進至臚朐河時,李文忠擔心愛猷識理達臘在大軍到來之前逃走,就留下韓政等將領保護輜重,自己率領大軍,攜帶二十天的糧食,撲向和林。


李文忠前進到土剌河時,遭到北元太師蠻子、哈剌章率領部眾阻擋,經過激戰,明軍大獲全勝,“獲人馬以萬計”。

蠻子、哈剌章二人帶領殘兵敗將逃走,16年後的捕魚兒海之戰時,這兩個人才被明軍消滅。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李文忠推進到阿魯渾河(今外蒙鄂爾渾河)時,愛猷識理達臘組織兵馬拼死抵抗,戰鬥中,李文忠坐騎中箭,不得不下馬手持短兵器,繼續戰鬥。


指揮使李榮將戰馬讓給李文忠,自己則搶了一匹敵軍戰馬,李文忠重新騎上戰馬,指揮部隊,將敵軍擊潰,愛猷識理達臘大駭,不敢再抵抗,帶領剩餘兵馬撤往大漠深處躲避。


李文忠繼續進攻,兵峰直指和林,但和林此時已經是一座空城。


史書記載:窩闊臺時期,每天有500餘輛大車的物資從各地運往和林,到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位時,忽必烈切斷了和林的物資供應,最終取得了勝利,可見和林的物資無法自給自足,只能靠外運。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但忽必烈並未將和林當作首都,所以,元朝時期對和林的物資供應應該十分有限,元朝滅亡後,北元小朝廷更是無力供應此處,因此,到李文忠北征時,和林的人口應該不多,城池可能也已經殘破不堪。


明軍沒有在破敗的和林停留,而是繼續向西進攻,一直打到達稱海才班師回朝。


稱海是地名,隸屬於元朝和林行省的稱海宣慰司,位於阿爾泰山東部,此次遠征,李文忠從北平到稱海,行程數千裡,距離之遠,在明初無人能出其右。


明軍回師時,士兵缺水,李文忠默禱於天,忽所乘馬跑地長鳴,泉水湧出,人皆以為天助雲。


明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宣寧侯曹良臣、驍騎左衛指揮周顯等多位將領陣亡,因此明太祖未予嘉獎。


明朝一位將領,從北平打到阿爾泰山,創下明軍遠征最高紀錄!


這次遠征,使北元小朝廷離開和林,從此不再固定於某一處,而是來回活動於大草原上,徹底退回到遊牧狀態。


參考資料:《明史》、《元史》、《明太祖實錄》、《王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